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 第六十八章 须磨出洞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六十八章 须磨出洞

作者:白三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

宋应阁来到曹都巷后,见到张柯也在,便随口问道:“肖威那边情况如何?”

“昨日上午,肖威等人已撤走,不再盯着姜舒宁母女了。”

“撤走了?”宋应阁思索一番,问:“是不是发现你们了?”

“应该不会吧。”张柯有些不确定。

“我们的人呢?”

“都去盯肖威等人了。”

“姜舒宁父母那边呢?”

“为了防止日谍杀个回马枪,我们替她们母女搬了家。”

“我们的人没有继续暗中保护?”

“有保镖在,加之我们人手紧张,就撤了下来。”

宋应阁感觉到不对劲,“肖威等人盯住了吧?”

“放心吧,组长。出不了岔子。”

两人说话间,电话忽然响起来。

“组长在吗?”

“我就是。”

“报告组长,肖威等人忽然失踪了。”

宋应阁挂断电话,脸色铁青,“这就是你说的出不了岔子?”

张柯惊出了冷汗,低着头,“卑职有罪。”

宋应阁叹了口气。

张柯此人,忠心有余,能力不足,还是得历练。

不过忠心和能力,宋应阁永远选择前者。

宁愿忠心的人办坏了事,也不愿被人背后捅刀子。

宋应阁沉默不语,在心中暗自推演。

肖威等人可能早就发现了有人盯梢,见特务处没有下一步的动作,便没有着急逃跑。

而后假装放弃任务,进行撤离,实则是转移视线,暗度陈仓。

姜舒宁母女搬家一事,或许就在肖威等人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

特务处的人撤走后,肖威必定趁着这个机会将姜舒宁母女掳走。

“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姜淑宁母女那边看看。”

张柯为姜舒宁母女租的小院在殷高巷,紧靠秦淮河。

两人赶到殷高巷后,发现院子大门紧闭,并无强行撬开的痕迹。

从外往里看,一切正常。

但宋应阁鼻子灵敏,一靠近便闻到了血腥味

“砰!”

宋应阁一脚踹开铁门,冲了进去。

走进房内,血腥味扑面而来,但并无什么打斗的痕迹。

宋应阁在屋内搜索一圈,发现了三具震东堂兄弟的尸体。

三人皆被一刀割喉,没怎么反抗过。

而姜舒宁母女已经没了踪影。

“卑职愚蠢,中了日谍的诡计。”

张柯十分羞愧,他辜负了宋应阁的信任。

“处罚的事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将人找出来。”

两人出了院子,张柯去通知警察,宋应阁则在周围的住户中走访。

经过一番走访后,宋应阁从一位失眠的中年妇人口中得知,在凌晨一两点钟的时候,她曾听到几声尖叫,起床到窗边查看时,又没了声响。

大概过了十来分钟后,她听到了汽车发动的声音。

张柯找到了昨夜负责巡夜的巡警,只是这厮玩忽职守,没有按时巡查,无法提供有效的信息。

“组长,现在该怎么办?”张柯没了主意。

“既然须磨想将姜舒宁母女献给某位高官,那就不会把人往城外送。

她们母女应还在城中。

把鱼市街菜市的人都撤回来吧。

通知警察,排查近期闲置的住宅,尤其是小院。”

事到如今,只能用笨办法了。

“鱼市街那边不盯了?”

“我们无法断定肖威是何时发现有人跟踪的。

如果是在去鱼市街之前,那极有可能是肖威为了混淆视线,故意带你去的。

若是之后,那鱼市街菜市即便有日谍,也已经撤离了。

若真有日谍潜伏在菜市中,肯定不止鱼市街这么一家。

等这件事情过后,再排查也不迟。”

宋应阁心中很是自责,若非他把姜舒宁母女当做诱饵吊着肖威等日谍,也不会连累她们。

这对母女,他必须救回来。

回到曹都巷,宋应阁把人都召集了回来,对着刘大志问:“日驻金陵领事馆是哪个组在盯?”

“组长,这件事一直是由情报二组负责的。”

情报二组的组长是萧诚。

宋应阁与萧诚吃过几次饭,但关系不咸不淡。

“你和二组对接一下,问问昨日凌晨两点左右,是否有车子进入日领事馆。”

若是肖威等人真把姜舒宁母女送进了日领事馆,倒是能省了不少事。

“你带两人协助二组,盯着日领事馆。一定要把须磨给我盯死了。”

这叫以不变应万变,献宝、献美女只是手段,须磨的推波助澜亦是关键。

除非须磨不出现在“献宝”的现场,否则只要盯住了他,就能找到姜舒宁母女。

“献宝”这种事,须磨会假借他人之手吗?

会,但概率很低。

“魏科长已经知会各警局协助排查,其余人立刻行动起来,务必找出姜舒宁母女。”

“是,组长!”

手底下的人都撒了出去,但宋应阁仍放心不下,开上车,在殷高巷周围转了起来。

殷高巷附近三座桥可通过秦淮河,最远的一座桥,是在北边两三百米,从这座桥过河,需要经过王府巷警局。

以常理推断,肖威等人做贼心虚,是不会选择从北边过秦淮河的,但若是反其道行之,就说不定了。

其余两座桥,分别在殷高巷东边的出口十来米处,和南边一百多米处。

宋应阁下了车,往最近的那座桥走去。

突然,一道紧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留下轮胎印记出现在宋应阁视线中。

宋应阁走到旁边的裁缝店中,把老板喊了出来。

“这几日桥头附近,出了车祸?”宋应阁扔给老板一元钱。

老板欢天喜地的接过钱,“没听说啊。”

“那桥头的轮胎印是怎么回事?”

老板走近几步,诧异道:“昨天还没有呢,难道是夜里留下的?”

宋应阁心头明悟。

可能姜舒宁母女在车中挣扎,甚至冲撞了司机,导致车辆失控,司机踩下刹车,继而留下了轮胎印。

“昨天夜里有听到什么异常的声音吗?”

老板苦笑道:“我睡觉很沉,打雷都吵不醒我。”说完,对着店里大声喊:“孩他娘,你昨夜听到什么声音没有?”

“昨天夜里好像听到了一些杂音,只是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听的不太真切。”老板娘道。

宋应阁闻言,知道问不出什么新东西了,道了谢,便离开了。

这道轮胎印,可以证明一点,那就是车子是往城里开的。

不然车子出了殷高巷一路往南,到了中华门,便可以出城。

没必要舍近求远,往北开。

只要不出城,宋应阁就有信心将人给找出来。

搜寻了一下午,却没有任何新发现,宋应阁只得返回曹都巷。

此时张柯等人,也都回来了。

“怎么样,有发现吗?”

张柯满脸疲惫地摇了摇头,“组长,肖威等人会不会没有藏在民居?”

“有这个可能,若是藏在奇物斋之类的店铺中,更加无从查起了。”宋应阁亦感到棘手。

张柯犹豫了一下,张口道:“组长,如果我们拿王胜和梁雪去换姜舒宁母女,你说须磨会同意吗?”

如今这两个人都已经疯了,该说的也都说了,留着其实也没什么用了。

可宋应阁听闻此话后,却勃然大怒,一脚将张柯踹翻在地,“记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别人我管不着,倘若以后四组还有谁说出这等妥协之言,我一枪毙了他。”

张柯从未见到宋应阁发这么大火,即便是将姜舒宁母女弄丢,宋应阁亦未责骂他。

张柯吓得匍匐在地,“卑职该死。”

其余人也是噤若寒蝉,不敢大声喘气。

中日之间,是种族存亡之战,容不下妥协。

宋应阁深知妥协的下一步就是卖国。

汪精卫就是典型的例子。

整日做着“求和”的美梦,最后却沦为了人人唾弃的汉奸。

他这种民族败类永远理解不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所以对于对日本人妥协的行为,宋应阁是深恶痛绝的。

宋应阁吐了一口浊气,“滚出去,继续去给老子排查。”

随后,宋应阁去了一趟码头,找到了刘传书。

“九指出发了?”宋应阁惊讶道。

“他说见不得离别的场景,就提前去了甬城。”刘传书道。

宋应阁摇头失笑,这很符合九指的性格。

昨日,宋应阁已经往家里发过了电报。

九指去甬城就是接上宋应阁父母一起去山城的。

“给你介绍个赚钱的买卖,有没有兴趣?”宋应阁对着刘传书道。

“那敢情好,大哥请说。”刘传书一副感兴趣的模样。

震东堂这段时间飞速发展,正儿八经的帮众已有两百多号。

加上九指又忽然调去山城,担子一下子全压在了刘传书的肩膀上。

几家赌馆的利润有限,养不了那么多弟兄。

总不能厚着脸皮一直伸手朝宋应阁要吧?

现在赚钱对刘传书来说,就是头等大事。

“你先在市面上打听一下,哪些人有渠道能办户籍卡。

然后打着孙希的名头,去找各警局的户籍股,不管威逼还是利诱,总之把别人的渠道都给掐断。

有人不听话,就去找孙希。

孙希会让这些人听话的。

我只有一个要求,以后在金陵想办户籍卡,只能通过你。”

特意办理万睦等人的户籍卡太过显眼。

可若是一滴水融入了海里,怎么去找?

刘传书心里算了一下,这条路子,虽然暴富不了,但胜在细水长流。

“大哥,既然户籍卡可以垄断,那其他的呢,比如说在警局捞人。”刘传书搓了搓手。

“一锅杀猪菜,可以分给你一口肉。但你要是想独占,那就等着死吧。”宋应阁没好气道。

刘传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都是穷闹的。”

“这件事抓紧去办,明天至少要拿下一条渠道,我需要办几张户籍卡。”

“放心吧,大哥,妥妥的。”

刘传书办事,宋应阁还是很放心的。

“对了,这几天的线报,您要看一下吗?”刘传书拿出来七八张纸。

宋应阁接了过来,翻了一遍。

经过刘传书的培训后,这些线人上报情报的质量比先前好上不少。

虽无金色价值的线报,但绿色价值的明显多了。

“不错,若有空闲,继续培训。”

随后宋应阁掏出一千二百元交给了刘传书,“负责保护姜淑宁父母的三位震东堂的兄弟死了,真是安家费,务必一分不少的交到其家人手中。”

刘传书接过钱,心里无悲无喜。

出来混,死个人很正常的。

这年头,人命不值钱。

能有四百元的安家费,相信死去的三位弟兄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从码头离开后,宋应阁并未回家,而是来到了日领事馆附近,找到了刘大志。

“怎么样?须磨有什么动静?”

“须磨下午去了一趟外交部,回来后,一直待在日领事馆。”

“外交部?去见了谁?”

“我们的人进不去……”

宋应阁没为难刘大志,这确实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有发现你们跟踪吗?”

刘大志沉默片刻,“应该是发现了,我们只顾着盯着须磨,不曾想身后有尾巴。”

宋应阁揉了揉眉心,不得不承认,在专业技能方面,特务处的许多人与日谍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特务处真正在行的还是搞行动,比如绑架、暗杀一类的。

“组长,有情况。”刘大志忽然出声提醒。

宋应阁将目光投向了日领事馆大门。

大门打开,一辆汽车,从日领事馆驶出。

“组长,看不清车牌,我不确定这是谁的车子?”

此时已经是九点多,四下灯光昏暗,司机也很鸡贼的没开车灯,即使拿着望远镜,也看不清车牌。

但这对宋应阁来说,却不是难事。

宋应阁能清楚的看到车内只有司机一人。

“这是什么情况?”

正在宋应阁不解之际,第二辆车子从日领事馆驶出,接着是第三辆。

瞅这阵仗,这须磨绝对是要去办什么隐蔽之事,才会用三辆车来混淆视线。

“组长,追哪一辆?”刘大志急了。

宋应阁却不慌不忙,须磨根本不在刚才开出的三辆车上。

“三辆车子,都派人去跟。”宋应阁道。

刘大志刚想说,没那么多自行车,却对上了宋应阁的眼神,“是,属下立刻去办。”

即便是跑,也不能把车子跟丢了。

待三辆车子开出十分钟后,有两人趁着夜色从日领事馆的侧门走了出来。

躲在树后的宋应阁将两人五官看的清清楚楚,正是须磨弥吉郎和杉山博介。

“组长,你真是料事如神。”刘大志轻声赞叹。

须磨这套偷梁换柱的小伎俩,或许能骗过别的特务,可对宋应阁却无效。

随后,须磨俩人走到头条巷,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车子,朝着伊河路公馆的方向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