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当初在春秋的时候,孔子与他的弟子们一起周游列国推销他的政治主张,去了两次卫国,但是都没有将他的政治主张推销成功,于是孔子只好又带着弟子们去陈国碰碰运气,在途经宋国和郑国的时候遇到了一场灾难,先是孔子的弟子司马牛生了大病,昏迷了几次,然后孔子也得了类似的病,也昏迷了数次。在他昏迷醒来后,他的爱徒子路劝孔子向鬼神祈祷,孔子坚持“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拒绝了子路的劝说,并且说了“敬鬼神而远之”这番话。
敬鬼神而远之,这也是古人对待鬼神之说的主流观点。
此刻如果不是周侯杰周大人说的这件衙门遇鬼之事,翰林院的人定然是不相信的,可是在周侯杰嘴里说出的话,却又不由得让翰林院的众人先信了三分。
要知道周侯杰此人的人品和能力在整个京城都是很有名的,精神也没有问题,另外这人可是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谎话的。
周侯杰描述的非常到位,即便是在座的翰林没有亲身经历,可是却也像是随着周侯杰一同经历了似的,颈项后隐隐都有凉风。
“这......”李春芳一时有些语塞!
好啊,你敢说无神论,这是打圣上的脸啊,咱们圣上嘉靖修仙炼丹是干嘛的!这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神仙都救不了,哦,对了,也没有神仙救你,你不是无神论嘛!
尽管不能用无神论来解释,但是装神弄鬼总有漏洞,总是会有蛛丝马迹留下。
朱平安也get到了一点。
比如,朱平安问周大人的这个问题就是解开这个遇鬼之事的关键。周侯杰的回答也没有让朱平安失望,所以才会了然的勾起唇角。
只是,显然在座的大部分人并不理解朱平安问这个问题的意义是什么,比如袁炜看朱平安的目光就带着不满,感觉朱平安无理取闹,好奇心太重!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张居正的眼睛此刻就亮了,嘴角也是勾了起来,看向朱平安的目光头次带了认真的意味。
“看来这鬼是假的了。”
在周侯杰回答后,朱平安便笑了,十分确定的将结论说了出来。
什么?
鬼是假的?
一阵惊讶的声音在厅堂响起,大部分人对朱平安的话表示严重怀疑,嘘声四起。
“状元郎何出此言?”周侯杰也满是怀疑。
“鬼有形而无体,飘忽不定,来无影去无踪,若真是鬼的话穿墙而过就是了,或者飘出墙外也说得过去,怎么会翻墙呢?”朱平安淡淡的开口,将其中的关键之处点了出来。
朱平安的话像是醍醐灌顶一样,张四维一下子就叫了一声,瞬间就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其他人也都是若有所思,然后也都是露出了了然的神情。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现在周大人所在的府衙墙上应该会留有脚印,当日有雨,地面潮湿,势必会有泥土沾染鞋子,翻墙而过势必会留下脚印。料想周大人派人一查必有所获。”朱平安又补充了一句,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某先失陪一下。”周大人闻言幡然醒悟,告了一声歉,便领着宛平知县快步走出了厅堂。
大约一个时辰吧,周侯杰一脸感激和笑意的再次进了翰林院,专程向朱平安道谢。
周侯杰回去之后,果然在后衙的墙上发现了新鲜的脚印,另外在外面其他几堵墙上也发现了温和脚印,于是周侯杰便下令将昨日释放的嫌疑犯重新缉拿归案,严加审讯后发现是这个嫌疑犯趁家人探监之际买通了一个轻功了得的小偷,让他假扮死者,故意演了前晚的那一场鬼申冤的戏码,就是为了翻案。
不过也是因为这嫌疑犯自作聪明,露出了马脚,严加审讯之下承认了害人之事。
“今日之事多亏子厚了,不然我这一世英明泡了汤是小事,这办错了案子冤枉了好人可就罪大了。今日之事,我已上书,为子厚请功。”
周侯杰真是一个实在人,拉都拉不住,非要将朱平安加到了请功折子上,谁说都不管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