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四十六章 赵刚锐评西南方的大队长

五个人吃完午饭后,重新回到了指挥室商议本次作战的细节。

对于一个基干团来说,在没有大行动的情况下,他们的驻地基本上是不会发生变动。这是因为部队不仅要保护当地的老百姓,还要加紧练兵和种地。

这除了八路军的政策外,主要是因为部队战斗力有差距。毕竟基干团相当于主力团的补充,所以大部分的硬仗都是有主力来打。

即使是像李大团长指挥的新二团,这种数一数二的基干团对比七七二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别的不说,光是人数就少了一倍。

所以这次任务对于全团的战士们来说,无论在行军能力、射击能力、体能、心里素质都是严峻的考验。

好在新二团的骨架很好,连一级的干部都是老兵。

老兵对于部队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吧,虽然新兵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已经逐渐成为了风格强硬的战士。

但是还是需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没准备的仗可不能打。

从战争正式开始后,八路军的各支部队没少对鬼子的铁路和军列下手。这使得现在想在铁路附近打一场漂亮的伏击战,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除非是有什么创新性的打法,或者是有威力强大的武器。

想到这里,李大团长看着身前的四人说道:“咱们团有没有熟悉铁路的战士?最好是会快速拆装枕木,会扒铁路的。”

如果能有几个精通拆卸铁轨枕木的人,让他们在全团展示一下技术要点。经过学习以后,同志们在行动中肯定会事半功倍。

作为跟随李云龙多年的老部下,张大彪十分清楚自家团长的行事作风,他稍微挑了挑眉头回答道:

“这事我早就安排了,咱们团里虽然没有,但是我在附近的村子里找到了几个铁路老人。”

“他们参加过正太的修建,我明天准备把他们请过来给团里的战士们做指导。”

听到张大彪的话,在场所有人都点了点头。有了这些老人的帮助,不管是破坏还是搬走,战士们肯定都会受益匪浅。

而这时候,赵刚拿出了一本书,书的封面上写着六个大字:《铁路员工守则》。

这本书是他托人从总部誊写下来的手抄本,书里包含了很多新二团现在需要掌握的知识。虽然李云龙已经不排斥学习,甚至有时还会主动让政委给自己开小灶。

但前一秒还在讨论,后一秒就要开始学习新知识,这让指挥室里的四个人顿时变的愁眉苦脸起来。

从中午十二点半开始,一直到下午的五点,几人在学习中度过。经过赵刚填鸭式的教学,李云龙等四人对铁路线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本有些模糊的作战计划也愈发的清晰起来。

时间到了晚上,三位营长一起离开了指挥所,他们还有检查战士们的训练成果。张大彪回想着今天学会的知识,摸着自己只有头发茬的后脑勺说道:

“没想到看书还真的对打仗有用啊,早知道政委开小灶的时候我也去掺和一下。”

对于张大彪来说,根据地举办的扫盲班他也是参加过的,但很多时候都是走个过场。他现在的水平仅限于看个电报,就这还经常遇到不认识的字。

以前李云龙找他谈话,告诉他作为参谋长不能不学习。当时他还有点不以为意,毕竟这些年一路打过来,没读过书也不影响什么。

但今天他第一次产生了后悔的情绪,同时也在心里暗下决心要把以前错过的都补回来。

当指挥室里只剩下赵刚和李云龙时,憋了一天的老李终于问出了心底的一个问题。

“老赵啊,虽然你没见过什么大场面,但理论上肯定是比我强的太多。”

“旅长总说咱们现在的情况跟去年的光头差不多,他为什么这么说啊。”

这个问题要是问别的团级主官,那大概率是答不上来。毕竟根据地的消息不是很灵通,去年果脯的冬季攻势很多人只是知道一些皮毛。

但当时赵刚可是在大后方学习,那里的消息很灵通,甚至连朝日新闻的报纸都能搞到。而且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学校里自然是要讲的。

赵刚在心里措了措词,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份全国地图,对着李云龙说出来自己的理解。

“老李你看,这是去年咱们丢掉的地方。打眼一看,是不是觉得也没丢多少地。”

虽然这地图有些潦草,但李云龙结合以往的战斗经验,还是能分清楚各个战区。

“这么一说还真是,没想到今年我们的形式居然变得这么差了,真不知道光头在干嘛。”

听到李云龙的话,赵刚点了点头。随即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四条线,分别是两横两纵。

嗅觉敏感的李云龙表情一下子就变得严肃起来,有些时候人的认知不全面,可一旦有人将这些事串联起来,就立马会茅塞顿来。

自家政委画的这四条线,正是纵向的靠津浦线和平汉线,横向的长江和陇海线。

“去年咱们丢的地虽然不多,但每一处都很重要。因为这些地区,都是咱们的命脉。”

说道这里,赵刚有些无奈的摸了摸这四条线,似乎是在为战火中的老百姓们悲伤。

“那些地方,都是十分关键的交通节点。你是老同志了,补给对部队有多重要伱是知道的。”

“这需要巨大的运力,咱们的八路军现在运输主要是靠畜力,速度上肯定是不如火车和轮船的。”

“如果我是鬼子的最高指挥官,一定会卡主要点,扼住运输线,甚至没必要占领大片领土。此消彼长下,拖几年就能把咱们耗死。”

听到这里,李云龙的已经差不多明白对方想要表达什么。

现代战争都是围绕着补给线开展的,后勤的重要性一览无余,这也就是为什么黄河一年就能坐上副部长位置的原因。

而敌人控制着大量的交通基础设施,那对于所有抗日武装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游戏里也是这样,离开铁路线和补给中心,镜座都救不回来。」

看到李云龙没说话,赵刚便指着地图说道。

“敌人用囚笼政策企图锁住我们,这招可不是他们第一次用。以前他们对果脯部队就用过,各大战区早就被敌人分割了。”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已经很久没听到大会战的消息了。”

“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不过还没有那么严重。所以总部才决定发动大规模的行动,用以打破僵局。”

作为前线部队的指挥官,李云龙一想就通。鬼子用正太线锁住了自家部队,而扩大版的囚笼政策则是锁住了果脯部队。

鬼子支援别的战场,可以坐火车过去。就算铁路被人为破坏了,修铁路的时间加上路上的时间,也比别人腿着去的快。

就算果脯的支援部队可以按时赶到,但补给也跟不上,甚至携带的弹药打光了就没有战斗力了。

在这种情况下,顺着交通线挤压各大战区的生存空间,可不就是放大版的囚笼政策吗。

看到自家团长明显是想明白的样子,赵刚端起桌子上的水碗喝了一口水,随后有些惆怅的继续说道:

“各个战区被分割以后,果脯为了守住现有的地盘,只能玩添油战术。企图用增加兵力来抵抗鬼子,但是抓来的壮丁能有什么战斗力?”

“当时跟黄副部长一起来的那些毛子,你应该还记得吧。他们不仅带来了武器,部队里还有不少军事顾问。”

“光头就靠着这些武器和专家,一口气扩军了五十万人。人家也不傻,咱们能想出来的问题,他们也看得出来。老李,如果是你指挥的话,这场战斗你怎么打?”

李云龙看着地图陷入了思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都被敌人占领了。鬼子甚至可以在一周左右的时间,横跨半个中国都没有问题。

而且人家可以有火车可以拉重武器,甚至装甲车都可以运走。如果只攻击某个位置的话,鬼子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调来增援,形成火力优势和兵力优势。

时间大概过去了一分钟,李大团长给出了一个很有自己风格的回答。

“鬼子的机动性实在是太好了,我无论攻击哪里,只要短时间内拿不下来就可能会被包饺子。”

“如果是我的指挥的话,那就全线进攻!没有佯攻!全是主攻!利用人数优势和人海突击学说跟鬼子的部队打。”

听到这个答案,赵刚用力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表示对自己搭档的赞同。

“对啊!人家果脯高层也是这么想的!去年的时候,原本我们要联合第一、第二、第十战区对正太线的鬼子下手。”

“只要咱们八路军把铁路一切断,那就可以形成三十多个师打一个断了补给的鬼子师团。”

“到时候就算光头亲自开飞机空投手令,那咱们也是优势在我。如果指挥得当,三个战区配合默契,全歼敌人都有可能。”

说到这里,指挥室里的二人都有些低落。当时的事情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惨剧所有根据地都知道。

那个整天喊着存在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存在的人,在关键时刻不顾大义背刺了八路军。他们偷袭了后方医院,屠杀了不少伤员。

虽然后面部队又打了回来,但是人死已经不能复生。

二人短暂的沉默了一会,调整了一下心情,赵刚继续往下讲。

“那次冬季攻势的重点在第五战区,那里有果脯四十多个师负责围攻三个师团,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敌人的增援。”

“鬼子想去第五战区,肯定会经过长江,光头在沿岸摆了二十七个师用以断长江航线。”

“当时我的老师说了,这招非常妙,也很有魄力。赣豫湘的鬼子全靠长江提供补给,一旦光头的计划成功,我们的敌人就不止是鬼子了。”

李云龙仔细一想,还真是那回事。

如果果脯当时赢了,估计能打的就只剩下关东军。失去了大量部队的鬼子,很难在抵挡住抗日武装的力量。

那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就不言而喻,有点战略思想的人都知道,李云龙的大局观也不差。

不过他现在更纳闷了,所有的战斗都是为了吃下鬼子的补给线和突出部。送黄河回来的毛子什么情况他也知道,那些武装可是让他留了好几天口水。

集中起来炮比鬼子的都多,甚至还有飞机,妥妥的火力占优。而且又是主动进攻,这想输都难啊!

想了半天也不明白为什么,于是李云龙就直接问出了自己的问题,赵刚有些无奈的说道:

“果脯的情报网什么情况你知道吧,他们的高层有咱们的人,有鬼子的人,唯独没有干活的人,这计划没多久就让鬼子知道了。”

“而且各大派系的将领出工不出力,都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长江沿线的部队几乎没什么损失就撤退了,白白浪费了第五战区的努力。”

“甚至原本准备的炮弹都没怎么打,水雷都没用。”

说道这里时,赵刚想起了光头在行动开始前的豪言壮语。于是他带着几分嘲讽,将那段原本慷慨激昂的演讲说了出来。

“这次冬季攻势,为我抗战转败为胜的唯一关键,以及我第二期抗战胜利之开端。”

“成败利钝,实为今后国家存亡之关键。凡我参加攻势之部队,实应视此为争取历史光荣最难得之机会。”

“口号喊的倒是好,结果打的跟屎一样。那次机会要是抓住了,华夏大地的老百姓们一定会少吃很多苦。”

看着自家政委有些上头的样子,李云龙赶紧上前安抚说道:“老赵,你放心。咱们八路军可跟他们不一样,这次我们肯定会大获全胜!”

“他们干不成的事情,我们自己干!早晚有一天我们会解放山X,让老百姓远离战火!”

听到这番话,赵刚的脸色好多了。他点了点头,拿起桌子上的水碗喝了一大口,随后看向西南方向说了一句话:

“竖子不足与谋!”

谢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爱你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