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十九章 七个师八万人!

当我方飞机性能全面碾压鬼子陆航时,以三位战斗英雄们的实战经验,击毁三架九七式战斗机必然是轻而易举。

在这期间,散开到四周负责警戒的三人也陆续回来了。所有喷火战斗机重新汇合,继续一路向南执行护航任务。

“经过排查,目前没有发现任何敌机出现。刚刚那些小日子大概率只是出来巡逻的,运气不好撞上我们,送了命”

“队长,你的速度还是那么快!我甚至还没有看清楚,敌人就被干掉了,恭喜你打破了自己的记录。”

通讯频道内的声音仿佛一颗定心丸,让整个编组其余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如果一个不慎被敌机缠上,那就相当于捅了鬼子陆航在华东的窝。

对方肯定认识C47这款大名鼎鼎的运输机,毕竟中岛买了道格拉斯公司的生产许可,二十五架空中火车能运载多少吨物资他们门清。

到时候来一个飞行战队都不过分,有脑子的人都不会放过这种几乎是送到嘴边的肥羊。

听到自家队友的话后,王亥默默地点了点头。他看起来十分淡定,仿佛刚刚破纪录的人不是自己一样。

虽然鬼子损失了三架战斗机,但地面一时半会儿肯定反应不过来。他准备利用这个时间差赶紧跑路,大概率可以避免一次战斗。

“接下来的路由我来领航,所有人跟紧了。八百米点准入,推油加速准备爬升。”

“运输机编队也全速前进,刚好可以多消耗一些油料。现在咱们谁也不知道目的地野战机场的情况,提前做好准备,省得降落时提心吊胆。”

“收到!”

随着飞行高度的上升,气压开始降低,温度也随之降低。

好在战斗英雄们都穿了厚厚的飞行服,而C47上有24v供电和供暖系统,环境的变化并不影响同志们的驾驶。

半个多小时后,众人在王亥队长的指引下,平安到达目的地的上空。

出乎意料的是,皖南野战机场的修建水平非常高。

单单是从高空眺望,就能发现机场很多细节,要比冀鲁豫根据地那边处理得更好一些。

三条跑道无论是长度、宽度还是选址都很合理。双侧甚至还有地勤人员负责导航,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肯定有专业人士指点过。

不过具体原因一分析便知,毕竟部队在没有改编前,可是拥有两架双翼机的。

第一架是红四缴获的美式轻型侦察机,它不仅飞跃过武旱上空,还在另外一场战役中丢过两颗炸弹。

光头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气的狂骂娘希匹。

为了这架飞机,鄂豫皖根据地的同志不仅成立了航空局,还修建了一个100亩的机场。

第二架是红一缴获的英式轻型教练机,虽然没建机场,但也为它专门准备了一条跑道。

皖南这边有不少当年留下来打游击的老兵,其中包含一些有修建机场经验的人也很合理。

经过短暂的商讨后,王亥队长决定让运输机编队先行降落。而他们六架喷火战斗机则是继续盘旋,以防万一有敌人突然出现。

常校长看了看副驾驶的位置,他的搭档此时有些紧张,额头上不断冒出汗水。

“放轻松点儿,这又不是咱们第一次着陆了。坐稳,注意看我的操作,以后你早晚都得坐在主驾驶的位置上。”

“好!”

话音刚落,他就驾驶着空中火车放下起落架。紧接着便调整角度,降低速度和高度。

嘭!

第一架运输机四平八稳成功落地,引起地勤人员的一阵欢呼。

除了愈发熟练的驾驶技术外,这还要得益于空中火车的优秀品质。

它不仅结实耐用,对起落场地的要求也很低。后三点式起落架布局的好处,在野战机场降落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粗大的主起落架轮可以轻松自如地通过坑洼不平之处,位置较高的发动机也不容易被飞溅的沙石击中。

理论上来说,它甚至可以在机体严重损坏的情况下,实施较为安全的机腹迫降。

看着一架架庞大的运输机从天而降,在场的所有同志都被震撼到说不出话来了。

大家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跟边区那边的联系太少,导致他们居然不知道部队已经有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我们居然真的有了自己的空军!”

“而且那些飞机真漂亮,还都是单翼的,看起来要比鬼子和果脯先进的多。”

“我们也要过上好日子了吗?”

震惊过后自然是欢呼,如此庞大的编队肯定能运载很多物资。

战士们都听说了百团大战的事情,他们羡慕八路军的火力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最后一架运输机在滑行时,左起落架突然发生崩裂。整架飞机向左侧倾,甚至机腹蒙皮都脱落了不少。

不幸中的万幸是那架运输机运载的都是生活消费品,内部没有易燃易爆炸的武器弹药。

更何况有着王亥队长的高瞻远瞩,运输机在中途把油料都用得差不多了,所有它既没有发生爆炸和也没有太大的损伤。

如此惊心动魄的着陆,让等候的一众战士们看得提心吊胆。

跑道上的飞机还没有停稳,满脸担心的叶师傅便立马带人冲了上去。

“卫生员跟我来!快!先检查有没有伤员!所有人不要管物资,一会儿有的是时间!”

作为一个从小读书的知识分子,并且还有在欧洲生活的经历,叶师傅可以说对飞机有着一定的了解,

担心过后自然是感动,以叶师傅的经验来看,这么大一架双发军用运输机,怎么不得10万美元左右了。

边区那边为了支援自己,可真是下了血本。

转眼间,众人已经来到了出事故的运输机旁边。

面对陌生的庞然大物,他们有些滚油锅里捡金子,无从下手的感觉。几人讨论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该如何进入飞机内部。

不过正当他们准备暴力破门开始抢救时,飞机尾部的三段式货仓门已经被人从内部打开了。

片刻过后,两位穿着八路军冬季军装的年轻人从飞机内部走了出来,其中一位戴着狗皮帽子的同志一边揉着自己的肩膀,一边对自己的同伴抱怨道:

“我都说了让我来,你还不相信我。现在倒好了,起落架出问题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修好。”

“真他娘的丢人,全编队二十五架运输机,就只有咱们这边出问题了。”

说完以后,这位战士还发泄般地踢了一脚跑道上的沙土。

虽然二人看起来状态不错,但谁也不能保证没受内伤。几名卫生员直接把飞行员送上担架,在他们一脸懵逼中直接扛起就跑。

局面被控制住以后,叶师傅长舒一口气。

如此同时,常校长和王亥队长小跑到现场,二人跟卫生员擦肩而过。

确定飞行员和运输机损伤都不大以后,他们也把悬在半空中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双方都是第一次见面,不过出发前常校长看过照片。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立马上前敬礼说道:

“首长好!空一师运输队向您报道!”

“这批物资里三分之二是武器,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生活消费品。”

叶师傅十分激动,他一把握住对方的手,饶是北伐名将也头一次经历如此规模的空运。

“同志你好!这一路上辛苦你们了,赶紧休息休息吧。卸货的工作就交给我们就行,咱别的没有就是人多。”

“好!”

————

当一箱箱崭新的军装,一筐筐新鲜的蔬菜,一扇扇白花花的猪肉出现在同志们的眼前时,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些物资比冲锋号还管用,战士们的工作效率比往日里高了不少。

现在四爷的部队跟几年后比起来差距很大,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1939年的八路军还要艰难一些。

提前北上的那两支还能相对好一些,至少未来可期。其余几支队伍,完全可以说是穷得惊天动地。

由于被夹在果脯和鬼子之间,战士们不仅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干什么事都还要看别人的脸色。

根据之前和光头的协议,四爷每个月可以领到6.6万法币的军饷。可这些钱根本不够用,人家中央军一个师拿的都比这个数多。

更何况还要考虑货币贬值的问题,当前能买到的军需品越来越少。

可就是这么一点儿钱,拿的时候还得看别人的眼色,甚至要接受果脯的人时不时来部队清点人数,相当于给自己的脖子上套了一层枷锁。

众所周知,拖饷欠饷可是果脯的传统。对于自己人都这么狠,对外人更是超级加倍。

糟糕的经济情况,搞得很多部队连伙食费都凑不齐。

管后勤供应的同志甚至得向军医院的护士们借钱,因为她们大多都是华侨或者出身于大城市的大户人家,参加部队时多多少少随身携带了一些现金。

在最困难的时期,后勤部只能每人借一点凑钱买粮食,等果脯经费发下来再还钱。

部队的穿衣也是问题,经常是冬天凑不齐棉衣,夏天只能把棉衣里的棉花拆出来穿罩衫,连一套换洗的衣物都没有。

得亏四爷活动的区域是南方,天气和气温相对要好一些。如果要是在北方战斗,非得出现大批非战斗减员。

这些情况要等到两年后才开始慢慢有好转,到时候养猪场、大众牌、飞马牌、捕鱼、晒盐等实业搞起来,根据地才能另起炉灶脱贫致富。

看着成吨的物资从机腹里搬出来,一位小战士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连长,你说咱们今天是不是可以吃到肉了?去年过年的时候我都没吃着,肚子里好久都没有油水了。”

话音刚落,他的喉头上下滚动,有明显吞咽口水的痕迹,甚至嘴角都流出来一些。

其余战士也纷纷抬起头,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自家连长。

不过就在这时,搬运队伍里传来一声屁响。这声音似乎是开启了某个开关,接连不断的声音此起彼伏。

由于部队缺乏资金,粮食很难采购。

再加上没有自己的地盘可以种地,导致大家已经吃了半年的地瓜、黄豆、绿豆和山芋这种粗粮了,这就使得战士们普遍消化有问题。

至于肉这种东西,更是想都不要想了。很多同志已经忘了肉是什么味道,就连猪也没怎么见过几头。

现在这么多运输机送来支援的物资,不仅有大量的新式步兵武器,还有不少细粮和猪肉鸡肉,战士们早就看花了眼。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援助只是第一次,以后的日子里还会有。

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大家干劲十足。

从飞机着陆到现在只过去了大半个小时,物资已经运输了一半,这么高的效率就连叶师傅都没想到。

听到询问以后,连长的嘴角翘起了向上的弧度。伙食的问题他也很关注,刚刚专门去问了自己的营长。

“有!当然有了!那东西存起来又不能下崽。今天中午就改善伙食!不仅有猪肉,还有鸡汤喝!大米饭也可劲造!”

“不过啊,咱们得赶紧把东西运到仓库里去,活干完才能吃饭。”

“对了,这些物资可都是同志们从边区用飞机运过来的。一会儿要是看到飞行员,咱们可得好好感谢人家。”

得知有肉吃以后,战士们立马发出了欢呼声。他们一个个胸脯拍得震天响,像是一人都打了一针鸡血。

“连长!你就放心吧!我们又不是白眼狼,道理都懂!”

“至于这些活儿,你就看我们操作吧!今天肯定可以准点开饭!”

看着眼前这群士气高昂,一脸斗志的小伙子,连长满脸笑意地扛起一个武器箱。

“一群兔崽子,赶紧干活!

————

1941年1月1号,南边的战士们吃上了丰盛的午餐。所有人都满嘴流油,脸上也露出来幸福的笑容。

可此时叶师傅却高兴不起来,通过各种渠道他已经得知,第三战区的主力和第三十二集团正在赶来。

七个师八万人,似乎是吃定他们了。

人在火车上,下一章会晚点,我继续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