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三十五章 云龙天降!

当中条山战役进入僵持阶段时,各方的总指挥便开始了复杂的博弈。

对于冈村宁次来说,华北方面军的首要任务是切断第四集团军和第十五集团军之间的联系。只有占领垣曲县城,他们才有后续可言。

否则六个师团就会被拖入泥潭,时间越久消耗越大。

对方的目标很明确,这倒是帮副总指挥省了些脑力。他只需要见招拆招,就可以把冈村宁次按在地上摩擦。

虽然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还在支援的路上,但他现在还有两张王牌可以用。

第一张自然是空一师,从开战到现在全师出动了六百多架次,已经把鬼子六个师团炸的苦不堪言。

要不是飞行员们头一次参加大战役,体力和心力有些跟不上,对地的杀伤绝对可以翻倍。

中条山的果脯部队能坚持到现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己方有着制空权。并且鬼子的重武器,受到了重点照顾。

第二张自然是陆战一团,不过具体怎么用副总指挥还没想好。这可是整个八路军的宝贝,总不能扔到阵地上跟鬼子打消耗战吧。

总部,作战会议室。

副总参谋走到一张地图前,他看了看犬牙交错的态势图,长舒一口气向室内的众人说道:

“守卫在济源到王屋一线的第九军,勉强算是站住脚了。三个师凭借王屋天险,应该可以阻敌西侵,说不定还可以歼敌于封门口外。”

“第九军已经秘密跟总部建立起了联系渠道,一旦有什么意外咱们也能第一时间派出支援。”

按理来说,像副总参谋这种级别的军人,分析局势时不应该使用多个不确定的词汇。

主要是因为果脯部队,不能用常态来判断。可能前一秒还打的风生水起,后一秒就全线崩溃一泻千里。

“横岭关关隘打的也不错,一个十七军居然顶住了一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攻击。”

“按照现在这个架势来看,中条山正面防线的守军,完全有可能坚持到咱们的主力部队赶来支援啊。”

如果守军真的可以一直坚守,等八路军就位以后,双方甚至还有一丝可能对华北方面军进行围攻。

只要能吃掉第一军,光复整个晋省都不是梦。

思索了片刻后,副总指挥来到了地图前。他指着中条山的北线,冲着一众参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打算出动陆战一团,让他们伞降到北线的后半段。”

“鬼子在中条山内部,布置了十几支小股精锐部队。这些人在各个师级单位之间搞破坏,放任不管早晚要出事,让李云龙去收拾他们。”

“其次北线和垣曲之间有一条十多里长,地势险要的狭窄山谷。那地形很适合机动作战,万一北线没守住,陆战一团也能配合守军打阻击。”

此话一说,会议室的众人都点了点头。

副总指挥口中的小股精锐部队,可干了不少事。战役开始以后,他们就向守军各个指挥部发起了突袭。

不仅打乱了果脯部队上下级的联系,甚至还差点端掉了第五集团军的指挥部,险些活捉了他们的司令。

让李云龙带兵去处理这些敌人,也算是专业对口王牌对王牌了。

至于后一个顾虑,是因为中条山守军没有破坏沿黄河的战略公路。

一旦北线失守,日军又穿过了山谷,那对于整场战役的影响极大,很有可能葬送掉当前的大好局势。

“你亲自跑一趟吧,顺便给李云龙带一句话。这场仗必须打的漂漂亮亮的,要不然我就抓他来总部当一个月参谋!”

“好,我这就去安排!”

······

在清晨太阳的照耀下,近百架飞机已经开始排队整备,整个野战机场变得忙碌起来。

多数运输机的后面都拉着一架滑翔机,霍莎的翼展足足有夸张的27米。这使得它不需要多大的动力,就可以获得足以起飞的升力。

滑翔机的机腹里,最多可以运载32名士兵。

配合上空中火车,足以把陆战一团全员和战士们需要的重武器运到战场。

收到副总参谋的指示后,李云龙第一时间便通知了全团的战士。

这段时间同志们一直处于战备状态,所以很快便完成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大家迅速去食堂吃了顿早饭,只待团长的一声令下就开始集合。

于此同时,副总参谋也亲自来到了办公室。看着早已脱胎换骨的李云龙,他不禁感慨起来。

“看来你们团早就准备好了,伞降行动马上就要开始了,等待你们的是未知的战场和敌人。把你们送到那里,真是难为你们了。”

听到这些话,李云龙立即摆了摆手。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打鬼子更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就算搭上了我这条小命,我们团也会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

“作为伞兵,战士们早就有这样的觉悟。更何况我们天生就是被敌人包围的,这才哪到哪啊。论在陌生的环境执行任务,我相信我们是最强的。”

“我的名字里,可是有云又有龙,咱小李天生就是干这行的!”

这十足的信心和亮剑精神,让副总参谋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他拿出一瓶汾酒倒出一瓶盖给李云龙践行。

气氛中并没有什么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只有对自家将领美好的期望。

“我果然没看错你小子,当初把你保下来还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只可惜老徐去了山东,要是他看到你现在的样子肯定会很欣慰。”

“听说你调过来以后,滴酒未沾。来,喝一口!剩下的酒,等你大胜归来以后再喝。”

虽然酒香勾起了李云龙肚子里的馋虫,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副总参谋。老李露出了自己的大白牙,嘿嘿地笑着说道:

“一个瓶盖多不过瘾啊,要喝酒得一次性喝个爽。您就替我留着吧,等这次战役结束后,我去总部喝个痛快。”

“首长保重!我出发了!”

清晨六点,所有同志集合完毕。此时他们在基地里,正在进行着临行前的最后一次准备工作。

每一个战士,都穿戴全套装备,身后硕大的伞包是最重要的东西。

除了自己检查以外,同行的班长也会帮忙,他们生怕哪条绳索缠绕一起导致出舱后开伞失败。

为了接下来的战斗,同志们携带了不少干粮和弹药,这使得整体的形象看起来有些臃肿。不过没有人在乎美观,任务和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炊事班也很贴心,专门给陆战一团准备了足量的红辣椒,这些小玩意可以帮助战士们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检查装备用不了多少时间,同志们的随身物品都是早就准备好的,现在只是查漏补缺罢了。

此时外界充斥着螺旋桨的轰鸣声,所有人都明白大量的飞机正在调度,他们马上就可以登机出发了。

五分钟以后,战士们收到了进入机场的命令。众人迅速整理好自己的军装,以排为单位朝着集合地进发。

全团一共包含两个伞降步兵营,加上两个支援连和少部分团直属部队,合计一千人出头。

但就是这一千人,在整齐划一小跑前进时,却给人带来了莫大的压迫感。

整个陆战一团的军容非常好,再配搭上机场的各类军用飞机。此时的场景十分壮观,任谁来都会热血沸腾。

登机前的动员工作交给了副总指挥,看着整装待发的同志们,他情不自禁地攥了攥自己的拳头。

“同志们,任务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几分钟后,你们即将前往中条山深处,等待你们的是谁也不清楚的战斗!你们愿意吗!”

话音刚落,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为战而死!事极光荣!”

“很好!光看你们现在的精神面貌!我就知道这次任务一定没有任何问题!希望你们可以成为一把尖刀,捅破鬼子的一切阴谋!”

“记住一件事!你们是中国人的部队!如果不小心跟当地守军发生了什么矛盾,所有人一定要克制!大敌当前,要一致对外!”

“现在!全体都有!登机!”

收到命令以后,战士们迅速按照平日训练时的分组登机。每组的人数和装备,让空中火车与霍莎滑翔机的载重重量还有一点空余。

众人都是久经训练的老兵,就算即将在未知的降落环境,也不会有人紧张。

登机后,地勤人员继续对各个飞机进行检查。他们要确保万无一失,保证伞降过程中没有任何机器故障。

在这段无聊的等待中,同志们只能在机舱里聊天打屁。众人谈笑风生的样子,也说明了对马上发生的战斗很有信心。

主要是因为华北方面军已经彻底没有了制空权,地面部队甚至连高炮都没有。再加上有喷火和飓风战斗机护航,此行的路上非常安全。

坐在舱门附近的魏大勇看了看自家团长,他有些好奇的问道:

“团长,我咋在你身上闻到了酒味呢,你刚刚是不是偷偷喝酒了?柱子调到别的部队去了,要不你把他的老规矩算在我身上吧。”

“他原本不是打的准就有汾酒喝嘛,我的要求不高地瓜烧就行。”

此话一出,机舱里的战士们都投来了好奇和期待的目光。虽然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和李云龙并肩作战,但大家都知道团长是赏罚分明一视同仁。

至于柱子,没来陆战一战是有隐情的。

一是因为他的身体素质不过关,二是李云龙希望自己的老部下能有更好的未来,将他推荐给了总部的炮兵团。

“去去去,喝什么酒。有作战任务,我怎么可能喝酒呢。”

“不过副总参谋倒是欠了我一顿,这次战斗你们谁要是能干掉十个鬼子,等回来以后我就带你们去总部吃一顿!”

“哈哈,好!”

在愉快的氛围中,常校长提示起飞的时间已经到了。他拿起手中的通讯器,在频道里向其余机组说道:

“各机组注意!各机组注意!行动开始!所有人按预定顺序依次起飞。”

虽然机场总部的机场经过多次扩建,但毕竟是一百多架飞机集体行动,不妥善安排必然会造成交通混乱。

更何况霍莎滑翔机那27米的机翼,实在是太占空间了。

话音刚落,李云龙所在的空中火车微微晃动并且缓慢前进,两侧的螺旋桨也越转越快。

整个编队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由三十多架战斗机先起飞。即使周边空域肯定是安全的,但他们依旧尽职尽责。

等战斗机开始盘旋以后,第二梯队的空中火车拖着滑翔机开始加速。

由于载重量接近极限,这就使得对跑道的长度要求很高。还好现在是逆风,也算是老天爷给面子。

这是因为飞机滑行时,空气沿机翼面流动,使机翼上下两侧的翼面受到不同的压力从而产生升力。

如果有风迎面吹来,就会获得更大的升力,使飞机更快地离地起飞。

经过长达两公里多的滑行,第二梯队的运输机带着滑翔机全体腾空而起。

“看来连天气都站在我们这边,东风都不用借了。第三梯队加快速度,立即行动。我们的目标是中条山!出发!”

第三梯队只有少量的运输机带着滑翔机,大功率发动机搭配上东风,使得他们不需要太长的滑行距离。

整个起飞过程充满了美感,跟某些力大砖飞的机种完全不同。

当所有运输机组成编队后,护航的喷火和飓风也进入角色。这次除了送陆战一团到中条山的后方外,还要酌情去支援西线。

半个小时后,日出的阳光散在飞机上。

在六十多架战斗机的护航下,整个编队以2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四千米的高空默默前进。

常校长对这次起飞十分满意,他拿起挂在前方的通讯器,在频道内说道:

“所有飞行员注意自己的航线,千万不要发生碰撞。我们预计在两个小时后抵达目的地,接下来全编队进入无线电静默。”

第一次日万,求个月票!争取冲到2000!

明天继续试着日万,但是不一定可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