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四十二章 百公里消耗六份炒面

第17军不是中央军,最初只是西北军的一个师。

这支部队曾经在全国各地颠仆流离,类似于割据一到两个县城的藩镇节度使,是一支听命于果脯的地方部队,属于标准的杂牌。

他们传承了西北军的优点,对日作战的意志十分顽强,内部官兵也比较团结。

不过杂牌始终是杂牌,部队一直面临着装备低劣,兵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但即使先天不足,该军在抗战初期依旧参加多个大会战,全军官兵都是敢打敢拼的好汉。

只可惜硬实力较弱,哪怕多次参战经验丰富,却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也没有取得什么较好的战果。

中条山北部防线,第17军战地指挥所。

“军长!别硬扛了!隔壁的43军全他妈跑光了!咱们也赶紧撤退吧!”

“我们师现在不仅正面战场压力大!侧面也随时可能被鬼子突袭!再这么打下去,战士们全部得死在阵地上!”

“你忍心看那些跟咱们一起背井离乡出来闯荡的兄弟们,被敌人的飞机大炮毫无意义地炸死在,离家乡只有一河之距的中条山吗?”

听着自家师长的劝说与埋怨,军长高桂滋实属无奈地叹了口气。

虽然鬼子的精锐小队没有干掉自己,但战斗期间还是被迫跟前线三个师断了联系。

军指挥部瘫痪,防守只能靠师长们自行指挥。从实际的效果上来看,敌人的斩首行动也算是成功了。

好在他本人是西北军的名将,身份地位都是靠一场场仗实打实拼出来的。

再加上平日里对手下的将领们恩威并施,在军队中颇有威望,这才使得师长们坚定地执行了自己的命令。

不然以现在的战斗强度,部队早就撂挑子不干,自行退出阵地了。

只可惜高桂滋还是来晚了一步,当他好不容易脱身赶到主战场时,中条山北部防线败局已定,就算是兵仙附体也无力回天。

第43军临阵脱逃,鬼子们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大好机会。

对方逮住时机迅速集中兵力,在战斗力有着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向第17军的各大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84师就是被这么打残了,其主力251旅只有两千人。敌人为了拿下这片阵地一次性动用了十门重炮,二十多辆坦克和两千多步兵。

虽然战士们凭借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用人命堆死了几台坦克。但兵力和火力都远远不如对面的情况下,几乎很难做到阻止敌人推进。

要不是84师师长紧急命令预备队顶上去,阵地早就丢了!

看到军长许久没有回话,一旁的94师师长刘明夏彻底坐不住了。他一拍扶手,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道:

“高军长!你就发发慈悲吧!我们师是奉命来支援的,手下的兵要是打光了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当初为了增援北部防线,我部北上强渡黄河,战士们本就因为长途行军疲惫不堪。”

“结果一上来就对上了鬼子的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弟兄们根本来不及休整,直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颓势一波推一波,现在部队士气很低伤亡很大,已经彻底垮了!整整六千人就剩下了不到三千,求求你给我们一条生路吧!”

“哎!”

高桂滋闻言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现在很后悔没有认真布置军指挥所的警卫系统。要是能跟43军保持联系,也不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而且自家事自家清楚,去掉前来支援的94师不算。他手下一共就只有两个师,一个84师一个新2师。

前者是从老家带出来的部队,整体情况算是不错,战斗力和单兵素质也可圈可点。

全师一共三个步兵团,还有炮兵、工兵、辎重三个师直属营。外加一个搜索连、一个骑兵连、一个警卫连,一共有六千人。

这样的配置,在中条山防线虽然算不上最顶尖,但排在中流绝对没问题。

后者的情况就很差了,一看名字就知道是新补充的部队。

因为中条山上物资跟不上,条件太艰苦。

驻扎在这里的部队吃不饱穿不暖,每年光是病死的人数就不少,士兵都把这里视为活地狱。

一些士兵实在撑不下去,乘夜间放哨之际偷偷坐当地人的牛羊皮筏渡河,扔掉武器索性开始逃亡。

在这种情况下,新2师根本不满编,基本上就是用来凑数的。

一个连最多也就七八十名士兵,大部分则五六十名,少一些的甚至三四十名的也有。一旦跟鬼子开战,拿来填线都费劲。

用两个被打残的师级部队和一个新兵师守了将近两天,第17军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准备撤退吧,如果曾司令怪罪下来我顶着。但是三个师必须交替掩护,紧要关头谁也不许耍心眼子!”

“这时候还不团结起来的话,很有可能会被鬼子咬死!”

高桂滋说这句话是给94师和新2师听的,毕竟二者不是他的嫡系,在撤退的路上难免会有小心思。

平时抢补给也就罢了,关键时刻有任何一方掉链子,所有人都没好果子吃。

话音刚落,指挥部的一位参谋站起身来,开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由于对方是西北军老人且还是高桂滋的心腹,平日里又以足智多谋著称,所以众人都保持安静等待他发表自己的建议。

“军长,咱们不仅有士兵,还有家属和文职人员。如果带着一批累赘,有很大概率会被鬼子一一蚕食。”

“不妨换个角度想想,我们本身就是杂牌,不是中央军。日本人对我们的态度,不像对中央军和八路军那么狠绝。”

“战役开始之前,日军就派人联系过您,想必还是有回旋的余地。”

这参谋越讲越兴奋,甚至不顾在场众人神色各异。他脸上竟浮现出了贪婪的笑容,仿佛大好日子已经来到,幻想着自己一步登天的场景。

“只要我们表明态度,投奔到汪汪汪那边去。不仅可以性命无忧,甚至还能进一步升官发财,到时候混个集团军司令岂不美哉。”

“既然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绝地求生的地步,我看不如.”

对方的话还没说完,高桂滋便拔出了自己的配枪,直接干掉了那名跟随自己多年的参谋。

他怒不可遏,瞪圆了眼睛扫视指挥所内的众人。

“乱我军心者!杀无赦!”

“我身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让我做日本人的奴才!办不到!这次能脱险回去自然最好,不然我一定会死战到底,为国尽忠!”

······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几名日军作战参谋正扒在战略态势图上,他们用手中的笔画出了代表着中条山守军和己方的红蓝箭头。

目前北线的战斗基本结束了,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已经突破了防线,围歼敌人的计划正在稳步进行中。

可惜其他方位就差了点意思,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

第36师团、第37师团在西线陷入泥潭,跟果脯的第八十军和第三军呈对峙状态。在八路军空军的支援下,双方你来我往打的好不热闹。

东北线的第33师团逐渐陷入被动,几次试探性的进攻都被守军化解,现在只能起到牵制的作用。

第21、35师团的情况更是出乎意料,他们以两个师团的兵力居然没能推动一个军。

不过仔细一想也合情理,第九军虽是杂牌,但却是一支劲旅,在山西参加过多次激战。

虽然经过几番大战的消耗,兵源损失很大。但凭借着基层的老兵,战斗力怎么也比其他部队要强一些。

再加上有15军与93军源源不断的支援,鬼子一时半会也没什么办法。

此时冈村宁次踌躇满志,他看了看前面的地图后对着司令部的众人说道:

“现在中条山北部防线已经被我们捅穿了,接下来只要切断果脯部队的补给线,一切问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到时候他们饭都吃不饱,弹药也不够,拿什么跟我们打!”

“驻蒙军支援的野战防空武器也即将就位,八路军的空军也不敢肆无忌惮的轰炸了。待弟国武士把敌人内部搅个稀巴烂,我们就可以摘取胜利果实!”

此话一出,司令部里顿时爆发出了阵阵欢呼。唯独参谋长田边盛武一脸凝重,隐隐透露出了一丝不安。

“司令官阁下,我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之前派出的空挺队现在都没有回消息,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事。”

“我现在严重怀疑中条山内部还隐藏着一股神秘的敌人,他们甚至可以无声无息地干掉一千名弟国的精锐。”

这善意的提醒并没有受到重视,冈村宁次只是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要多想。

空挺队以往糟糕的表现,让老鬼子本就不抱什么期望,当初只是合理利用手上的每一份资源罢了。再加上自己梭哈式的指挥让战役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现在已经飘忽其然

“田边君,空挺队只是一步闲棋。一场战斗的胜利,还是要看正面部队的进展。”

“我们已经打下了大半个民国,还有什么能阻拦弟国的脚步呢?”

“接下来,我准备让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先一步行动。派他们去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并且占领黄河的各大渡口。”

有人开导以后,田边盛武顿时觉得思路清晰不少。

就算中条山真有一支奇兵又能怎么样,以现在的战争强度来看,至少上万人的部队才能影响到局部的形势。

至于让一个旅团先行动,他也没什么异议。总不能有什么人,可以悄无声息的干掉一个旅团吧。

······

晋东南,八路军总部作战会议室。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啊!没有七路半以后,他们晋绥军难道就没有会打仗的军人了?”

“大好局势都能一波送掉!真是让我白白浪费了那么多航弹!我才让空一师休息了几个小时,防线居然被捅穿了!”

“可笑!太可笑了!”

副总参谋和师长围着副总指挥,二人好一顿劝才让对方勉强消了火。

“哎,我们不是早就做好了独战天下的准备了嘛。不管是中央军还是晋系都靠不住的,他们最多就是牵制敌人罢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咱们最快的部队还有一天半就可以抵达战场,能不能解放全山西全靠这场战争。”

从五月七日中午开始,晋西北和晋东南的各级部队便开拔前往中条山。

由于全省尽是特高科的眼线,同志们只能化整为零,在行军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证隐蔽。好在第一军的部队全部集中在中条山,整段路程还算是安全。

看了看地图后,副总指挥对着身边两位老战友说道:

“以前方传回的情报来看,我认为咱们应该先对高平区域的33师团下手。”

“那里的敌人是孤军,且正面有三个军的果脯部队。等120师就位盯住西线的敌人后,就可以集中整个129师的兵力一口气吃掉敌人。”

“现在我们算是跟鬼子比速度,看看是他们先击溃中条山守军,还是咱们先发起突袭!”

镜头转移到晋东南某地的山区中。

此时丁伟骑着一辆二八大杠,从他额头上的汗水来看,一定是没少消耗体力。

喘息声夹杂着自行车奔腾的声音,听起来隐约有几分坦克履带碾过地面的感觉,别提气势有多足了。

“同志们!再坚持半个小时。等到了前面的常庄,咱们就可以休息一会,顺便把今天的晚饭吃了。”

听到自家团长的话后,众人没有回话,只是咬牙继续坚持。

不得不说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很适合在道路条件恶劣的山西使用。

道路平坦的时候就骑着跑,虽然速度不如骑马,但胜在数量多战士们可以人手一辆。

道路泥泞的时候就扛着跑,百公里耗油六份炒面,战士用了都说好。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团的自行车每一辆都没有轮胎。

这是因为天气炎热地面滚烫,即使气不满也经常爆胎。战士们索性就把轮胎卸了,靠着钢圈骑行。

明天尽量老规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