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七章 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

当黄河迷迷糊糊被自己的警卫员扛回房间时,远在武功的国立西北农学院发生了一场不小的变动。

这是一所坐落在黄土高原上的大学,它有着气势磅礴的七层教学楼。

其顶部备有自来水塔,取水十分便捷,甚至每间教室内都安装了先进的供暖系统。

如此豪华且功能齐全的设施,在相对贫穷的大西北绝对配得上第一楼的称号。就连历史悠久的省会长安,也没有一栋现代建筑可以和它一决高下。

此处原本应该是学生们的知识海洋,可现如今却受到了战争的侵扰。

不仅教学楼的墙面上满是弹孔,迫于战争的压力就连校园内都不得不修了几个容量极大的防空洞。

由于西农远离城市且位于大后方,并拥有相对良好的防空措施。

因为上述的优点,光头三年前临时征用了学校,在教学楼内召开了一次“秘密”军事会议。

当时的场面可不小,北方六个战区师级以上军政主官齐聚一堂。

众所周知,果脯的情报网和保密工作十分拉胯。

那次会议的保密级别看似很高,但根本瞒不过鬼子们的各路谍报人员,导致学校多次招致华北陆航的疯狂轰炸。

去年八月尤为严重,那时筱冢义男足足派出了24架九七重爆,分两批对学校投下了诸多炸弹和燃烧弹。

教学大楼楼顶西北角直接被炸毁,大礼堂和校舍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可即使条件再艰难,老师和学生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们依旧在烽火下坚持不懈地学习。

好在类似的事情绝无再次发生的可能,毕竟华北的陆航已经被空一师打掉了锐气。

鬼子们可是知道八路军空军的总部在边区,敌人的轰炸机早就失去了进入陕西的勇气。

六月二号凌晨两点,图书馆。

作为国立西北五校中条件最好的一所,西农拥有一台老旧的柴油发电机,它可以供全院照明和抽水用电。只不过发电机负荷很大电压较低,导致室内的灯光总是不稳定。

现在已经是深夜,本应是万籁俱寂沉入梦乡的时刻,可依旧还是有很多人来到图书馆,分秒必争地汲取着书中的知识。

毕竟室内的座位有限,同学们只能自发地把自习时间岔开,每波人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长。

“嗒嗒嗒嗒!”

就在数十名学生挑灯夜读时,走廊里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突如其来的噪音使得所有人都不满地皱了皱眉头,图书管理员甚至直接从座位上起身。

他准备亲自提醒新来的同学保持安静,让其不要影响到别人的学习环境。可谁知对方的身法十分矫健,凭借一个飘逸的转身就从自己的左侧冲进图书馆。

“快来看!大事件!有大事发生!“

“原本占据山西的小鬼子被全歼了,就连它们第一军的司令官岩松义雄也死在了太原!报纸的配图上还有一把将官刀!绝对是证据确凿的大新闻!”

“八路军真是好样的!又成功地打了一场大胜仗!”

深夜闯入图书馆的人是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学生,他站在桌子上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报纸,整个人看起来面色通红非常亢奋。

与此同时,能隐约听见学校里的各个方向都有阵阵欢呼声传来。

听到震撼人心的战报后,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放下手中的书,激动地围了过来。

大家在着装上都不怎么讲究,这里穿中山装、学生装、长大褂、土西装的样样都有。配合上站在高处大声朗读报纸的学生,一切仿佛又回到了1935年的北平街头。

“干得漂亮!收复失地光宗耀祖啊!”

“我早就说过,八路军的战斗力要比果脯军队强很多。有理想和信仰的部队,肯定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我个人认为,咱们不能就龟缩在学校里干等着胜利的到来!必须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个中国人都有抗击侵入者的责任,大家都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战乱年代创建的国立西北农学院,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世外桃源。

博览群书关注时事的大学生们眼界比普通老百姓开阔,思想也相对先进一些。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对果脯的统治十分不满,部分年长的还参加过六年前的学生运动。

众人对于风头正劲的八路军好感极高,有些来自于华北和东北的年轻人,恨不得现在就想办法奔赴边区参军,立刻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听到同学的提议后,几名河南籍的学生立马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中!这话我爱听!”

“三年前的春天我就想加入八路军!只可惜当时还有未成年的弟弟要照顾,那位先生死活都不肯带我走!”

“家弟如今已经年满十八岁!族里的长辈又全部死在了战乱中!现在我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主!”

“就算不让上前线,我也要去烂泥湾搞建设!畜牧系的学生去饲养畜禽,专业对口谁也挑不出毛病!”

早在三年前,军备组织者曾经受薛愚教授的邀请,来西农做过一次时事报告。

当时全校师生们的抗日热情都很高,几乎有一多半的人都想前往边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考虑到学生们是国家未来的建设栋梁,他仅仅只带走了少数教授推荐且考核成绩合格的人。

现如今的国立西北农学院,是由河南大学畜牧系与西北农专、西北联大农学院组建而成。

听到山西被八路军收复的消息后,豫省、华北两地的学生顿时坐不住了。

作为农学院的学生,前者自然深知花园口战神对自己家乡的伤害。

这两年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并且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数据推测出了一个可怕的设想。

旱灾,随时都有可能降临。

与其指望着吸人血的果脯来救灾,还不如趁着灾难尚未来临之际试图自救。

申请加入八路军,绝对是现阶段最好的选择。对方的部队是出了名的以民为本,十分在意老百姓的生死存亡问题。

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学识,尽可能地提高各个根据地内的粮食产量,也不失为救援家乡的一种办法。

只要储备在粮仓里的粮食够多,老乡们活下去的几率就更大。

后者的想法就更简单一些,晋省都光复了,整个华北还会远吗?

大战之后八路军的首要任务肯定是屯田、基建和休养生息,西农的学科可是包含了十系一部,是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中门类最为齐备的榜首。

学生们只要能进入山西,绝对可以一展拳脚大展宏图。

就在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时,国立西北农学院院长周伯敏先生走进了图书馆,室内顷刻间变得鸦雀无声。

“刚刚的话,我都听到了。你们的救国情绪过于热烈,竟然认为现在不是专注学习的时期?错!大错特错!”

“用大炮步枪攻城略地,是所有侵略者都会做的事。但敌人现在居然用飞机炸弹,专门破坏我们的文化机关,那事情的性质就彻底变了。”

“日本人不仅想亡国,还要灭我们的种。想要中华四万万同胞文化断绝,子子孙孙都变成求学无门的奴隶!敌人既然有了此等恶毒的计划,你们难道还要自动弃学吗?”

“放弃读书,就是促成鬼子的计划。不用他们打击,直接就是自取灭亡,还谈得上什么救国!说什么抗敌!”

中年院长的话振聋发聩,彷佛在同学们的身前敲响了一口巨钟。他们一时之间竟不知道怎么反驳,图书馆内一时间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看着一个个开始认真思考的年轻人,周伯敏先生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拿起报纸再次阅读了一遍,紧接着便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

“行啦,正事说完该说私事了。”

“我并不是要阻止你们所有人去参军,毕竟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冷静下来,认真想想自己是否适合军旅生活。”

“今天我立个规矩,全学院前100名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部队的考核。中央军那边我来联系,八路军那边你们自己看着办,反正你们能联系上359旅的王胡子。”

话毕,这位果脯前任省教育厅厅长摆了摆手。他趁着学生们还没反应过来时便离开了图书馆,只留下了一个穿着红上衣的背影。

······

汉中,国立西北医学院。

此处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千峰万岭,交通闭塞,自古就被形容成天牢。

不过在战争时期,这样四塞的环境反而挡住了日军的侵略。跟祖国东半部那血肉横飞的抗战前线比起来,小小的汉中盆地的确可以称得上“世外桃源”。

虽然这里远离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命安全。但物质生活条件极差,简直比西南联大还要艰苦一些。

校舍内,一位面带稚气的学生吹灭了煤油灯。他顶着黑暗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的环境,紧接着便小声地对自己的室友说道:

“我听说八路军在晋东南成立了一座医科大学,并且还建立了配套的附属医院和制药厂。”

“那边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技术,似乎一点也不比咱们医学院弱。据说跟徐佐夏院长一个水平的教授足足有好几名,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从哪儿找来的专家。”

“真想去看看啊,哪怕是打下手都行。”

决策「根据地的医科大学」已经解锁了一年多的时间,越来越多的资深医生和医学博士陆续加入部队。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八路军的医疗体系逐渐完善,那所学校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各大战区。

果脯基层军官在羡慕的同时,也只能在心里骂一骂自家委员长。

毕竟抗战爆发以来,果脯的医疗总人数为22013人。其中医师987人,药师更是只有620人,剩下的都是护理人员。

这就意味着数百万士兵,居然全倚靠这一千多名医生看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医疗保障水平甚至还不如清末的太平军。至少人家一个万人部队,还能配上43名军医呢。

更难受的是,从1938年到1941年三年时间内,民国所有公立学校一共只培养出了1139名毕业生,人才储备力量严重不足。

再加上各种珍贵的西药被各路神仙囤积倒卖,士兵们在战场上受伤就基本可以宣告死亡。

听到室友的话后,一名同学立马露出了震惊的表情。只不过此时正在黑暗之中,没人能发现他剧烈的情绪变化。

自家院长可是位狠人,曾经在德三获得过博士学位,并且还在当地的药理研究所做过研究员。

这个级别的专家,绝对是国宝级的人物。

就算八路军最近一段时间发展的速度飞快,但顶尖人才可不是说有就能有的,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资源人脉。

“消息的来源可靠吗?你刚刚说的药厂产量如何?”

“他们目前有没有发表什么特别厉害的论文,有没有什么技术上的突破?”

经过两次西迁,国立西北医学院的损失不小。不仅有诸多教师掉队,永远离开了人世,教材和各项设备更是遗落了不少。

当前果脯的经济状态极差,自然没有办法补贴各大院校。

要不是教授们动用自己的个人关系,想方设法搞到了不少珍贵的器械,他们医学院的教学速度早就一落千丈。

“可靠啊!我不会拿这种事跟你开玩笑的。”

“太原是我的老家,我们几个同乡一直在关注那边的消息。听说自从省城解放后,八路军已经开始着手学校和附属医院的转移工作。”

“怎么样?要不要考虑跟我们一起去看看。”

“啊?”

此话一说,第二位同学立马吓出一身冷汗。

汉中在陕西的西南部,想要去晋省又得翻过秦岭。当初那痛苦的一个月,他现在还历历在目。

更何况投奔八路军这种事,要是被院长知道了他们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啊什么啊!你以为院长是什么人!”

“他老人家可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是一名中国人的医生!这事就是他起的头,要不然我敢在学校里讨论这种事?”

来了来了,大学生也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