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九章 年产24吨的制药厂

「改个BUG,我昨天开游戏的时候才发现老总是奇才不是大师。」

跟李云龙短暂的寒暄后,步兵专家略微侧过脸,将视线投到了一旁吃瓜的黄河身上。

二人勉强可以算是老相识,四个月前他们在边区的集体高层会议上有了第一次接触,当时还闹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虽然黄某人已经跟前世记忆中的诸多大佬们打过交道,但亲眼看到副师长本人后,他还是下意识地念出了那首充满力量的进行曲歌词。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当时的场面十分尴尬,包括绝境战狐和陆军士气奇才等一众高层都笑出了声,甚至就连恐怖的巨头都多看了他好几眼。

幸好步兵专家善解人意,顺着接下来的歌词唱了一句,才及时帮黄河解了围。

“没想到吧,我们又见面了。”

“上次时间不充裕,今天我们可得抽空继续聊聊。一会儿体检结束后,你跟李云龙一起来总部找我吧。关于你对当前国际局势的看法,我可是非常感兴趣。”

“好啦,一直堵在门口会耽误同志们办正事。我先回去了,你们赶紧去体检吧。”

话毕,步兵专家拄着拐杖就准备离开总部医院。

此时李大团长眼疾手快,他不动声色地挤开对方的警卫员,抢先一步走在自家副师长的身前帮忙开路。

原本黄河也想跟上去送一程,可走出来的医生却打断了他的念头。

“黄河在吗?下一位是黄河。”

“请做好体检的准备,如果随身携带了武器请放在门口的竹筐里。我们有专人负责保管,不用担心配枪的安全问题。”

听到自己的名字,黄河急忙跟步兵专家和老李打了声招呼,紧接着便走进了会诊室。进入房间后,他看到了两名正在收拾器材的医生。

跟影视剧里那些白白嫩嫩,梳着马尾辫的女医生不同。

身前的二位只是在夏季军装上套了一件白大褂,脸上还带着明显的稚气,一看就知道是根据地医学院的学生。

“同志你好,咱们接下来先做最基础的体格检查,专门负责化验的主任随后就到。”

“最近你的身体有什么不适吗?以前在战场上有没有负过伤?最近有没有使用什么药物?家族史上有没有遗传病。”

“请仔细思考,认真回答。这些问题对接下来的体检很重要。”

八路军的体格检测包含耳、鼻、口、视力和内科,共计十三大项十八小项,甚至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神经检查等都囊括在内。

上述流程本应安排在入伍前,可部队以前的医疗体系并不完整,极少部分项目未能保质保量地落实。

这也是副总指挥安排本次体检的原因之一。

由于医学技术的限制,民国时期血液、尿液等化验检查的普及率很低。

如果不是总部医院教授级别的医生够多,给太原周边团级以上的指挥员体检,绝对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上述一连串问题让黄河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八路军的医疗水平和治疗标准,逐渐朝着欧洲老牌军事强国靠拢。

好事,大好事!

得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后,医生从身旁的桌子上拿起体检单开始记录。

就在这时,对方突然抬头看了一眼黄河的脸,紧接着又急忙翻出档案认真比对。他的表情变化十分明显,眼瞅着从最初的疲惫转换成了满脸的惊喜。

“黄局长!我的天啊!没想到您居然回到了山西。”

“都怪我忙傻了,刚刚居然没注意到是您。快坐快坐,我现在就去给刘院长打电话,让主任们赶紧过来。”

“您有什么需求就给我说,千万不要跟我们客气!”

虽然黄河没有直接投身于八路军医疗体系的建立,但他的间接贡献毋庸置疑,在全军内绝对可以排到前三十名。

毕竟每月一吨的各类药品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在光头断了军饷和各种物资配给的现在显得尤为重要。

更别说还有五名主任医师,跟随药品一起来到根据地。

这个级别的医生在当今的时期,要么是各大医院的扛把子人物,要么就是国立医学院内的顶级教授。

在「根据地的医科大学」决策解锁前,各级部队所需的西药只能通过地下交通线从敌占区秘密购买。

这不仅需要花费本就捉襟见肘的采购基金,还要面临各式各样的危险。

即使配合上华润集团的秘密通道,八路军的西药供给依旧有不小的缺口。

随着战争进入僵持状态,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敌占区,都将药品和医疗器材列为禁运品,采购的难度大大增加。

尽管八路军后勤部门冒着生命危险,派人深入敌占区的城市,购买一些必需的麻醉药、磺胺、碘片、碘化钾等药品和听诊器、血压计、手术刀具等医疗器械。

但采购永远只是杯水车薪,巨大的亏缺把当时还是采购署署长的黄河急得满嘴水泡。

当然了,活人不可能被尿憋死。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西药技术无法突破的当下,老祖宗留下的中医自然而然成为了部队各大制药厂的首选。

早在1939年年底时,三大主力和边区制药厂的年产量就达到了1.8吨,只不过这个数字还远远不能满足部队的需求。

好在「根据地的医科大学」决策解锁后,在数位教授和主任医师的牵头下,八路军制药厂的产能整整翻了十九倍。

甚至还改进工艺开发出了诸多成品药剂和中成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药西药两开花。

再加上系统内提供的一吨西药,各大野战医院每个月可用的药品份额已经突破了三吨大关。

非大型战役时期,盈余的药品可以以成本价出售给根据地内的老百姓们。

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民众们的治病难问题,还能回笼一波资金用于新药品的开发,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石多鸟。

反观光头治下的果脯,按理来说对方的制药业应该发展得也不错。

怎么说他都是手握一定的工业基础和物质资源,财力和人力都远超边区,就算摆烂日子过得也不会差。

只可惜啊,在我们委员长和夫人的操作下,民国的民族医药工业被进口西药按在地上摩擦。大量的制药厂被挤兑得纷纷破产、倒闭。

当前整个国统区只剩下大大小小二十三家药厂,工人的总数也仅仅只有830人。

堂堂五百万**,居然只能靠这么点工人制作药品,简直比军医的数量还要离谱一些。

一旦某天丑、英两国断了药品的援助,估计用不了多久果脯就会出现大规模的逃兵,使得原本就很烂的军纪直接遗臭万年。

听到医生的话后,黄河赶紧从座位上起身拉住了对方。

“别别别,咱们的部队可不兴搞特殊。”

“你刚刚不是还说要先进行基础的体格检查吗,这些项目咱们应该自己就可以完成吧。”

“真不用急,一切按照正常流程走就行。”

太原周边团及以上的指挥员可不少,刘院长他们从今天早上一直忙到现在,好不容易才有点休息的时间。

就算不提二人的私交怎么样,要是把他们累出个好歹来,对全军都是重大的损失。

半个小时后,第一阶段的体检结束。

黄河的各项体征还算不错,身体健康上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护颈椎和腰椎间盘。

边区武器实验研究局的工作都需要久坐,时间一长肯定会出现职业病。

后续的检查已经不是医学生们能够胜任的等级,必须等到主任医师们归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

正当黄河研究自己的体检报告时,刚刚吃完饭的刘院长从后门走了进来。看到会诊室内的“病人”后,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呦,这不是我们的黄大局长吗?两年不见,你晋升的速度可真够快,连跳了好几级。”

“这么久没来医院,你的身体现在应该已经恢复如初了吧。先把第一阶段的体检单子拿出来,让我看看你的各项指标。顺便把上衣脱了,化验检查要抽血。”

“刚刚没少喝水吧,拿一根消过毒的管子接尿去。”

跟两年前相比,刘院长的脾气简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作为总部医院的院长,每天都要面临药品供应不足的压力。

对于任何一名有责任心的医生来说,每增加0.01%的伤兵死亡率都会让他们心如刀绞。

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仅各类药品储量充足,还从世界各地来了大量的帮手,其中不乏有比他水平还高的存在。

压力和工作量直线减少,战士们的治愈率不断增长。如此顺心的工作环境,任何一名医生都不会有什么烦恼。

在刘院长的操作下,第二阶段的化验进度非常快。

“齐活,接下来你就等结果吧。”

“你也没正经上过战场,X光这一环节就免了。给你们后勤人员体检就是省事,张万和的健康状况也不错,一点也不像一个奔四的中年人。”

“对了,你能不能想办法搞点先进且专业的医疗器材。咱们总部医院现存的设备,多多少少都有些老旧。”

两年以来,八路军医生的平均素质的确有了飞跃式的提升,但各家医院的大型设施一直没怎么更新过。

就拿总部医院的X光机来说,这个大家伙可是用了五千支三八大盖、一百挺歪把子机枪和十万发子弹从边境那边换来的。

虽然各大军工厂的生产能力很强,武器更是从鬼子手里缴获而来,但被“友军”敲竹杠的感觉可不好受。

不过大型医疗设备真的很重要,如果当年野战医院里有一台X光机,那三颗弹片也不至于一直留在陆军改革大师的脑袋里。

就算战场上没有做开颅手术的条件,也不至于仅是草草的包扎就回到了战场。

“行,我会帮你留意的。”

“老刘你可真行啊,我来做个体检还要被你抓壮丁。”

“话说晋东南医学院的进展怎么样了?为什么一直没起个名字啊?”

总部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大多来自察冀边区卫生学校。第一批晋东南根据地的学生们,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毕业。

师生们用的教材,是那位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国际纵队同志亲手编写而成。

在部队光复山西后,老总们一直有整合全省教学资源的打算,导致晋东南的医学院一直没个官方的名字。

听到黄河的问题后,刘院长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第一批学生总共有一千三百名,其中五百是医生八百是护士。”

“我们还在129师的各级部队中,挑选了一些身强力壮、头脑灵活的战士作为救护员,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战场救援技术培训,并且加强了包扎训练。”

“如果战场上没有卫生员或者军医,他们完全可以进行自救互救,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充当专业的担架队。”

此话一出,黄河被刘院长的大手笔震撼到了。

按照他的标准来算,未来就连基干团也可以配备上一定的医疗力量。甚至可以做到连一级配备卫生员,营一级配备一名军医,团一级设置卫生队。

只要后续的人手跟上,外科开放性手术在6~8小时之内清创不是梦。

原著里,李云龙感染上了疟疾。要不是和尚强行背过来一个老郎中,估计他的小命都要交代在鬼子的扫荡时期。

现在的情况大有好转,只要给部队充足的时间,军医的数量绝对会越来越多。

一想到众多学生还在用着老旧的教学器材和医疗设备,黄河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思索片刻后,他拍了拍刘院长的肩膀笃定的说道:

“厉害!居然不声不响干了这么大的事!”

“医疗器材的事包在我身上!今年年底之前我肯定给你一个完美的答复。”

来了来了,我继续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