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十六章 4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

就当在场众人还在感慨新武器的威力和投送量时,旅长二话不说直接朝着声音的源头撒丫子狂奔。

那矫健的身影和速度,完全不像一个腿部多次受伤的人。可到达目的地后,一件令他感到疑惑的事情发生了。

原本应该属于炮兵阵地的位置,丝毫看不到任何新式火炮的踪影,空地上仅仅只是停了十辆缴获自鬼子的九四式卡车。

“钟临,刚刚的炮弹是从你们这里打出去的吗?”

“我怎么一门火炮都没有看到,难道你们已经把新式武器收起来了?”

还未等武器实验研究局的众人回答,旅长就隐约发现了事情的盲点,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卡车并且缓缓向后方移动。

刚刚的炮弹飞过机场上空时还拖着尾焰,很明显跟喷火战斗机发射的火箭弹是一个类型。

这些九四式卡车都被拆掉了车斗,光秃秃的底盘上架设着奇怪的导轨,看起来和战机机翼下的发射装置十分类似。

更何况越是靠近铁架子,硝烟的味道就越重。

作为一名拥有二十五年军龄的老同志,他始终坚信鼻子永远不可能欺骗自己。

猜到正确答案后,旅长试探性地问道:“刚刚的炮弹,应该是火箭炮吧?难道新式火炮是车载武器?”

此时,黄河与副总指挥一行人姗姗来迟,刚刚从机场赶来现场。听到旅长的话后,他发自内心地鼓起了掌。

不得不承认,对方的眼光真心很毒辣,单是凭借着自身经验就分析出了未知武器的类型。

“对,新武器的名字暂定为4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

“卡车底盘上的工字型导轨式定向器就是发射架,它可以在10秒内一次性将十二枚41-7型火箭弹射向敌人。鬼子的九四式太小,如果换了更大的卡车投送量还可以增加。”

“该武器还处在实验阶段,最大射程只有8.5公里,每发火箭弹的威力略小于152毫米榴弹炮。”

从黄河的嘴里听到新武器的真实数据后,在场的大佬们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8.5公里的最大射程在华北绝对够用,毕竟八路军当前的主力火炮M1897型75mm加农炮也就是这个射程,照样把鬼子打的哭爹喊娘。

至于威力就更没得说,只要命中敌人就是物理超度,直接挫骨扬灰施肥一条龙。

其实早在中条山战役前,边区武器实验研究局就有用制造出成品自行火箭炮的能力。毕竟给红日火箭弹配上导轨装上卡车,就形成了自行火箭炮的基本结构。

只不过当时部队里卡车的数量严重不足,有限的运力全部分配到了三大主力中,根本没有余粮来制作新式武器。

干掉第一军后,各级部队在全省内缴获了大量的九四式卡车,已经初步达到了装备自行火箭炮的标准。

虽然本子的卡车质量不如吉斯6,但减少工字型导轨式定向器的数量也勉强能用,全当给后勤部军工区减轻点压力。

看着围在新武器附近转悠的大佬们,黄河清了清嗓子继续介绍道:

“这玩意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高效、便宜且耐造,各级部队的普通炮兵稍加培训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想必大家也看到了,自行火箭炮相比传统的牵引式身管火炮,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到逆天的火力投送能力,单台10秒就可以发射十二发火箭弹。”

“而且它的威力也很大,毕竟不用考虑膛压就可以多装药。”

副总指挥等人虽然不是炮兵出身,但他们要么是上过演武堂,要么就是正经军校毕业,自然是知道黄河说的膛压是怎么一回事。

正常火炮是通过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使得炮弹发射冲向敌人。

哪怕就算是一战前的老式火炮,炮弹在出膛前都要承受巨大的力。

为了保证弹药本身不变形破裂而原地爆炸,制作时就必须用厚重的钢铁包裹住内部的战斗部,从而形成一个坚固且稳定的结构。

这就是为什么炮弹的外壳通常用金属材料制成,就是因为要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极高的压力和温度。

上述的流程,必然使得炮弹皮厚馅小装药量低。

就拿联合舰队的旗舰大和来举例,该战列舰主炮发射的三式高爆弹重达1360公斤,可内部的装药量也就67.5公斤左右。

哪怕是高卢鸡的各口径火炮,也不能违背这个原理。

可火箭弹不一样,由于它在飞行的过程中逐步加速,所承受的力要比炮弹发射时小很多,所以皮薄馅大多装药肯定没问题。

在黄河介绍4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的各项数据时,大佬们也在头脑风暴讨论新武器各种应用的可能性。

其中最为认真的就是师长和旅长,毕竟下一阶段对驻蒙军的战斗,二人可是要直接上前线指挥部队。

现在多了一款很适合在草原使用的装备,他们当然十分上心。思索片刻后,师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在我看来,这个自行火箭炮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我最看重的是它的突然性和机动性,最担心的是精度和后勤压力。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时机,还是要看地形和敌人的阵型。”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新武器都是好东西。”

此话一出,黄河与钟临十分赞同地点了点头。装备是他们二人主导开发的,师长说的那些他们肯定都明白。

炮战嘛,打的就是突然性,讲究的就是以雷霆之势碾碎敌人。

即使是八路军现役的75小姐这种速射炮,每分钟的极限投射量也就是15发左右,和自行火箭炮的火力密度完全没法比。

鬼子现在都被八爷的炮兵炸出了本能,听到炮弹的破空声第一时间就往防空洞里钻。部队每次辛辛苦苦轰上十分钟,但很多时候只有前两分钟能造成直接杀伤。

行动慢的鬼子早就死在了五月份之前,现在剩下的敌人都鬼精鬼精,一个个跟鼹鼠没什么太大区别。

自行火箭炮突出的就是一个快字,我十秒打完一轮你凭什么躲?

至于机动性就更好理解,作为车载武器炮兵可以随时撤退或者转移阵地。

齐射以后油门一踩轮子一转,就能赶在敌军炮火反制之前顺利离开。只要敌人没有制空权,就永远不知道炮兵在哪。

至于师长说的精度,其实还真没那么重要。

4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本来就是大投射量的武器,打不准就增大基数呗。

一台车不准就上十门,十门不行就二十门,火力不足恐惧症什么的完全不存在。

在巨大的数量前,单门武器的精度可以选择性的忽略。谁家火力覆盖,还能微操到下级的每一门炮。

再说了,精度和散步差点才有期待,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因为缘分有意外收获呢。

更何况儿孙自有儿孙福,自行火箭炮的精度在未来会改进,甚至可能发展出制导性。

后勤?那是张万和的事,只能让老张能者多劳了。

现在八路军不缺各种原材料,火箭弹的制作流程也不算特别难,以军工区的实力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

等以后系统解锁运输车辆后,一定可以通过军工厂生产自行火箭炮,到时候也可以帮后勤部分摊压力。

错别字明天再改,我先睡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