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三十二章 沙漠作战?双发战斗机的首航。

「民国的地名不太方便,我就直接用现在的地名了,也方便感兴趣的同志看地图。」

1941年10月11日,武宿机场。

伴随着从远到近的螺旋桨声,二十四架布伦海姆的身影出现在天际。作为八路军的首款双发战斗机,整个编队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几分钟后,随着机场地勤的旗语指引,所有战斗机缓缓地落在了水泥跑道上。

“这飞机是新武器吧。”

“咱们空一师可真阔气,全军的装备就数咱们更新得最快。这次半年的时间,我已经见识到了四种不同的飞机。“

看着驶向停机坪的布伦海姆,地勤小组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叹。

无他,实在是双发战斗机给人的视觉冲击太大。一旁的飓风跟他比起来简直像是小朋友,光是翼展就短了将近六米。

机背上的炮塔更是新鲜玩意,谁也没见过如此威风的战斗机。

“这飞机,应该可以当轰炸机用吧。”

“我刚刚数了数,它机腹的挂架足足有八个。即使挂载最轻的二十公斤航弹,也绝对够鬼子们喝一壶的。”

“除非敌人在轰炸期间躲在坚固的土木掩体或者防炮洞里,不然就算是散兵坑或者战壕内也是一发入魂。”

虽然今天是布伦海姆首次在武宿机场亮相,但空一师的地勤们可是参加了统一且专业的培训课程,对于各种类型的飞机都有一定的了解。

眼前的庞然大物,上了战场绝对又是一个大杀器。

“好东西啊!”

此话一出,附近的同志们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现在八路军内部一致认为,火力这玩意越多越好、越强越好、越持久越好,毕竟谁不喜欢当一个快乐的狗炸逼呢。

闲聊结束,二十四架布伦海姆稳稳地停在了停机坪上。

数十个地勤小组蜂拥而上,他们开始根据飞行员带来的手册检查战机,并且将成箱的子弹和航弹装进弹仓。

于此同时,陆战一团的战士们按照平日里训练的分组,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基地中走了出来。

“王亥队长,这次又要麻烦你带着同志们帮我们护航了。”

“等绥远的仗打完后,咱们拉上老黄去鼎香楼吃顿大餐。一起出了这么多次任务,我还没正式感谢过你呢。”

“这次需要飞多久啊,七路半的位置找到了吗?”

看到护航编队里熟悉的面孔,李大团长立马微笑着跟对方打招呼。

空一师拿到新战机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月,能熟练操纵双发战斗机的只有六位战斗英雄和边境回来的同志们。

本次护航任务,只能由励志完打满全场的劳模亲自带队

看到迎面而来的老李,王亥队长一边从自己的飞行服里掏情报一边回道:

“行啊,你李云龙请客我当然要去,到时候我可得宰你一顿。”

“这次的航程不算太远,三个小时就可以达到目的地。不过咱们得赶紧出发,三十五军的残部行军速度有点快,用不了多久就要再次进入沙漠地段。”

“你们团的同志应该没有在沙漠作战的经验,咱们得争取赶在七路半出平原前找到他。”

听到沙漠二字,李大团长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沙漠这个词天生就跟他没什么关系。当年转移的路上经过了十一个省份,走过草地爬过雪山,唯独没有去过沙漠。

不过老李有一个好老师,给他开小灶的时候提过沙漠作战的注意事项。

在沙漠里行动,是对勇气和意志的考验。

除了后勤以外,最先需要注意的就是防空。

毕竟那里地形平坦,几乎没有什么天然的掩体,一旦被鬼子的陆航盯上后果不堪设想。

陆战一团的防空手段只有中型自行防空车,炮弹打完就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防空力量,毕竟他们的装备列表里连重机枪都没有。

其次就是地形,现如今团里装备了二十四辆空降坦克,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流沙坑或者翻到干涸的河道中。

而且沙子表面酷热,会引起光线的扭曲造成目测失误,到时候就算是王喜奎也不一定能保证自己的命中率。

最后就是医疗,沙漠里有很多毒虫,被咬一下极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而且战士们有很大概率会中暑,到时候战地医疗包里的药都不一定够用。

想到这里,李云龙先是看了看运输机,紧接着便向战士们大喊道:“所有人!检查装备!五分钟以后全体登机!”

听到命令后,所有同志们有条不紊开始出发前的最后一道流程。

于此同时,武宿机场的大门处驶来三辆卡车。似乎是有什么急事,对方在二百米外就开始摁喇叭示意卫兵开门。

好在车上有总部的标识,要不然还真不能顺利地进来。

在众人的注视中,三辆卡车急速驶向停机坪,速度绝对逼近了日式卡车的极限。

“老李!幸好你们还没出发!”

“赶紧让战士们把我准备的秘密武器搬上飞机,这可是我们武器实验研究局花了一整晚的时间赶工出来的。“

“只可惜炮弹有点少,最多就只能打两次齐射。带不回来也不要紧,原地炸掉别让鬼子们发现就行。”

看着黄河充满血丝的眼睛和乱糟糟的头发,李云龙十分感动地拥抱了自己老乡。

“老黄,我代表同志们谢谢你!”

“陆战一团全体战士,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努力!

“行啦,咱们什么关系,婆婆妈妈的话就免了。到了战场上帮我多杀点鬼子,争取给我带回来几把将官刀。”

“哈哈,好!”

······

绥远,BYNE平原边界。

“大哥,我求求你了,赶紧吃点东西吧。”

“再这样下去,别说兰州了,你恐怕都坚持不到SZS。”

“八路军的支援马上就来,他们肯定带了不少药品和食物。现在不是节省的时候,你生病了需要补充营养。”

虽然第八战区没能顶住驻蒙军的全面进攻,但这次七路半可没有抛下陈介山独立跑路。

在沿途老百姓的帮助下,兄弟二人带着第三十五军的残部来到了临河县与SZS之间,部队还需要穿过乌兰布和沙漠才能抵达相对安全位置。

原本他们是想抛下重武器走水路,可关东军的陆航给的压力实在太大。一旦在羊皮筏上被鬼子们发现,大概率会落下个葬身黄河的下场。

无奈之下,七路半只好沿着包兰公路撤退。

这条路线沿黄河修建,是连接甘、宁、绥的干线公路。它北起包头南止兰州,全程足足有一千一百多公里。

从出发到现在,部队的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整整一个军只剩下了一千五百人。

如果友军的支援再不来,第三十五军的残部就算不被鬼子追上,也会死在撤退的途中。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昨晚傍晚,他们不幸被关东军的四架九七式战斗机发现了行踪。

即使七路半躲避的足够及时,但还是被航弹的弹片伤到了大腿。好在没有划到大动脉,但伤势让他整个人十分虚弱。

再加上沙漠里昼夜温差大,导致他从昨天凌晨就开始打摆子。

要不是警卫们捡来牛粪加上一些干草生了火,再在牛粪坑上铺上稻草做了“火炕”,他可能真的抗不过昨晚。

听到八路军三个字后,七路半尽是疲态的眼睛里突然爆发出了一抹精光,紧接着便颤巍巍地接过陈介山递来的饭碗。

“等友军的救援部队入场,你得帮我负责接待。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对方的领头人应该是一个上校团长。”

“人家的军衔的确是比较低,但你必须给我客客气气的!”

没错,李大团长现在可是正儿八经带编制的人。

太原战役结束后,光头除了指名道姓给旅长奖励了两万法币和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外,还顺便给老李记了军功。

陆战一团可是民国第一支空降部队,这种精锐部队的指挥员当然得套套近乎。更何况一个上校的军衔又不怎么值钱,在山城扔块石头都能砸出好几个。

听到大哥虚弱的叮嘱后,陈介山试探性地问道:

“大哥,你看咱们部队以后该怎么办?是留在兰州休养?还是跟八路军一起反攻绥远?”

自家兄弟的言外之意很明显,无非就是以后到底跟谁混。

本次驻蒙军大肆进攻,光头不仅严令禁止八路军北上支援,更是给了一封坚定守住就有办法的电报。

如此举动,彻底寒了战士们的心。

不过七路半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在卫兵的帮助下端起手中的碗边吃边思考。

来到BYNE平原前,第三十五军残部几乎丢掉了全军六成的补给。再加上之前穿越了一片小型沙漠,现在能吃的食物只有豌豆。

如果不是八路军的支援今天就到,他肯定不舍得吃这些救命的干粮。

“先回兰州吧,现在我们根本没有资本跟友军一起反攻。”

“更何况我们要是跟对方混在一起,咱们敬爱的委员长指不定又会整什么幺蛾子出来。”

“当前最好的选择就是先释放善意,把整个绥远地区都给人家让出来。反正驻蒙军已经占领了那里,不会有更坏的结果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话毕,七路半将碗交给警卫。他只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冷,仿佛就像是掉进了一个冰窟窿里。

此情此景,吓得陈介山赶紧赶来随军的医生。

可药品本就是稀缺货,部队不仅打了败仗又丢了不少物资,再厉害的医生没有药也治不了病。

就当陈介山准备派士兵们带着医生就近寻找草药时,远方的天空中突然传来了一阵阵活塞式发动机的响声。

“敌袭!隐蔽!”

“所有人动起来!快!”

“一定不能让敌人看见我们,司令病重经不起折腾!”

听到长官的命令后,第三十五军的战士们立即开始行动。他们先是用早就准备好的稻草盖在马匹和板车上,紧接着便就地隐蔽祈祷敌人不要发现自己。

可就在这时,有眼尖的士兵发现了异常。

天上的飞机,不仅从外观上跟关东军的陆航有明显的区别,机翼下的标识也不是鬼子们常用的药膏旗。

那机徽,看起来像是以红五星为主体,再加上红色金黄色边的两翼。

“长官,那可能是友军的飞机!”

“我是高炮营的,鬼子的各种飞机我都认识!而且对方身后还有二十多架运输机,有很大可能是八路军给咱们准备的物资!”

士兵的话让陈介山下定了决心,现如今自己的大哥已经危在旦夕,再不赌一把他下半辈子一定会活在悔恨中。

“警卫连!点火!”

“把信号弹打出去!101师的弟兄们,把剩下的信号弹都打出去给天上的飞机指引目标!”

“成败在此一举!”

事实证明,陈介山赌对了。

平原地区的视野相对比较宽广,王亥队长和常校长很快便看到了地上的火光与陆续升空的信号弹。

片刻后,一架架哈米尔卡脱钩。

二十多架滑翔机带着陆战一团的战士们,无声地向第三十五军的东北方飞去。

等到滑翔机落地,剩下的战士们从空中霸主的机腹中一跃而下,一朵朵洁白的伞盖充斥着整片天空。

稍作盘旋,军用运输机在布伦海姆的护送下掉头返程。

······

先落地的依旧是机降部队。

由于第三十五军没有跟陆战一团合作的经验,张大彪在选择降落地点只能尽量离远一些避免误伤。

跟以往不同的是,战士们出舱后并没有急着把蝉式坦克搬出来,而是在保持警戒的同时先扛食物和药品。

降落前空一师用专业的设备对方圆几十公里进行了侦查,并没有发现敌人的踪影,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展开部队。

本次任务以救援为主,考虑到七路半的残军已经被追击了数天,陆战一团决定先帮对方治疗伤员并且提供食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