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八十三章 八路军自己的38T

“啊!”

仅仅只是瞥了一眼文件夹封面,老崔的心跳速度便骤然加快了几分。

今天的太原之旅实在太过神奇,短短几个小时的经历甚至要比过去的两年还要精采。眼前这座古老的县城,在他心里已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仿佛,全世界的尖端科技都汇聚于此。

片刻后,这位名字特别长的陆军将领深吸一口气,紧接着试探性地向盟友们询问道:

“雷,雷达站吗?”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英国人最先运用在战争中的科技。你黄河可真是神通广大啊,科研和社交一把抓。”

“对了,这项技术有授权吗?”

不列颠空战时期,老崔还没有被上级派到民国工作。

作为一名消息灵通的高级军官兼外交官,他自然是知道这项挫败了海狮计划,并且帮助带英稳住本土的高科技。

其实北边也有相对应的工程项目,只不过因为技术的原因进展比较缓慢,仅仅只是研制出了小范围的预警雷达。

由于无线电发射频率有限,这种半吊子的雷达几乎没有什么发挥空间,监测的效果甚至还不如中型侦察机。

正是因为了解过研发的难度,所以老崔才会认为八路军的雷达技术来自带英,毕竟黄河擅长的领域是应用数学和空气动力学。

看着一惊一乍的盟友,黄某人摆了摆手示意对方稍安勿躁,随后便胸有成竹地说道:

“生产许可?授权?你为什么觉得我需要那种东西?”

“英国佬的水平也就一般,真想学技术还得来太原。你看看那两位跟你同行而来的工程师,他们现在都没踏出机场一步呢。”

“这款雷达,是我们八路军自主开发的产品。从现有的测试结果来看,它的侦测范围比带英那款大了五成,而且准确度和灵敏度绝对遥遥领先。”

二战前中期,各国的无线电侦测技术还很稚嫩,其本质就是利用脉冲波遇到金属物体会反射的原理。

当某片区域出现信号反馈时,雷达站的技术人员只需计算发射和反射的时间差,便可得出己方与目标之间的大致距离。

这种监测手段的效果极其简单粗暴,具有情报优势的一方往往可以将敌人打个措手不及,最终以较小的损失取得胜利。

己方开了全图,而敌方的前进路线上全是战争迷雾,如此一来胜率怎能不高。

趁着老毛子还未回神之际,黄河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这项技术呢,我个人认为对现阶段的北边十分有用。”

“从双方的硬实力来看,红星跟铁十字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你们能在部分重点地区部署雷达站,那一定可以减少部队的损失。”

“要是运用得当,甚至有机会创造出以多打少的空战。”

话毕,黄河抽空打开了脑海中的系统,将注意力集中在唤醒勇虎的科研槽上。

「无线电侦测:雷达,或者说是无线电测距手段,是利用无线电波侦测物体的顶尖科技。此研究高度机密,将给部队的战斗力带来显著提升。

研究所需时间:70天

效果:允许系统内民用工厂生产一级雷达站相关配件,并且提供相对应的资料。」

之所以用唤醒勇虎的科研槽解锁这项科技,是因为黄河打算在处理掉驻蒙军和华北方面军的直属部队后,将八路军的通讯网络向外延伸。

别看这玩意在系统中被判定为一级,但它的实际搜索半径可一点也不小。

正常情况下,初级雷达站可以轻松侦测到三百公里内的敌机,并且确定对方的数量、高度、以及与站点之间的距离。

一旦敌人出现,那么上述的信息会在第一时间传到太原。

总部的作战指挥室,会分配最近的战斗编队出击迎敌,力求在省外的无人区拦住敌机。

这就意味着,只要在河北和察哈尔一带部署足量的雷达站,己方区域内就再无被日军陆航偷袭的风险。

毕竟以一式战隼和二式战钟馗的时速来算,三百公里的距离足够他们飞半个多小时。

如此充裕的准备时间,八路军空军绝对可以提前抵达拦截空域。

当然了,要是未来有机会的话,各个沿海城市也需要布置雷达站。

高等级的侦测雷达功能更齐全,它们不仅可以帮助获取情报,还能增加对敌方海军舰队的监测。

将盘踞在山东一带的日军推下海后,本子大本营必然不会轻易放弃如此重要的战略区域。面对马鹿和马粪的合体进攻,陆基飞机加雷达才是明智的选择。

正当黄河畅享未来时,回过神的老崔突然出声询问:

“黄,你们八路军是不是已经建好了雷达站,一会可以带我看看吗?”

此话一出,黄某人顿时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一级雷达站,在当前时代的的确确是最顶尖的科技产物。但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就是高达九十多米的体型。

搭建如此硕大的地区性建筑,对于现在的八路军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嘿嘿,成品还得等一段时间。同志们第一次接触新科技,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摸索。”

“反正你回国前还得来一趟太原,毕竟咱们还得商讨租借法案的细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到时候再看也不迟。”

“.”

······

经过长达二十分钟的路程,黄河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本次观摩的终点站:陆战一团驻地。

吉普车刚一驶入大门,位于后座的老崔便发现了异常。

这里的士兵,不仅没有穿最常见的灰色军装。而且每个人的气势,看起来都要比八路军总部的警卫强。

“嘿嘿,副总参谋、老黄,你们可算是来了!”

“这位就是咱们的盟友吧,欢迎崔同志来我们陆战一团参观。”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三人刚一下车就听到了李云龙魔性的笑声。

今天的老李依旧是一身草绿的军装,配合上不知道从哪搞来的墨镜和玉米芯烟斗,那气势别提有多足。

“李云龙,咱们时间有限,直接带路参观吧。”

副总参谋发话,俊后生自然不敢有什么异议。他先是看了看手上的腕表,紧接着便对一旁等待的通讯兵下令道:

“通知一营长,客人已就位!”

“是!”

事到如今,老崔已经猜到了压轴好戏的内容。

在山城时,他就听说八路军内部有一支训练有素且战斗力强大的空降部队。据说因为这件事,某位光头足足一个星期没睡好觉。

毕竟“盟友”突然多了一支天兵,他怎么不可能不心慌。

五分钟后,三架涂有红五星机徽的空中霸主闪亮登场,每一架的后方还拖拽着一架哈米尔卡滑翔机。

待运输机飞临陆战一团驻地上空时,原本乐呵呵的老崔顿时变得目瞪口呆,表情比带英的工程师还要精彩。

无他,实在是太大了!

“苏卡!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运输机!还是四台发动机的重型运输机!”

“我之前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飞机,它难道是你们八路军自主研发的产物?天啊,你们的科技树也太歪了吧?”

大吵大叫的盟友,让黄河无奈地扣了扣耳朵。

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北边还在用重型轰炸机运输空降兵。

跟老旧的TB-3相比,空中霸主的在各项属性上都遥遥领先,速度、航程和载重更是老爷机的一倍有余。

“老崔,淡定点。”

“你眼前的运输机和滑翔机,包括送你来太原的运1,都会包含在之后的租借法案中。”

“虽然这种大型四发运输机的生产周期很长,但一百架对我们八路军来说还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此话一出,老崔的脸上立马乐开了花。

盟友越强援助越爽,这是他对本次太原之旅最精辟的总结。

就在二人交谈之际,哈米尔卡滑翔机先行脱钩,无声地朝着训练场地的东北角飞去。

等滑翔机平稳落地,运输机里的战士们从机腹处一跃而下,一朵朵洁白的伞盖缓缓地从天而降。

机降部队落地后,一部分战士们按照预定的安排立即出舱警戒,另一部分开始搬运机舱内的空降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加演练的蝉式有三种形态。

第一种自然是坦克形态,它是战斗机动连的基石。第二种是搭载了37毫米防空炮的中防空,它的存在提高了陆战一团的生存性。

第三种更是重量级,这辆蝉式被黄河亲自操刀改成了空降牵引车,它的身后拖拽着一门M1897式75mm野战炮。

待所有部队集结完毕,黄某人拍了拍老毛子的肩膀说道:

“你不会真的以为,最后的压轴好戏只是普通的空降部队吧。”

“四发重型运输机和滑翔机的确是好东西,但空降装甲部队才是你们北边最中意的菜。怎么样,喜欢我给你准备的惊喜吗?”

闻言,老崔一改之前的麻木,目不转睛地看着在前方演习的陆战一团。

众所周知,无论是哪个时期的老毛子,都有用伞兵填线的狂野习惯。北边空降部队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不如丑国的四等人。

远的不提就只说二战,在一年以后的第聂伯河战役中,两个旅的伞兵为了切断德三的后路直接空降骑脸。

现如今一套成熟且充满想象力的空降装备出现在老崔面前,他怎么能不心动。

“黄,你们陆战一团的坦克,让我想起了捷克斯洛伐克的38T。它的改装潜力肉眼可见,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可以亲自尝试驾驶它。”(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