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九十九章 光棱塔!启动!

代县,晋察冀军区指挥部。

“嗯,阵地布置得很不错嘛。再加上我们带来的特殊部队,这里就算是一个毫无弱点的防御体系。”

“老聂、LYL,咱们回去吧。现在任务明确,拿下驻蒙军的骑兵集团只是时间问题,完全没有必要替杨司令担心。”

“更何况,我看这里也没有准备夜宵。”

对于林中猛虎来说,本次会战他最担心的就是左翼战场。

虽然进攻代县的骑兵集团与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在兵力和火力上完全处于下风。但敌人可是有战车联队这种底牌,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一旦鬼子们发起夜袭,那些九五式轻坦和九七式中坦,就会成为影响战局的未知变量。

近战、夜战的确是我军光荣的传统,也是战士们压箱底的技能。

不过对于现如今的八路军来说,夜晚作战反倒会削弱己方的火力优势,更何况敌人还有不少的装甲车和坦克。

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也是为了减少部队的损失,林中猛虎等到部队在正面战场和右翼战场取得绝对优势后,便带着秘密武器连夜赶到了左翼指挥部。

没错!

这支前来支援的杀手锏,正是总部在太原战役结束后成立的探照灯121团。

弱者抱怨环境,强者则改变环境。既然夜晚作战有风险,那么就把黑夜变成白天。

自家师长发表完视察阵地的感想后,103紧跟着强调道:

“现在的日军,跟全面抗战刚开始前的不一样。尤其是在第一军战败后,华北方面军的鬼子们也开始注重夜战的训练。”

“今天晚上,西原一策这个老狐狸大概率会把所有筹码压上,跟咱们一把定输赢。”

“你们纵队,一定要跟421团和空一、二师好好配合。争取在天亮之前,一鼓作气彻底摧毁掉敌人的主力。”

在1937年的时候,林中猛虎在自己的日记里专门写道:夜战中敌之飞机、大炮、坦克、骑兵几全无作用,敌官兵均无夜战经验,故我军应极力利用夜战歼灭敌人。

有月光之夜可进行大规模之夜战,有星火之夜可进行小规模之夜战,在黑夜可进行扰敌之夜战。

更须将夜间作战与日间作战互相配合,日间须扩张夜战之成果。

不过随着八路军的装备越来越好,双方的战斗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鬼子们在万般无奈下不得不开始提倡夜战。

以教授斩劈、刺杀、格斗见长的陆军户山学校,甚至还专门编写了《步兵夜间教育》这种较为专业的操典。

毕竟是跟生存挂钩的事情,就算鬼子陆军高层再怎么自大也得做出改变。

闻言,杨司令面色严肃地点了点头。

之前在聚乐堡一役,他和103共同遭遇了几乎师团级别的大规模夜袭。敌人那些虚实结合、包抄奇袭和分兵跃进的战术,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放心吧,今天晚上的舞台就交给友军了,我们纵队会认真地做一回辅助。”

“三位等我的好消息,明天一早就是驻蒙军骑兵集团的覆灭之日。至于左翼的战斗,我有信心在一周内彻底结束。”

说到这里,杨司令顿了顿,紧接着便叫来一旁待命的警卫员吩咐道:“跑步通知伙房,赶紧去下三碗刀削面,让首长们吃了夜宵再回去。”

“哈哈,好!”

在一阵欢声笑语中,四人在警卫员的陪同下一起移步炊事班。

······

二十分钟后,左翼战场前沿阵地。

“亲娘啊,这东西也太粗了,上面还全是洋码子。”

“同志,你们就是总部派来的支援部队吧,欢迎欢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千万不要不好意思。”

“这些是什么东西啊,方便透露一下吗?”

看到数十辆卡车带着前所未见的机械前来支援,负责第一道防线的王团长先是交待团副接替自己的岗位,紧接着便带着政委和警卫排过去帮忙卸货。

虽然当前的八路军很重视基层士兵的文化和教育,但外语对于绝大多数的同志们来说还是超纲的存在。

陌生的“武器”,让所有帮忙的战士们都很好奇。

“你说这个啊,它是一台直流发电机,有着九千瓦的功率。我们团长说了,这玩意是带英劳斯莱斯公司的原装货,整个民国就这么几十台。”

“至于旁边的粗筒子,是九十厘米的探照灯,也是师长给本次作战准备的秘密武器。”

此话一出,阵地上的战士们皆是啧啧称奇。

毕竟今天是探照灯部队第一次亮相,谁也不知道也没见过这些新鲜的武器。

众所周知,英俊战士是一款夜间多用途战斗机。在设计时,工程师考虑到了多种作战环境,这其中就包含了近海反潜。

作为唤醒勇虎提供的升级版,黄河用系统内军工厂生产出的英俊战士,跟蝉式坦克一样自带选装配件。

只不过这回不是小约翰适配器,而是类似于利式的先进探照灯。

这种装备的极限射程足足有6096米,不管是机载反潜还是拆下来防空都是不二之选。

其实二战时期的带英,在探照灯部队方面的发展绝对能排到世界前三,他们在1935年便开始了探照灯装备现代化改进计划。

不列颠空战时期,更是有多个探照灯团直接参与战斗。在苏伊士运河与直布罗陀,也有专门折磨邓尼茨狼群的部队。

甚至在战争的中后期,带英还生产出了堪称二战版光棱坦克的CDL运河防御之光,只不过特种坦克没什么机会上正面战场。

这些九十厘米的探照灯,还被加装了手动百叶按在战舰上当信号灯用,可以远距离跟舰队里的其他船通讯。

在原本的时间线中,TG自家的探照灯部队要等到九年后。

在半岛的反侵略战争中,三个团一共照中敌机1100多架次。配合空军和高炮部队,击伤敌机50多架,更是有4次逆天的击落记录。

现如今在黄河的主导下,八路军在1941年便成立了探照灯部队。

原本啊,他是想单独生产些辅助型武器,帮助驻扎在山西各个县城的高炮部队防空。

毕竟当时华北方面军的陆航为了掩护进攻大同的三个师团,发起了不分昼夜的自杀式攻击,化整为零只为牵制自家空军。

有了探照灯,夜晚高炮部队多多少少能保持些准头。

可哪想空一师的同志们如此给力,仅仅花了几天的时间便解决了敌人。他这些探照灯还没形成战斗力,便没有了用武之地。

本次战役,林中猛虎为了防止骑兵集团的装甲夜袭,就直接将这支特殊的部队拉到了前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半个小时后,94台探照灯全部布置完毕。它们被均匀地分布在第一道防线上,用以确保可以无死角地照亮敌人的身影。

每个探照灯会配置三名战士,其中两个负责管理发电机,另一个则是操作探照灯。

需要更大电量或者减少电量时,后者会通过灯上的摩尔斯装置告知发电机操作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用便携式通讯器喊话。

“同志,你说鬼子们今晚真的会来吗?”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还是第一次上战场,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紧张。”

总部的探照灯部队,团营级的领导全部是从正在抗大学习的干部中选任。

主要的号测手,平均更是有着高小的学历,其中有一部分更是前段时间从西北联大跑来加入部队的大学生。

全体成员的学历之高,甚至丝毫不弱于空军。之所以要如此大动干戈,自然是为了以后的雷达部队做准备。

听到小同志的话,那位明显是老兵的战士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我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表现得还不如现在的你呢。那时候人均一杆枪都分不到,子弹更是少得可怜。”

“再看看鬼子,要枪有枪要炮有炮,可真的是富得流油。”

很显然,老同志的故事很吸引人,甚至就连操作发电机的二人也把目光投了过来。

这三人是刚入伍的工学院大学生,对于保家卫国的战争,他们既憧憬又带着几分害怕。

“那,同志是怎么调整心态的?我记得咱们晋察冀军区早期的日子,绝对可以用艰苦两个字来形容。”

“难道你就不害怕吗?”

闻言,老战士摸了摸自己入冬时领到的新棉衣,随即洒脱地回答道:

“怕,其实每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都会怕。上了战场,怕有个三长两短,对不起还在家里等我的妻子和孩子。”

“可是,不上战场,就对不起八路军这三个字,也对不起父老乡亲们的信任。你还真别说,穿上这身衣服,还真就没那么怕了。”

“一会打起来,你们几个一定要听话,我一定会带着你们活着回家。咱们的上级都交代了,人比装备重要,该撤退的时候千万不要犹豫。”(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