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六十五章 新装备,41式重型舟桥

河西岸七公里处,装甲二团临时指挥部。

对于包括八路军在内的任何一支军队来说,河流湖泊均是天然的障碍。

这些特殊地形不仅限制了部队的机动性,还割裂了战斗队形,并在指挥、协同、通信联络和后勤补给等环节制造了诸多困难。

若想在敌人严密设防的战场强行渡河,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哪里开始与何时执行。

“关于接下来的行动,你们工兵连和侦查连对水文情况勘察清楚了吗?现在的水深、流速,是否符合搭建重型浮桥的标准?”

“对了,别忘了预备方案,各种突发状况也得考虑进去。”

无论是确定渡河地点还是时机,都离不开对水文、地形以及敌人部署细节的缜密侦察。

听到自家团长的询问后,侦查连连长和工兵连连长默契地对视一眼。随后前者从包里掏出手绘地图与航拍照片,先一步起身开始汇报工作。

“诸位请看,这是我们侦查连经过半个小时秘密考察,从而做出的最终选择。”

“此处河面较窄、河水较浅、流速较缓,河岸弯向咱们且敌岸天然障碍物较少,十分便于部队强渡上岸,并利于向纵深方向机动。”

“惟一的问题是,这里固然容易渡河,但大概率也是敌人重点防御的方向。”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侦查连连长给出的方案,是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出的最佳选择。

为了搞清楚作战区域的具体情况,他不仅亲自带队走访了附近村庄的老百姓,还通过空军得悉了对岸敌人的兵力规模和阵地位置。

闻言,刘团长和田参谋长接过地图和航拍照片。二人再三确认后,皆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那就从你们选的位置开始渡河。不用担心对岸的鬼子守军,团里的炮兵支援连和空军的同志们会处理敌人。”

“待行动开始,炮兵会优先集中火力,压制敌人的防御工事。”

“空二师的近距离支援机,更是会点对点地处理高威胁目标。”

随着大量一手资料的掌握,从哪渡河的问题得以解决。选定具体的渡河点后,刘团长开始考虑何时开始行动。

思索一会儿,他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工兵连连长。

“浮桥准备好了吗,行动开始后,你们需要多久时间可以搭建好过河的桥梁。”

想要顺利过河,工具的选择同样很重要。

以前的八路军没有制式渡河器材,只能搭建简易浮桥或者干脆泛舟而过。极个别情况下,就算只有羊皮筏子也得硬着头皮上。

不过在第二次太原战役后,部队终于有了全新的工兵装备:41式舟桥,也称为GZQ010重型舟桥。

这套装置,由武器实验研究局和边区军工局携手联合研发,总设计师自然是无处不在的黄河黄局长。

至此之后,渡河作战再也不是部队的短板。

听到自家指挥员的询问,工兵连连长立马起立,紧接着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根据计算,我们连需要一个小时的施工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同志们会在河面上搭建出一座最大承重为30吨的浮桥。”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不约而同地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也许跟后世PLA的十四分钟320米和二十六分钟1000米等夸张成绩相比,一个小时的施工效率的确堪称龟速。

可现在才1942年啊,就算是换德三和老毛子等陆战强国来,同等条件下他们也很难做到更好。

“好,那咱们就在四十分钟后开始行动,各自回去做准备吧。”

“此战,我们必胜!散会!”

······

四十分钟后,河西岸的阵地,十几门不同口径的火炮同时开火。

得益于射程优势,装甲二团的炮兵支援连丝毫不担心自身的安全问题,所有炮组都在全力输出。

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天际,鬼子守军自认为十分隐蔽的火力点,均是简单粗暴地被铺天盖地的炮击所摧毁。

“大尉阁下,八路军突然对咱们的阵地发起了进攻!这一定是他们即将渡河的征兆!”

“那些该死的轰炸机肯定还会出现,河防工事坚持不了太久。现在的情况十万火急,您赶快联系长岛少佐吧!”

眼瞅着一名通讯兵连滚带爬地跑进指挥部,鬼子中队长长杉徳男顿时慌了神。

那可是装甲部队和空军的联合进攻啊,仅凭己方一个中队和数百皇协军的兵力,真打起来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面对汹涌的攻势,那些仅存的火力点变得畏畏缩缩,不停地更换自己的位置,完全不敢在同一个地方停太久。

可即使如此,九二式重机枪和掷弹筒的数量仍然越打越少,接二连三地被八路军点名炮决。

片刻后,老鬼子深吸一口气,果断下令道:

“让第一小队和第二小队带着皇协军立即进入前线阵地,其余部队做好接替的准备。”

“所有炮兵,包括步兵所属的掷弹筒全部停火,等敌人的工兵露头再开始还击,一定要优先炸掉八路军的浮桥!”

听到炮兵二字,通讯兵的脸色一变再变,几乎是把畏惧和惊恐写在了脸上。

秉着早死早超生的想法,他索性一咬牙一跺脚,用豁出去的语气回答道:

“报告中队长,咱们的火力点已经被摧毁了九成。敌人的火炮,早在第一波进攻中便精确打击了我方高地。”

“武士们,快要顶不住了!”

闻言,长杉徳男一愣。仔细一听,耳边果然只有河对岸的炮击声。

“顶不住也要顶,丢了沿河阵地我们全得死。告诉前线,后方的支援马上就位。只要再坚持十五分钟,第一波增援就能抵达现场!”

“嗨!”

在摧毁日军大部分河防工事后,装甲二团的工兵连果断开始行动。

与此同时,炮兵们一改攻势,在预定的渡口释放了大量烟雾,为本次渡河的行动提供了视觉上的掩护。

借助着烟雾,同志们将一艘艘浮舟推到河边。它们一部分被用于搭建浮桥,一部分供突击队过河使用。

41式舟桥采用的浮舟,由1.5毫米厚的钢板焊接而成。在尚未组装的情况下,装备分为首舟和尾舟两个部件。

前者的自重950公斤,最大载重6100公斤。

后者由于多了网格状框架、手摇起重机、舷外操舟机等功能组件的原因,重量比首舟多了100公斤,但自身载重同样也有所提升。

当二者组装成功,并且单独渡河使用时,最多可以承载五十名战士或一门2.5吨重的榴弹炮。

得益于武器实验研究局的技术支持,该浮舟在保持最大载重的情况下,还能以每小时18~22公里的速度快速前进。

如此运力和速度,就算是在国际上也足以名列前茅,就这还没算上由八名工兵组成的划桨小队。

很快,突击队在炮火以及空中掩护下,成功强渡过河。战士们迅速开辟并且稳固登陆场,为后续大部队进攻夯实了基础。

预备队则是紧随突击队过河,上岸后迅速向敌纵深和侧翼发起进攻。

“工兵连!你们继续搭建浮桥!其他人,立刻利用敌人留下来的工事,把他们改造成我方的滩头阵地!时刻留意鬼子的反击和炮击!”

······

河岸东侧,日军第三步兵大队。

当一条条噩耗传至自己的指挥部时,长岛龙也如同霜打的茄子一样,整个人失魂般地瘫坐在矮小的椅子上。

老鬼子预想过敌人的硬实力会很强,但万万没想到对方的战前准备居然如此充分,就连舟桥这种装备都出现在了战场上。

天地良心啊,之前八路军过个太原护城河都费劲。

哪曾想才仅仅一年的时间,人家竟然又补齐了一块短板。

迷茫之际,长岛龙也一时之间忍不住开始喃喃自语:“凭什么啊,为什么我要成为首个直面敌人新装备的人。”

“我就说嘛,三千人根本守不住一条二十多公里的河流。”

眼见自家指挥官状态低迷,即将丧失斗志。参谋土谷信弘顿时坐不住了,随后出言安慰道:

“少佐阁下,我们并非全无机会。只要第二中队能顺利发起突袭,用刺雷和炸药包摧毁八路军的坦克与装甲车,那谁输谁赢就另当别论。”

“毕竟论步兵的精锐程度,我们汏日本弟国不畏惧任何人。”

似乎是想到了自己之前安排的伏笔,长岛龙也重新打起了精神。可好景不长,通讯兵送来的战报再次将其踹进了谷底。

“报!第二中队正面遭遇了敌军的坦克,现已全体玉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