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二十八章 法新社:帝国的黎明

1942年8月17日,就在阿丑和本子于瓜岛及周遭海域激情肉搏的日子里,高平河广。

“老胡,顾问团那边有消息了吗?盟友们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动身?这眼瞅着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真是能把人急死!”

“哎,早知道扩军的事情就应该先缓一缓。以咱们越盟现在的家底,根本供养不起三个师的日常消耗。步子迈得太大,果然容易扯着蛋。”

“实在不行,你就再去问问欧内斯特吧。法国人那边肯定有余粮,大家现在都是一个阵营的战友,对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咱们出事。”

简陋茅草屋内,未来的红色拿破仑手持后勤部门送来的账目总结,每翻一页脸上的愁容便会多上几分。

自日军正式入侵中南半岛,鬼子们便毫不犹豫地全境推行统制经济和义务售粮的剥削政策,使得当地老百姓手中几乎没有余粮。

尤其是大米,现阶段更是变得无比紧俏。

除此之外,维希法鸡也不怎么做人。为了早日驱逐日本人,重获殖民地的统治权,他们可没少征收粮食暗中搞事。

这就导致越盟筹集的粮食不足以供给部队,哪怕304、308、312三个主力师都是陈大雷版。

如果顾问团一个月内再不来,他们指不定真得饿解散。

看着唉声叹气的文哥,老胡一时之间也很头疼。他的要饭功底再怎么深厚,也不可能一次性要来上万人的长期补给啊。

而且不解决军中干部盲目乐观、野蛮扩张的问题,有多少粮食都不够底下的人嚯嚯。

“哎,再坚持坚持吧。我听说陆战一旅的李旅长前些日子刚刚夺回琼崖,估计稳定局势外加建立大后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些多年的艰苦日子咱们都挺过来了,没理由倒在黎明前的黑暗。”

“告诉同志们,八路军来了,印支就太平了。八路军来了,青天就有了。”

闻言,文哥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虽然他刚刚一直在抱怨,但自家盟友的信用向来是冠绝全亚洲,绝对不会像某个光头一样乱给空头支票。

念头通达后,胡、武迅速调整好各自的心态,准备继续讨论下半年的建军计划。

就当二人刚刚拿起纸和笔时,屋外突然传来了皮靴踩在土路上的脚步声。与此同时,一阵地道的老巴黎法语爽朗响起。

“胡,好消息!”

“我刚刚收到了来自西非的电报,咱们可靠的盟友在半个小时前,从琼崖三亚湾军用机场正式出发啦!”

“根据情报所示,首批顾问由原772团团长程上校率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将于今天中午12点前后抵达高平。”

此话一出,老胡和文哥瞬间来了精神,就连脸上的疲惫和苦闷都被一扫而空。

救星终于来了!

不过在高兴之余,前者还不忘在第一时间召来通讯兵,向其反复叮嘱上个月才确定的接待规范。

“告诉所有中、高层干部,我知道他们是知识分子,也知道他们平日里看不起泥腿子出身的基层战士。”

“但是在盟友的顾问团面前,所有人必须给我收起那股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难道机会主义和享乐主义,可以帮我们赶走侵略者?可以让我们翻身做主人?小资生活和阶级革命,从今天起就只能选一个!”

此时的越盟,其本质上还只是一个救亡图存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组织,它的人员构成完全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

如果一切按照正常的时间线发展,现在这些共同战斗且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人,未来极有可能在战场上刀剑相向。

很明显,老胡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也是他反复叮嘱同僚们的主要原因。

待通讯兵离开大帐后,前来传递消息的法国陆军中校欧内斯特·莱蒙尼尔,露出了饶有兴致的表情。

虽然自由法国和越盟早已在一年前暗中结盟,但他一直看不起这群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兵游勇。

不过上述的刻板印象,在今天见面后隐约有了松动的迹象,毕竟对方力求改革的决心还真有几分正规军的即视感。

“胡,我该走了。维系和日本人那边盯得紧,我没办法长时间离开军营。”

“接待盟友的事情你们可得上点心,人家不远万里来支援中南半岛,可千万不能让程上校丁团长一行人受委屈。”

“对了,这几位是阿尔及利亚法非新闻社的记者。他们会全程记录三方会晤的重要时刻,给未来的反攻宣传收集够份量的素材。”

当前的法属印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真是乱成了一锅粥。

在看似兄友弟恭的平静下,暗中投靠自由法国的部队正在积蓄力量等待反击。隶属于维希法鸡的陆、海两军则是骑墙派,在风中左右摇摆。

至于日本人?

本子们还真是什么也不知道,准确的说是根本不屑于管理。毕竟当地的欧洲人连小弟暹罗都打不过,一群土鸡瓦狗而已,就算有不臣之心也可以翻手镇压。

要不是因为整体战线太长,陆军没有足够的力量取代维希的统治,鬼子们甚至不会让法国人留在中南半岛。

听到维希和日本两个敌人的名字后,老胡和文哥的脸色一变再变。二人先是对视一眼,紧接着便亲自送客。

“欧内斯特,你放心吧,我们越盟一定会做好接待工作。”

“如果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或者是战前部署需要你们配合,那咱们就通过秘密渠道保持联系。路上小心,千万要注意安全。”

“好,保重!”

······

三个小时后,高平空域。

编号020的空中霸主运输机里,程世发和丁伟并排坐在机舱中段。看着面色发白的老战友,老丁乐和和地打趣道:

“我说程瞎子,咱们都训练了好几个月,你小子怎么还是恐高啊。在这点上,你是真不如刘参谋长,人家晕机还能跳伞呢。”

“落地前你可得调整好,咱们可都是刀枪里滚出来的人,千万别丢份,精神点!”

虽然老毛子和阿丑向自由法国开放了整条伊朗航线的使用权,但为了不受制于人,同志们最终还是得来中南半岛开辟新航线。

没办法,不拿下东南亚一带的鬼子,土伦舰队怎么穿越马六甲海峡。

总不能让所有水面舰艇一路向西,走直布罗陀经过大西洋黑暗海沟,再穿过巴拿马运河横渡太平洋吧。

这样的确可以抵达北海舰队的锚地,但中途需要路过意面、德三和本子的作战区,还要在阿丑和带英的眼皮子底下远洋。

咱先不提这趟旅程需要消耗多少油料,光是沿途虎视眈眈的主要参战国就够渗人。

所以东南亚-西非这条航线,边区和自由法国势在必得。

听到老战友的调侃,程世发不动声色地紧了紧胸前的安全带。几次深呼吸后,他强行打起精神说道:

“放心吧,我现在不仅代表着咱们八路军,更代表着四万万个中国人。”

“对了,等一会落地,咱们尽量冷着脸。我听黄局长说,中南半岛这边有不少法国记者,好像叫什么哈瓦斯通讯社。”

哈瓦斯通讯社,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所,也是整个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通讯社。

德三占领巴黎后,这个传媒机构被迫分裂成了两个部分。前者被德军接管,成了小胡子的宣传机器。

后者虽流落海外,但始终奋斗在反法西斯的一线。所谓的阿尔及利亚法非新闻社,正是他们的马甲之一。

当然了,也许“哈瓦斯通讯社”大家听起来还有些陌生。但该机构重组后的名字,绝对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

没错!它就是暗黑滤镜的大成者,PLA的“御用摄影师”:法新社!

就在程、丁二人闲聊之际,整个空中霸主运输机编队在空一师的护送下,已然抵达了位于高平南部的大型野战机场。

该机场由法国人选址、设计,越盟出人出力按图修建。

在1942年8月这个时间点,也只有两个本土势力通力协作,才能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偷偷搞出如此之大的军用机场。

“嘭。”

伴随着起落架和土质跑道接触的摩擦声,020号运输机率先降落并且开始滑行。

重返地表后,程瞎子急促的呼吸明显放缓,脸色肉眼可见地红润了不少。他掩饰性地整理自己的新军装,不过略微颤抖的双手还是透出了心中的紧张。

相比之下,丁伟的表现就要好很多。

似乎是看出了老战友的压力,他默默地帮成瞎子调整了头盔的角度,紧接着又在对方的肩头上重重拍了两下。

“走吧,别让越盟的同志们等急了。你可是咱们首批顾问团里军衔最高的人,拿出你战场杀敌的气势来!”

“好!”

待空中霸主运输机稳稳停在机库门口,二人一前一后走向机尾处的舱门。

拉开门的瞬间,前来迎接的越盟高层们先是一愣,紧接着所有人在老胡和文哥的带领下开始鼓掌,现场甚至还有人唱起了法语版的国际歌。

见状,程世发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此时的他,就宛如东方升起的红日般耀眼。

“同志们辛苦啦!”

“接下来的战争,由我们八路军带领大家走向胜利!”

话毕,现场的掌声欢呼声更上一层楼,就连后方活塞式发动机的声音都隐约被压了一头。

就当程瞎子和丁伟准备正式踏足中南半岛的土地时,迎接的人群中突然冲出来十几名扛着各种拍摄机器的记者。

这些人的表情夸张无比,就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哇!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最新款的亚德里安盔!这是什么!难道是传说中的Mas-44半自动步枪?到底谁才是法国人啊,这里简直就是1940年的巴黎!”

如此浮夸的表现,真不怪阿尔及利亚法非新闻社的记者们没见过世面,主要是因为他们太久没见过自家的全套军装了。

本土的维希,因为自身傀儡国的性质,陆军被迫混穿德国人的衣服,任谁看都会觉得不伦不类。

非洲的自由也没好多少,由于物资补给受限于带英和阿丑,他们只能有什么穿什么,最多也就是凭借洛林十字旗分辨部队归属。

你再看看眼前的顾问团。

这清一色的棕黄色m1938型野战服、m1917型天然皮革短靴和m1936型亚德里安盔,法国正统果然在民国啊。

“咔嚓、咔嚓。”

感慨过后,记者们疯狂抓拍,各种角度的照片和视频层出不穷。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主编级的中年人更是直接趴在地上,迎着程、丁二人撇过来的眼神拍个不停。

这种违反视觉习惯的构图,使得照片里的两位团长更具冲击力,让人情不自禁产生了一种泰山压顶般的压迫感,仅仅只是看一眼就会心生畏惧。

只能说,不愧是法新社的前身,这艺术天赋一般人根本比不了。

但凡给现场配上DJ版《VO HU VO HU》,那不妥妥就是帝国的黎明1942年版嘛。

看着眼前陷入癫狂的法国记者们,程世发小心翼翼地动了动自己僵硬的脸。随后,他的头微微偏向老战友,学着黄河的语气吐槽道:

“这种夸张的拍照手法,大概是跪在地上拍德国人练出来的技能吧。但凡他们晚投降几天,都拍不出如此离谱的感觉。”

“还好我刚刚一直冷着脸,要不然还真得露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