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五十四章 一公里220门大炮是不够的,最少需要280门

当炮兵战士听到203毫米这个关键数字的瞬间,他整个人都陷入了极为亢奋的状态。

在短短的几秒内,其脑海里更是闪过了诸如b-4大林子之锤,m115、mrs-18等一系列重型榴弹炮的身影。

重榴啊,谁不想要!

但很快,他脸上的痴汉笑容便戛然而止。

因为356、410和460这三个特殊的口径,以及去海军报导的“建议”,立马让炮兵战士听出了自家校长的调侃之意。

啊,意思是让我去缴获战列舰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认怂,反倒是“狗狗祟祟”地继续问道:

“校长啊,海军还是算了吧,人家可是技术兵种。更何况刘公岛的海军学院早都开学了,我半路出家肯定跟不上进度。”

“关于大口径的火炮,以及传说中的列车炮,您老人家真的不能透露点内部消息嘛。”

“是不是舰炮上岸还是说盟友又给咱贡献了什么设计图。”

炮兵战士的旁敲侧击,让朱校长的思绪不知不觉地回到了几个月前。

今年上半年,他带队去武器实验研究局拜访黄河,一起探讨155榴弹炮和加农炮的相关事宜。

正是那天,炮兵学院的同志们亲眼看到了国产列车炮的设计草图和建造预案。

考虑到现在反攻尚未正式开始,朱校长先是看了看腕表确定时间,紧接着凑到自家学生耳边小声说道:

“重榴的事,我不清楚。但列车炮,还真有。”

“关外那边,不是有几个难啃的要塞嘛。为了一年后的大行动,咱武器实验研究局特地设计了两款不同口径的列车炮,专门用来敲日本人的龟壳。”

“口径相对较小的那一门,的确是舰炮上岸,用的是黎塞留级战列舰的380毫米主炮。”

“那门大口径列车炮的图纸,是黄局长根据法国陆军的at3092改进而成。具体的纸面数据当时没标注,我只知道是一门长32米的520毫米巨炮。”

跟陆炮上舰的心酸不同,如果不考虑诸多现实因素的话,舰炮上岸基本都是纯纯爽局,毕竟类似的设计哪怕到了21世纪也没被淘汰。

黄河之所以准备用黎塞留级的380毫米主炮造列车炮,其最大的原因,自然是系统内海军船坞可以生产所需配件。

现在的黎塞留号战列舰二号炮塔炸过膛,让巴尔的情况则是要更惨一些,只能勉强维持着让四尔的状态。

要想发挥两姐妹的全部战力,那么把舰队开回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船。

反正都要用到系统内的海军船坞,反正都要生产380毫米/45mle1935主炮补全战舰。

那还不如顺手多生产几门,一部分留着备用,一两门拿去造列车炮打要塞。

当然了,舰炮上岸也不是黄河一拍脑袋就做出的决定。

意面在间战期也有类似的操作,完全可以给武器实验研究局提供足够的参考。

再说了,就算没有资料,设计列车炮的项目工程也难不倒局里的同志们。

不就是根据地面载具的特点和结构,重新设计主炮的搭载平台嘛,多大点事。

至于为何要修改520毫米列车炮的设计图

没办法,虽然原版at3091和at3092使用的主炮的的确确没什么问题,但是这门炮跟载具的适配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正因如此,前者只打了五发炮弹便炸了膛,根本没走出试验场。

后者虽然被德三带到了欧洲东线战场,但实际寿命也只有二十多发。

这种足以载入近代史,且大概率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炮,黄河可不敢赌系统会不会在生产期间补全缺陷,所以还是老老实实修改设计图吧。

听到两门列车炮的口径后,炮兵战士的双眼直冒精光,仿佛是恨不得立马加入铁道炮兵部队。

“校长!未来出关作战,请务必让我参加!就算不能亲自操纵巨炮,我也想看看520毫米大管子发射的瞬间。”

“否则,我肯定会遗憾终生!”

闻言,朱校长面带微笑点了点头。

作为炮兵学院的校长,作为一名炮兵高级指挥员,他自然能理解学生的想法。

“好啊,出关作战肯定少不了炮兵的支援,到时候我带着大家一起去。对了,没事别总是说什么活啊、死啊、终生啊之类的词。”

“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这些词跟关外一起出现的时候,我总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哈哈,封建迷信不可信。不寒而栗这很正常,南方人去东北可不是冷得不行嘛。”

就在二人闲聊之际,军属炮兵部队的参谋带着文件乘车归来。见状,朱校长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

无他,只因本次大战的反击序幕,即将由他们炮兵率先拉开。

果不其然,下车后的参谋一路小跑进指挥所,他一边挥舞着文件一边高声喊道:

“校长,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在前沿观察哨和空军侦察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锁定了日军各师团的炮兵阵地。”

“林总命令我们立即开炮,务必一口气全歼鬼子们的炮兵。”

突如其来的好消息,顿时让指挥所里炸开了锅。

经过短暂的欢呼,所有同志立马全身心投入战斗状态,主打一个令行禁止雷厉风行。

不一会儿,调整好诸元的各式火炮齐齐对准关东军五个师团的炮兵阵地。

伴随着朱校长在通讯频道一声怒喝,整个军区的所有105毫米以上的加农炮和155榴弹炮,在同一时间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轰!轰!轰!”

万炮齐鸣,杀声震天。

此时此刻,就仿佛是有魔丸和灵珠在胶莱平原共渡天劫。天地之间除了炮弹发射的雷鸣以外,再无一点其余的声音。

m1932式155毫米加农炮的射速是每分钟45发,趁着战士们再次装填的间隙,朱校长在指挥部内兴奋地大声吼道:

“整个鲁省军区,七个师、十个警备旅,再算上军属的六个155加农炮营,刚刚至少有一百五十门身管炮在倾泻火力。

“加上没开火的105榴、120毫米迫击炮、火箭炮和自行火炮,我现在也能说一公里220门大炮不够用!得280门!”

“传我命令!人歇炮不歇!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炸平!我们有三万七千吨炮弹,哪个营率先打完备弹,我亲自给他们申请军功和勋章”

机械化第二十三师团大后方,野战炮兵第十三联队阵地。

“大佐阁下,西原师团长来电!他要求我们继续炮击八路军的防御阵地,为前线的步兵和装甲部队开辟出一条进攻通道!”

震惊,错愕,茫然。

接到自家中将师团长的命令后,种种复杂的表情立马堆满了炮兵大佐森田卓也的老脸。

恍惚之间,他差点从履带式牵引车上摔了下来。

“什么!你说什么!再给我重复一遍!快!”

由于上级布置的任务太过诡异,老鬼子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执行命令,而是用近乎咆哮的语气向通讯兵反复确定。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森田卓也只觉得天塌了。

开战至今,他之所以能保存有生力量,其主要原因就是自己溜的够快。

每逢进攻,野战炮兵第十三联队绝不恋战。哪怕炮击效果没有达到上级的要求,他也要带领所有士兵崩撤卖溜。

正是凭借着师团长的默许,以及九八式六吨履带牵引车的高机动性,森田卓也才能在混乱的战场上保全所有榴弹炮。

而如今,西原贯治居然让他们联队继续进攻,该命令无疑是让他们送死,这怎能让老鬼子保持冷静。

战场之上,每一秒都不容耽搁。

眼瞅着自家大佐变成了怯战蜥蜴,野战炮兵第十三联队的中佐参谋长赶忙接过指挥权。

在他的安排下,12门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和9门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重新返回炮位,黑洞洞的炮口直指鲁省军区的防御阵地。

趁着士兵们调整诸元的间隙,中佐参谋长来到顶头上司身边,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推论。

“森田君,依我个人的拙见,师团长并非是放弃了咱们联队。”

“我们当前离敌人的阵地足足有八公里远,八路军又是守方,自然不会再玩什么递进射击的把戏。”

“也就是说,对方炮的射程根本不够,又何谈反击之言呢。”

“你清醒一点,别被刚刚那几架侦察机冲昏了头脑,部队还需要你来指挥!”

此话一出,森田卓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按照先前的战斗经验来看,八路军往往会把阵地部署在火炮射程的中间点。除非他们的155榴弹炮能打15公里以上,否则绝无可能威胁到己方。

15公里

这不是闹着玩嘛,德三sfh18的射程才13.25公里。

人家正版法国陆军都没有稳压sfh18一头的制式装备,难不成你盗版法国还能逆天

真当自己是丑国人啊。

念头通达后,森田卓也重新找回了勇气。他从履带式牵引车上跳了下来,紧接着一把抢过信号旗发令道:

“放!”

“给我狠狠地打!”

“不用担心八路军空军的小人,那些敌人有弟国陆航和海军马鹿牵制,接下来的时间全是我们的回合。”

伴随着鲜红的信号旗落下,21枚高爆榴弹冲天而起。

它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低缓的弧线,最终落在几公里外的八路军防线上。

“轰!轰!轰!”

作为日军精锐师团的野战榴弹炮,九一式和九六式的精度自然没得说,不过移步至观察哨的森田卓也却是看得直皱眉。

老鬼子突然发现,远处炮弹造成的毁伤,以及爆炸腾起的硝烟。似乎,不太行啊。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这21门105榴和155榴,一直是他心中的骄傲啊。

还没等森田卓也思考出问题的答案,观察哨的下方便传来了询问的声音。

见状,他只能将疑惑压在心底,并且下达了新的命令。

“继续向前延伸,我们的位置非常安全,一定要尽可能地摧毁八路军的半永久掩体和工事!”

“嗨!”

话音刚落,老鬼子突然听到了一阵阵空气被撕裂的声音。

身为一名基层出身的佐官,他很快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敌袭!”

“敌炮火来.”

很显然,森田卓也的个人技能里并没有点出1-5的敌袭预警。

没有灯泡没有粉丝的他,甚至临死前连一句完整的示警都没能喊全。

“轰!轰!轰!”

短短数秒内,几十蓬爆炸倏地在鬼子炮兵中绽开。这场面不仅壮观无比,还异常血腥,杀伤效果简直比杰里科导弹还要足。

面对每分钟近百发的大口径高爆榴弹,野战炮兵第十三联队的鬼子们根本躲都来不及。

至于那些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和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

当然是恢复了出场设置,毕竟你不能指望那些最大牵引速度只有每小时24公里的工业垃圾,能在危难时刻带着数吨重的火炮逃出升天。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日军五个师团的炮兵阵地皆是遭受到了毁灭打击。

橘红色火光一团接着一团,惨叫声、哀嚎声和爆炸声更是不绝于耳。

此情此景,就算是对炮兵极为严苛的炮侠亲临现场,也得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