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五十七章 巴顿、蒙哥马利,你们好好看好好学

伴随着强劲小曲的完美收尾,一营三连的指挥车内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兴许是觉得发动机和齿轮的咬合声有些枯燥,车组成员中最轻松的装填手果断开麦发言,用满是调侃地语气说道:

“啧,我估计对面的鬼子中将直到现在还很迷糊。毕竟一支兵力超过两万人的装甲师突然杀入战场,这事换谁遇上都得懵逼好一阵。”

“只能说啊,咱八路军在战略欺诈这一领域的表现,真心是天马行空、遥遥领先。”

“哪怕是土桥一次、冈村宁次和梅津美治郎三个老鬼子加在一起并肩子上,也远远不是林总和刘参谋长的对手。”

正在进行中的鲁东决战,事关整个华北地区的未来归属权。

为了一举歼灭羽翼尚未丰满的鲁省八路军,日军足足出动了两个满编满配的战车师团,可见鬼子们是抱着必胜的决心而来。

他们的九七中战和九五式轻战车虽是过时装备,可单车质量上的劣势,完全可以靠总体的数量来弥补。

主打一手蚂蚁多了咬死大象。

为了避免兑子,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装甲一师的伤亡,林中猛虎在原定计划的基础上,特地补充了一出战略欺诈。

按照他和103的安排,胶东半岛的民兵部队配合少部分主力,在胶莱平原的东南部伪造了大量的假蝉式。

为了瞒天过海,同志们还专门在开阔的公路路段,留下了坦克履带行驶过的明显痕迹。

当然了,空一师也在补充计划中出了一份力。

正是因为他们的逼真演技,日军陆航和冈村宁次才会坚信自己掌握了装甲一师的行踪,以至于把九成的反坦克武器布置到了战场左翼。

至于战略欺诈的灵感,以及假蝉式的制作工艺

那必然是来自黄河喽,谁说军模爱好者不能左右一场战役的胜负。蒙哥马利和巴顿,你们好好看好好学,再过两年肯定能用上。

听到自家装填手的豪言壮语后,一旁的指挥车车长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35岁的战役总指挥,外加一名32岁的战役总参谋。如此年轻的组合,哪怕放眼全世界也是极为罕见的存在。

日军的指挥官们的确不弱,但老态龙钟的他们在直面01、03时,注定会成为二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好啦,闲话就聊到这里,接下来所有人都要全力以赴。鬼子们不可能坐以待毙,我甚至有理由怀疑敌人已经做好了板载的准备。”

“装填手,把高爆穿甲弹拿出来,我”

车长的话还没说完,整个装甲一营的正前方突然落下了数十发掷弹筒发射的炮弹。

不一会儿,一团团灰白色的烟雾迅速弥漫,将战场分割成了互不可见的南北两段。

在这种情况下,厚重的烟幕完完全全阻挡住了t-34坦克连的正扇面视野。指挥员的临场发挥,基本上就决定了部队的伤亡情况。

如果莽撞冲烟,谁也不知道烟里会不会有鬼子步兵扛着刺雷万岁冲锋,一不小心全连坦克和后面的机械化步兵都得损失惨重。

如果停着不动,那战车第二师团完全可以从烟幕两侧绕上来,或者补射一轮烟雾弹直接面对面拼刺刀。

就算鬼子短57的穿深很差,可递进射击也不是没机会打穿t-34的正面装甲。

停着不动,基本上就是等死。

所以面对敌人释放的烟雾,绝大多数坦克连都会选择绕过去,三连指挥车的驾驶员也是抱着类似的打算。

等了好几秒,自家车长还是没有下达新命令,也没有在全连通讯频道内做出部署,车内的另外三名成员顿时有些着急。

似乎是从战友们粗重的呼吸声中感受到了大家的压力,车长面露微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别急,让子弹再飞一会。”

话音刚落,原本被烟雾所笼罩的战场突然腾起了一颗颗大火球。

剧烈的爆炸不仅仅冲散了日军的烟雾弹,顺带还干掉了不少企图混水摸鱼的鬼子坦克、装甲车和随行步兵。

为了保护装甲相对薄弱的侧翼,炮兵们还持续炮击了敌阵型中的高风险区域。

“轰!轰!轰!”

直接冲烟太莽

绕过烟幕又太麻烦

原地停车更是等死

既然很难办,那就别办了。

费什么脑子啊,直接掀桌子才是最优势火力的打法。

一眼看破战车第二师团的战术后,装甲一营的田营长毫不犹豫地呼叫了炮火支援。

什么年代了,谁还跟鬼子拼刺刀啊。

仅仅只过去了半分钟,早就做好战斗准备的师属炮兵团便开始倾泻炮火。

31门m1936b105毫米榴弹炮全力输出,几轮齐射就帮t-34中坦连解决了致命选择题,解题效率甚至还远超装甲部队的预期。

或许是担心炮兵的支援有延迟,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为前线提供重火力,许师长还专门调来了一个105毫米自行火炮连。

这也就是现在的装甲一师没有更合适的底盘,否则前来支援的spg,就是类似于野蜂或者m40的大管子。

眼瞅着前进的障碍被兄弟部队一扫而空,三连指挥车的车长先是跟同波次友军达成一致,紧接着在全连通讯频道内下令道:

“同志们!”

“跟我一起冲散敌阵,击溃敌军!”

“我们的目标是全歼敌人,不要俘虏!出击!”

话毕,一连、二连、三连和独立重坦排呈现出v字阵型,每辆坦克之间保持着25米的距离,作为第一进攻波次全速前进。

这支装甲突击队由五辆刀枪不入的kv2打头阵,叠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

不过以日军当前的火力和反坦克武器来看,这五辆kv2几乎没有任何天敌,完全可以复刻同胞兄弟在欧洲东线战场上的奇迹。

独立重坦排的两翼,一个连的t-3476稍错一个身位紧随其后。

进攻波次的最外围,那自然是t-26轻型坦克。防护性能最差的他们,得利用自身的机动性跟敌人周旋,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

在所有装甲部队后方150米处,三个搭乘半履带装甲车的机械化步兵连紧紧跟随。

这些丐版步战车,将冲击到距敌方阵地50米左右的位置才卸载步兵,并且全程会用13.2毫米的重机枪持续火力压制。

第二进攻波次,编制大抵相同。

不过跟先锋相比,他们的装甲部队全由t-26轻坦组成。

一旦前排大哥完成突破,轻坦们就需要利用机动性的优势,迅速扩大敌人防线上的缺口。

第三进攻波次,整体战力要略逊色一些。

由于半履带装甲车的数量不足,一部分摩托化步兵只能骑在轻坦上,运气差的甚至得靠两条腿跟上主力部队。

好在他们的任务只是清扫前两个波次已经通过的战场,肩上的担子不算特别重。

“高爆穿甲弹装填!目标正前方1200米”

“装填完毕!”

“停车!”

现实和坦克类网游,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交战距离。

血条世界中,敌我两车在一百米以内,甚至是贴脸互瞄弱点都屡见不鲜。

可现实就不同了,对于装甲比较厚的坦克来说,八百米至一千五百米才是火力优势区间。能远距离击毁敌人,又何必拼刺刀呢。

在发现日军九七中战现身的第一时间,三连连长果断下令停车。

待t-3476停稳,他毫不犹豫地踩下踏板,将一发高爆穿甲弹射向敌军。

炮口的暴风,冲散了胶莱平原上的尘土。

那颗76毫米的炮弹轻而易举地击穿了九七中战的正面装甲,紧接着它在内部爆炸,送整个鬼子车组螺旋升天。

没有欢呼,没有激动,同志们就像是碾死只蚂蚁一样轻松写意,t-34的通讯频道内只有冰冷的下令声。

“继续装填,弹种不变。”

“好!再装填,下一辆!”

“机枪别盯着车打,豆战车也有12毫米的装甲,扫那些步兵!”

跟老毛子原版的t-3476不同,经过武器实验研究局和包头一机厂翻新过的中坦,早就在出厂前便换装了测距装置和观瞄系统。

再加上如虎添翼的新式电台,本次胶莱平原的装甲对决,竟有几分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放眼望去全是单方面的碾压。

800米到1500米这个距离,第一波次的中坦可以直接远距离开罐九七中战。

而鬼子们,只能惊恐地看到,自己车组打出去的炮弹被一口吞掉,紧接着就是加倍奉还,极个别幸运儿还能享受超级加倍的待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