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 第六十九章 旗舰,黄河号巡洋舰,出发!

次日破晓,一轮金红巨日碾过靛青色的波涛,将刘公岛上的晨雾晕染成了淡紫色。

紫气东来,朝霞如绡中,北海舰队三巨头偕同参谋长lyl,率领着十余辆墨色军车组成的钢铁长龙正式出发。

虽非初睹旗舰真容,但一想到马上可以再次见到那艘长181.59米,宽17.22米,矗立于晨雾中的钢铁巨兽,103还是止不住地连连感慨。

“真是不可思议啊,直到现在我都还有种不真实感。”

“百年海军,这个由西方海权强国提出的理论固然有其道理。不过我们自初创期起,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要是放在几年前,谁又能想到咱八路军居然可以从无到有拉起一支海军,甚至还打造了以巡洋舰为核心的北海舰队呢。”

“一想到未来还会有航母、战列舰、重巡和潜艇等装备陆陆续续入役,我就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纵观世界海军发展史,八路军海军绝对可以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特殊存在。

如果没有详细的文件记载,后世的史学家和军事家恐怕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tg到底是如何通过天马行空的决策和互利互惠,白手起家地夯实了海军基础。

相比于心绪难平的103,跟钢铁巨兽们朝夕相处的萧主任明显要淡定不少。

不过一想到自家海军,在不久的将来会拥有一支由航母、战列舰、巡洋、驱逐和一系列辅助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他还是无比感慨地说道:

“咱北海舰队能有今天的规模,首功非黄局长莫属。”

“如果他当年没有响应张部长的号召,恐怕咱八路军现在连完整的一省之地都没有,更别提什么发展海军了。”

“想必这就是边区把拉莫特皮克特号,改名为黄河号巡洋舰的原因吧。毕竟黄局长一向不爱财不图权,惟独对青史留名的事情很是热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八路军海军之所以能走上独具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铸就的结果。

在所有前置条件中,尤以工业实力最为重要。

提到工业,那就不得不提到深居阴山脚下的黄某人。

战狐和陆军士气奇才打破原则,以人名来为全军首艘旗舰命名,正是肯定他功绩的直观表现。

听到黄河的名字后,车内的几位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就连被当面ntr的法系传奇舰长菲利普也不例外。

“哈哈,的确多亏了黄。没有他,我们自由法国的主力部队大概率还在非洲四处要饭,忍受英国佬们的白眼呢。”

“海军估计会更惨,毕竟我们没船没油没领海,陆上的战斗力又不如老毛子的红海军。”

“现在能跟日本人作战,在民国跟八路军一起揍轴心,已经算是当下最好的结局。”

众人一路有说有笑,很快便抵达了刘公岛铁码头。

此时的舰队旗舰停在最外侧,三巨头和lyl一行人要穿过四艘驱逐舰才能登船。于是在步行上舰的过程中,他们四人收获了不绝于耳的欢呼声和口哨声。

嗯,丑国海军士兵们的声音最大,口哨全都是他们吹的。

本来这些人,在空一师彻底夺取制空权后,就可以搭乘运输机前往太平洋航线的终点,从而转海路回到本土西海岸。

可得知北海舰队即将跟本子海军爆发战斗后,所有人心照不宣地留了下来,甚至就连口号都从回家变成了给珍珠港报仇。

考虑到这些士兵的操作更熟练,并且更了解弗莱彻级和本森级驱逐舰,萧主任索性拍板将他们留了下来。

不一会儿,萧、萨、菲、刘四人便登上了黄河号巡洋舰。

此时临近预定出航时间,舰上的同志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查漏补缺。眼瞅着几位上级携手前来视察工作,值班的战士立刻高呼道:

“司令进入舰桥!”

此话一出,黄河号巡洋舰的现任舰长李玉杰赶忙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紧接着拿起一旁记录物资的文件夹走了过来。

敬礼后,他胸有成竹地汇报道:

“当前旗舰的弹药储备一切正常,这次携带的各类型舰炮炮弹,完完全全可以跟本子海军死战到底。”

“分布在舰艇两侧的4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同样装填完毕,考虑到接下来可能遭遇敌军潜艇,我们还携带了深水炸弹。”

“由于本次行动空军会协同作战,且新式飞机和弹射器尚未完成改造,所以本舰目前没有携带水上侦察机。”

“汇报完毕,请司令员过目、签字!”

北海舰队现任旗舰舰长李玉杰,原隶属于边区留守兵团警备一团,是个可以单人单皮筏畅游母亲河的猛男。

抗大汽车班出身的他,自正式进入海军学院学习以来,各项成绩从始至终独占鳌头,上舰训练的表现更是一枝独秀。

如此优秀的人才,就连两位传奇舰长都如获至宝,舰长的人选自然是非他莫属。

当然了,考虑到李玉杰并不具备海战经验,本次行动总部还专门安排了数名顾问作为助力,一切的一切只为他能早日成长。

听完自家老部下的汇报,萧主任微微颔首,眉宇间浮起一丝赞许的波纹。

他先是细细翻阅完清单,签字。紧接着走到舰桥的窗前,看着船舷两侧的三联装鱼雷发射管说道:

“我看了同志们的训练日志,现在全舰队各舰上装载的鱼雷,应该已经换成了武器实验研究局研制的最新型号了吧。”

“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什么关于m1942d的问题,需不需要我向绥远那边反映。”

黄河号巡洋舰原本使用的鱼雷,是法国海军原装的550毫米m1923d。这玩意跟某动能铁棍一样,同样采用了湿式加热器推进系统。

从理论上来说,它在航速、射程等一系列性能参数上,基本可以做到与mk15齐平。

但是,光齐平可不行啊!

正版mk15动能铁棍,都得在威力巨大之九三式酸素鱼雷面前吃瘪,更何况是年代久远且缺乏维护的一战库存老古董。

两年前的法泰海战,m1923d就暴露了不少缺陷,真别以为只有水面舰艇会机魂不悦啊。

要是同志们带着问题频出的残次品上阵,岂不是把武器实验研究局的脸打得啪啪作响。

为了让北海舰队能够更好地执行炮雷合击战术,也是为了一举将本子的遣支舰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黄河专门派人于一个月前送来了最新的鱼雷:m1942d。

这款新式装备大量采用了mark17中的成熟技术,其纸面数据无限接近于冷战初期水平。

它在稳定性、可靠性、操作难度等综合效能完爆九三式酸素鱼雷,也就是装药量吃了点亏。

不过问题不大,对付大船咱可以采用威力不够数量来凑的战术。

硬如大和,还不是鱼雷吃到饱,舰体左舷进水上千吨,最终倾覆沉没。

听到自家一把手的询问后,旗舰舰长李玉杰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透过舰桥的窗户,他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四艘驱逐舰。

“新式鱼雷的实弹训练非常好,就连身经百战的丑、法盟友们都赞不绝口。”

“特别是暂时滞留在岛上的丑国海军军官,他们只参加了一次训练就主动研究起了m1942d的各项数据。”

“因为新武器,那些盟友可没少骂自家的军械局,还说回去以后要找什么史密斯专员算账。”

经典笑话永不过时,更何况还是笑话的源头时期。

听到军官们要组队征讨史密斯专员时,舰桥内对丑**械局略有了解的同志们都笑出了声。

在一阵欢声笑语中,萧主任将目光投向自家的传奇舰长,紧接着拍了拍老人家的肩膀说道:

“萨老,出征前的动员工作就交给您老人家了。您可是从上个世纪就活跃在海上的灯塔,年轻的战士们需要您的指点。”

“来吧,给大家讲两句。”

在萧主任提议的这段时间,李玉杰已经亲自扳下了舰桥后方面板上的开关,并且对着话筒吹响了哨子。

悠长的哨音,立即通过全舰队的通讯系统传到了各艘舰船。

几秒后,他庄严地说道:“萨校长讲话,萨校长讲话!”

此时的萨老扶栏而立,灰白色的鬓角微微颤动。他先是环视了身边的年轻战士,随后喉结滚动三遭,终是吐出滚雷般的闽音:

“四十八年前,致远舰邓管带冲阵时,我就在定远舰望台。黄海海战,我们败了。”

“甲午年,我带兵守岛,只能眼睁睁看着丁军门被围,最终服毒殉国。威海卫之战,我们又败了。”

“五年前,我眼睁睁看着全民国的舰艇覆灭。那时的我,空有热血,却无利刃。江阴,我们仍旧败了。”

“全世界的人都在说中国海军弱,可我们真的弱吗”

“今天!我们再次出航!只为击沉敌舰,只为让所有列强看看!中国海军,无论跌倒多少次都会重新站起来!”

汽笛长鸣中,萨老死死抓住传声筒,吼出了自上个世纪便埋藏在心底的话。

“升旗!八一旗祭忠魂!我们要让四海知道,现在的中国海军早已不是当年的弱者,而是守护万里海疆的钢铁长城!”

“让这面八一军旗告诉世界:犯我海疆者,虽远必诛!“

这字字千钧的呐喊在舰队上空炸响,年轻战士们不自觉地攥紧拳头,作训服下的肌肉更是绷得发疼。

港口上的晨雾,此时此刻仿佛都化成了甲午海战中未散的硝烟,不断催促着舰队出击。

眼瞅着萧主任和103扶着萨老重返码头后,李玉杰赶忙压住胸中的热血,对着话筒说道:

“各部门,报告出航准备情况。各部门,报告出航准备情况。”

“轮机准备完毕,锅炉温度一切正常,随时可以出发。”

“枪炮部门准备完毕,主炮备弹充裕,随时可以战斗。”

“战情中心,雷达正常,导航系统正常。”

“水声部门,一切正常。”

“好!甲板,解缆!出发!”

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黄河号巡洋舰率先离开港口,延安、太原、威海和归绥四舰紧随其后。

出港后,舰队迅速排成单纵阵,向着内海的方向驶去。

半天后,莱州湾以南三十公里处。

经过两天半的死亡行军,本子五个师团的败军终于看到了海岸线。

不过鬼子们深知八路军不是德三,鲁省军区内也没有叫迈耶的大胖子,根本不可能给自己休息的机会。

所以他们只能拼命地跑,即使力竭也要向海岸线的方向冲刺。

临时搭建的联合指挥所内,第八师团的中将师团长横山静雄骂骂咧咧地走进营帐中。他一把摘下钢盔扔到地上,紧接着大声咆哮道:

“八嘎,八路军是疯了吗。急行军,再急行军,强攻,接着继续急行军追击,简直连一点喘息的机会都不给我们留。”

“这种强度的推进,弟国的士兵靠突击锭都难以坚持,难道民国人全部都是铁人”

“如果援军再不来,我看咱们全得死在滩头上!”

追击阶段,鲁省八路军凭借着步、坦、炮、空四位一体的协同作战,让老鬼子们吃尽了苦头。

如果不是梅津美治郎多次发电让他们坚持转进,指不定几位中将师团长早就破罐破摔,留在胶莱平原死战到底。

待横山静雄发泄完心中的怨气后,他看向一旁闷不作声的第二十三师团长。

“西原君,总部那边的援兵到哪了我怎么感觉通过水路把咱们所有人接回去的决策,哪哪都不靠谱啊。”

“早在一年前,海军马鹿就抽掉走了民国的遣支舰队,大将阁下到底要从哪弄到上百艘船。”

此话一出,原本还目光呆滞的西原贯治终于恢复了些许神采。他从怀中掏出了一份电报,紧接着虚弱地说道:

“隶属海军的舰船一共96艘,民间船只335艘。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把所有武士接走。”

“只要到了冀省,咱们五个师团就可以搭乘火车出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