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两千四三章 授人以柄

天唐锦绣 第两千四三章 授人以柄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4 13:06: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房俊倒也并未避嫌,随意道:“当下帝国之核心,便是一切以经济为主,况且兄长仕途之终点必然不会是凉州主簿,所以不必在意其他,只一心一意种好棉花足矣,只需使凉州的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兄长自然居功至伟,他日重归中枢,入三省乃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

现如今的大唐,颇有一种后世某个阶段“经济指标高于一切”的意味,固然有诸多弊端,甚至产生一些无法弥补之损害,但世间从无完美之政策,任何政策都只能有所侧重、有所取舍。

只是当下世人尚未意识到,辉煌、快速的经济发展背后,将会酝酿出怎样的资本变革……

崔神基连连点头,继而感叹道:“白迭子早已载于史册之中,河西、西域各地之种植历史更是以数百年计,有人将其移栽花盆之内充作观赏,有人将其当作杂草一般铲除,却从未有人想到此物居然能够纺成线、织成布,成为撑起一方经济、行销遍于天下之宝物!”

他对房俊心悦诚服:“太尉诗词双绝、冠于天下,功勋赫赫、战无不胜,可谓‘文武兼备、惊才绝艳’!但下官却最为佩服您‘格物致知’之道,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俨然仙人手段!”

房俊大笑道:“宇宙之初,物理之道便已经放在那里,吾等只是去发现其中之道理、规则,而后加以利用而已,算得什么神仙手段?兄长如此吹捧,在下汗颜无地啊!”

“二郎太过谦虚!”

他见房俊毫无上位者的架子,一口一个兄长很是亲近,自然也将称呼由太尉变成二郎。

一时间相谈甚欢、相见恨晚……

远处马蹄声响,由亲兵通报卢国公与凉州刺史一并前来,房俊便与崔神基起身,来到亭外。

未几,程咬金与郭广敬联袂而至。

二人翻身下马,上前迎接……

房俊先与郭广敬相互见礼,而后向着程咬金一揖及地:“侄儿拜见叔父,叔父一把年纪还要为国戍边、金戈铁马,身披旧创、忠义护国,实在令吾等晚辈敬佩赞叹、自愧不如。”

“哈哈!你我叔侄,亲如一家,在老夫眼里,你与我那几个儿子一般无二、无分彼我!快快起来,不必多礼。”

程咬金哈哈大笑,上前握着房俊的肩膀将其扶起。

一旁,郭广敬、崔神基、甚至程处默都眼皮跳了跳,暗暗赞叹程咬金脸皮厚如城墙。

按理说,他这话的确没问题,房俊可不就是其子侄辈?

然而以房俊今时今日之地位,不仅可与其平起平坐,甚至稳胜一筹……朝中至今仍流传着那句“生子当如房遗爱”,可又有谁真敢说一句“房遗爱如我儿子一般”?

李勣都不敢说这话!

房俊起身,笑眯眯似乎对程咬金的话语没有半分不满,甚至连连点头:“你我两家乃是世交,叔父不仅是尊长,晚辈甚至一直视如义父!”

程咬金一时间未能反应过来,捋着胡须笑得很是开心:“那不如等回京之后,老夫宴请令尊,再找几位故旧作陪,将咱们父子相认之仪式完成,广而告之!”

房俊笑呵呵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一旁,崔神基与郭广敬笑容古怪,前者到底憨厚一些,见程咬金笑得开心,程处默这个傻小子也在一旁陪着笑,忍不住提醒了一下:“越国公沙场争锋、战无不胜,确有‘温侯’之勇,与卢国公之悍勇相得益彰,若能成为父子,必是一场佳话。”

程咬金:“哈哈哈……嗝!”

笑容僵在脸上。

他可不仅仅是武将,自幼家境优渥、饱读诗书,自然是读过《三国志》的,马上反应过来。

“温侯”不就是吕布么?

吕布的义父是谁来着……丁原?董卓?

这俩老货都给吕布干死了啊!

顿时大怒:“哇呀呀,房二你个混账你要弄死老夫么?来来来,今日大战三百回合,让老夫教教你如何尊敬老人!”

房俊连忙告饶,然后笑着对崔神基道:“我是真心实意想要认卢国公为义父,不如劳烦您马上回京,将此事告知家父一声,让他做好准备?”

崔神基故作沉吟:“越国公有吩咐,下官自然不敢搪塞推诿,可在下身负皇命……”

房俊一脸郑重:“皇命固然重要,可我认义父一事难道不重要?你且回京,若陛下责罚,尽可推到我身上,我一力担之!想来陛下知晓是我为了认义父而耽搁皇命,也不会责罚。”

崔神基:“下官遵命,这就返回长安……”

“诶诶诶!”

程咬金吓了一跳,虽然知道这是房俊反击他倚老卖老,很大可能是在玩笑,却是不敢赌。

万一崔神基这个夯货当真了,根本不宣读陛召他回京的诏书,回头就返回长安怎么办?

无奈摊手:“你们这些年轻人当真不懂幽默,开个玩笑而已,何必当真?来来来,二郎快随我入城,今夜设宴,咱爷俩不醉不归!”

房俊笑容可掬:“叔父是在开玩笑吗?哈哈,小侄可当真了呢。不过,‘不醉不归’这话可是您亲口所言,郭刺史、崔兄,烦请您二位给做个见证,莫让卢国公抵赖。”

程咬金脸色一变,这才想起房俊“千杯不醉”的能耐,可事已至此,总不能食言而肥吧?

只得硬着头皮:“老夫今日舍命陪君子!”

……

入城之后,到了刺史府,崔神基首先宣读诏令。

不出所料,自然是召程咬金率领左武卫回京……

程咬金心心念念回去长安,可此刻诏书抵达,却发现自己没那么开心了。

他瞪着崔神基:“崔大朗此行,该不会只是为了宣读诏书吧?”

按理说,宣读诏书而已,没必要让一个黄门侍郎亲自跑一趟……

果然,崔神基又将另外一封文书递给郭广敬:“吏部任命,由下官接任凉州刺史府主簿,往后在刺史帐下听令。”

程咬金眼睛瞪大:“凉州刺史府主簿?”

崔神基笑呵呵道:“正是,临行之前,陛下有所交待,因为如今凉州辖区之内大肆开垦荒地、种植棉花,朝中诸位宰相担心有人趁机侵占良田,以开垦之名、行兼并之实,所以严令下官彻查账簿、清算田亩,务必不使百姓之良田沦为世家之‘荒地’!“

气氛很是严肃。

在座几位要么世家子弟、要么国之武勋,对于世家门阀那一套兼并手段自然无比熟悉。

开垦荒地种植棉花是好事,可是在这过程之中,是否有人将百姓之良田强行买入,而后以荒地之名登记在册?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郭广敬略有慌乱,他是凉州刺史,只需崔神基查出有一亩良田如此成为荒地、落在世家名下,他就难逃罪责。

想要免责,或者将功折罪,就只能配合崔神基将那些蛀虫一个一个揪出来……

最慌的则是程咬金。

因为他忽然想起,自己以“无赖”的手段从萧瑀手里抢来那么多的棉田,以萧瑀那老奸巨猾的性格,岂能老老实实被他抢夺?

就算萧瑀此前并未强占良田、变良为荒,在他要地的时候,也有极大可能去强占一些良田,转而以荒地之名义过户在他程咬金名下……

自己名下到底有多少“变良为荒”的棉田,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这种“变良为荒”的棉田,肯定有。

只要一查,各种人证、物证便会主动送到崔神基手里……

程咬金有些冒汗。

娘咧,大意了!

本以为自己占了一个大便宜,孰料却是授人以柄!

他看向房俊,正好房俊向他看来,两人四目相对,房俊笑问道:“叔父何时启程回京?”

程咬金:“……”

他若是此时回京,那些落在左武卫名下、实则归他个人所有的棉田,还能剩下几亩?

甚至剩下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会否因此背负一个“侵占民田、变良为荒”的罪名?

已经到手的钱,说不定全掏出去都不够,还得落下一大笔罚款……

可诏令已经抵达,他还能抗旨不尊?

抹了把脸,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皇命所在,岂敢拖延?只是河西尚有一些事务需妥善处置,有些不放心啊。”

房俊笑容灿烂:“叔父且回京便是,有什么事,小侄帮您处置。”

程咬金:“……”

这混账笑容看起来就没安好心啊!

不过,此事还真就得落在房俊身上,看着房俊与崔神基的亲密程度,只要房俊愿意替他遮掩,想来崔神基也会得过且过。

可问题在于他此番回京,毕竟会被陛下拿来制衡房俊在长安的势力,若是他这边需要房俊遮掩,就等于被房俊抓住了把柄,还怎能理直气壮回京钳制左右金吾卫?

“……叔父是这么想的,之前为了左武卫上下能够吃一顿饱饭,老夫弄了一些棉田,现在既然诏书已至,需率领左武卫回京,那这些棉田也就没什么用处了,老夫一并送于二郎,可好?”

现在他宁可不要这些棉田,也绝不能被房俊给要挟。

房俊似笑非笑:“您自回京,这边的棉田,有小侄与崔兄给您看着,尽管放心便是,是您的东西永远都是您的,谁敢动脑筋,我跟谁急!”

程咬金:“……”

有房俊这句话,这些棉田算是铁定在他名下,别人想抢都抢不走。

同样,把柄就会一直被房俊攥着,但凡他敢在长安对左右金吾卫下手,这边必然会爆出一个大雷,无数证据直接送去御史台、大理寺……

娘咧!

“来来来,废话休说,酒宴摆上,老夫今日与二郎不醉不归!”

若是酒场上能把房二灌醉,受的这份气也算是有个出处,心里能好受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