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两千五一章 惊闻内奸

天唐锦绣 第两千五一章 惊闻内奸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2 13:28: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禄东赞很是头痛,他算是看明白了,自房俊以下,所有在他这个利益集团之内的人,有一个算一个,俱是悍不畏死的好战分子!旁人是将战争作为晋升之手段,以之谋求功名、爵位,可房俊这些人却是单纯的好战!

他们将战争视为征服天下的手段,希望通过战争去开拓商路、慑服胡族,为大唐谋取更长久的和平,争取更长远的发展时间!

他有些不懂:“大唐已然是当世第一强国,区区大食,癣疥之疾尔,何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

房俊示意他饮茶,笑着道:“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吾等之责任,在于为帝国争取长久的发展时间,也要为后世子孙争取更多的生存物资。我知大相之意,不外乎咒骂吾等擅启战端、恃强凌弱……可纵然如此,那又如何?吾等今时今日之所为,或许会引来诋毁,但十年、百年之后,后辈子孙却可因此受益。”

裴行俭也在一旁笑呵呵,接口道:“以吾辈之骂名,换取后世子孙之福祉,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薛仁贵慢悠悠喝着茶水,学了一句房俊的名言:“干就完了!”

三人相互对视,继而哈哈大笑,激情豪迈。

禄东赞无言以对。

事实上,这与他的理念极为符合,当初他与赞普所制定的国策,首先便是“师唐长技以制唐”,而后杀下高原,侵占更多土地、掠夺更多资源,一举奠定吐蕃的根基。

只不过半途而废,再无成功之希望……

裴行俭抬手给禄东赞斟茶,笑着道:“大相时常将‘吐蕃苦寒、生存不易’挂在嘴边,好似上苍不公,将吐蕃人置于那等苦寒之地、遭受磨难……可大相是否有想过,正是因为吐蕃苦寒、高原难行,这才保持了偏安一隅之态势?若无高原之险,吐蕃又如何有统一之机会?如何能作壁上观,俯视天下纷乱、独自悠然自得?”

禄东赞默然。

虽然不愿承认,却也知道裴行俭并无虚言,不说别的,只看面前这几位,若非高原之险阻使得唐军步履维艰、难以前进,恐怕现在厉兵秣马、囤积物资所要挑战的就不是大食人,而是磨刀霍霍向吐蕃。

丧失了高原地利,以唐军之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横推吐蕃想来也不会费什么劲……

如此说来,吐蕃反倒是因祸得福?

高原太过苦寒,唐人根本看不上……

*****

禄东赞到底年岁大了,精力不比从前,连日以来行路劳顿精神萎靡,晚膳之后便在悉多于的服侍之下沉沉睡去。

房俊三人则移步至官廨正堂之内,聚在一处。

桌案上放置了西域舆图,三人围坐,房俊问道:“大马士革那边可有消息传来,穆阿维叶到底意欲何为?”

薛仁贵道:“前几天有消息传回,穆阿维叶号称‘歼灭不臣、复兴神国’,故而召集各路势力‘勤王’,已经聚集了至少十万军队。”

房俊目光落在舆图之上,测算着大马士革至碎叶城之间的距离,蹙着眉头,道:“上一次他亲率二十万大军尚且折戟沉沙、铩羽而归,这一回区区十万人他岂能有信心侵占西域?必然是有所隐瞒的。”

裴行俭道:“可大马士革固然号称西方第一圣城,居民数十万,供养十万军队一整个冬天几乎不可能,遑论更多军队?”

大食国可没有大唐这般缜密的国家架构,更没有开战之前能够动员整个国家的力量集中一处的能力,所以打仗的时候都是各路酋长自带军队、干粮……

哪一个酋长能够支撑自己的军队闲置一个冬天,且愿意那样去做?

供养十万人,已经是大马士革的极限。

薛仁贵断然道:“所以他们必然不会等到明年春天才开始发动,说不定此刻已经有不少军队并未前往大马士革汇集,而是直接向碎叶城开拔,只需期间做好沟通,春暖开化之时,包括大马士革的军队在内,将会陡然出现在碎叶城下。”

房俊比较认可这个猜测,手指在碎叶城的方位向西移动了一下,落在可散城的位置:“若穆阿维叶当真打着如此主意,那他最后的集结地点,必然是这里。”

两人站起,俯身往舆图上看去。

可散城位于弓月城之西,药杀水之畔,地势平坦,水源充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在唐军控制范围之内,作为大军开战之前的集结之地最为合适。

薛仁贵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沉吟稍许,道:“与其枕戈待旦,不如主动出击,大帅以为如何?”

房俊想了想,询问裴行俭:“守约怎么看?”

裴行俭蹙着眉头,迟疑道:“碎叶城距离可散城有五日路程,其间地势开阔,虽然便于骑兵快速突袭却不利于隐蔽,未等抵达可散城便会被敌人侦知,若不能起到突袭之效果,进而陷入苦战,必然伤亡大增,况且可散城位于药杀水之阴,想要攻城就要先渡过药杀水,很是困难。”

言下之意,若能解决隐蔽行军、快速渡河这两个难题,他也支持主动出击之战略。

三人围在舆图周围,凝眉苦思。

数十万人卷入其中的一场大战,主动与被动之间差距甚大,碎叶城虽然在安西军控制之下,可城内城外遍布胡人,很难保证军队布防的消息不会外泄,敌人有的放矢,固守防线便难上加难,稍有差池便有可能防线崩溃。

若能趁着敌人集结之时发兵突袭,给予敌人重创的同时更能狠狠打击敌人士气,几乎可立于不败之地。

可隐蔽行军、快速渡河这两个难题,着实难以解决。

房俊目光在西域舆图之上转了一圈,忽然问道:“之前禄东赞试图配合大食人,发兵截断河西四郡,使得安西军断绝增援、孤军奋战……但即便当真河西四郡被断,为何禄东赞会坚定认为安西军守不住西域?”

以噶尔部落当下之处境,若无万全之把握,岂敢贸然背叛大唐?

裴行俭面色一变,思索片刻,道:“必然在西域境内,另有内应!”

大食军队再是浩浩荡荡几十万之众,可毕竟之前已经败在房俊手上一次,损兵折将、折戟沉沙,此番卷土重来,任谁也不敢说其有必胜之把握。

此等情况,以禄东赞之精明,怎会暗中配合大食人?

唯一的解释,便是西域各部胡族之中,有人成为大食人的内应,在大食军队正面猛攻之时忽然在唐军背后反水,如此,安西军才能腹背受敌、全军覆灭。

安西军覆灭,西域沦陷,大食军队与内应合兵一处突破玉门、阳关等处关隘,横扫河西,兵锋直指关中。

如此,噶尔部落才能从大唐的威压胁迫之中脱身……

薛仁贵目光灼灼:“会是谁呢?一定要将此人揪出来,末将亲自领兵前去,将其抄家灭族、一个不留!”

裴行俭道:“不如问一问禄东赞?他若不说便施以酷刑,无论如何都要将内应揪出!”

房俊沉吟着,脑筋飞快转动,逐一分析:“其实要揪出这个内应倒也不难,首先,此人必定与大唐有着血海深仇,固然一时投降内附,却心有不甘,时刻向着背叛大唐。其次,必然要有一定的势力,兵马不能低于数万之众,否则就算其临阵反水,也不能威胁我军之后阵……”

说到此处,答案昭然若揭。

裴行俭与薛仁贵面色骤变,齐声低呼:“阿史那贺鲁!”

房俊点点头:“目前来说,此人嫌疑最大。”

裴行俭面色难看:“若当真是阿史那贺鲁,事情就麻烦了。”

刚刚还叫嚣着要亲自统兵前去将内应抄家灭族的薛仁贵也闷声不语。

房俊问道:“阿史那贺鲁现在在哪儿?”

裴行俭道:“其统帅所部,驻扎于庭州莫贺城,目前未有异动。”

顿了顿,沉声道:“若果真阿史那贺鲁为内应,咱们不能轻举妄动,定要想一个万全之策予以应对,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整个西域动荡,一个冬天的时间,咱们未必能够慑服各部、稳定局势。”

房俊颔首,阿史那贺鲁也不是什么小鱼小虾。

上一次西域之战,阿史那贺鲁纠集突厥残部意欲反叛,最终兵败。可碍于当下西域之局势,突厥之影响并未全部消除,所以朝廷赦免其罪,仍许其担任昆吾道行军总管,驻扎庭州莫贺城,以帮助稳定西域局势。

如今乙毗射匮可汗早已遁逃至吐火罗,势力大损苟延残喘,作为室点密可汗五世孙的阿史那贺鲁,便是“根正苗红”的突厥大汗接班人,十余万突厥族人定居于庭州附近,随时随地都能拉起一支数万兵马的军队。

万一其狗急跳墙,整个西域都将被他搅合得天翻地覆……

房俊直起腰,哼了一声:“既然禄东赞这老贼瞒着咱们,那阿史那贺鲁就让他来解决!他解决不了阿史那贺鲁,老子就解决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