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两千六十章 人心思动

天唐锦绣 第两千六十章 人心思动

作者:公子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1 12:31: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日清晨,李君羡早早来到御书房门外求见,得到召见之后,便将连夜侦讯得来的消息一五一十上报。

“启禀陛下,前两日清河公主前往梁国公府,拜会了高阳公主,期间清河公主恳请高阳公主说项,希望能够将卢国公于河西‘强占’的数万亩棉田落户于清河公主名下,高阳公主已经答允,并且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往河西。”

李承乾自不会怀疑消息的真实性,“百骑司”现如今已经恢复了对朝中文武大臣的监控,他不是太宗皇帝,没有那种“谁想造反就让他来”的气魄,必须时时刻刻掌握大臣们的动向。

登基之后连续两次兵变,使他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必须掌控长安任何风吹草动……

“房俊已经前往西域,不可能没有家书送回,高阳为何还要给河西去信,而不是送去西域呢?”

面对疑问,李君羡缄默。

他是帝王鹰犬,负责收拢长安内外各种消息,但只能基于事实上报,不能有任何主观猜测……

李承乾似乎也并非让他回答,问出之后,略作沉吟,便轻声道:“如此说来,崔神基已经与房俊搞到一起,呵呵,这厮当真是有本事,崔神基刚刚走出长安前往凉州任职,便对房俊投诚、任其驱策。”

必然是房俊的家书送到长安,高阳收信之后得到指点,这才直接写信给凉州的崔神基,命其完成棉田过户事宜……

遂轻叹一声:“凉州上下,皆奉越国公之命也。”

不过这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凉州大规模种植棉花便是出自房俊之谏言,而大唐最大的棉纺系统也在房俊掌握之中,若无对凉州之掌控,岂能将棉纺工业价值最大化?

如今棉布之受益已经可见,不远的将来,几乎可以成为与瓷器、丝绸、纸张相提并论的商品,倾销海外,为帝国攫取巨大利润。

“怪不得程咬金这厮面对朕用他戍守承天门的任命推三阻四,这是有把柄落在房俊手中,不敢取左右金吾卫而代之,唯恐房俊事后找他算账。”

李承乾略一思索便想通其中节点,对于程咬金出乎预料的反应也有了解,心里有些恼火。

“卢国公回城之后,见了何人?”

“见了英公,所谈何事,不得而知。”

“回府之后,可否见过清河?”

“见过,与长子、次子、清河殿下在书房之内密议至少一个时辰。”

“嗯?”

李承乾敏锐发现不妥之处:“为何没有其三子程处弼?是当时不在府内吗?”

“程处弼今日特意请假,回府给卢国公接风洗尘,末将特意询问,当时其正在府内,但书房之中密议之时却没他。”

李承乾沉吟不语。

程咬金将家中主要人物全部交到跟前,必然是商议攸关家族利益的大事,却唯独将程处弼排斥在外……程处弼素来与房俊亲厚,甚至附于骥尾、马首是瞻,莫非程咬金此举是要针对房俊有所谋算?

他松了口气。

最怕程咬金这厮被房俊捏住把柄之后受其胁迫,不得不对其言听计从,既然程咬金心有不甘甚至意欲反击,那就很好。

放眼朝堂,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制衡房俊之人,殊为不易……

至于李勣,他并未过多担心。

程咬金显然是取寻李勣出面,希望可以将房俊手里的把柄取回或者销毁,但以他对李勣的了解,后者断然不会参与此事。

没有谁能将“明哲保身”这一套玩得如此炉火纯青……

“多关注一下卢国公府,对卢国公接下来的动向要了如指掌。”

“喏!”

李君羡躬身领命,并不多问。

虽然他心里对于程咬金的反应、举止已经产生不少怀疑……

*****

英国公府。

傍晚时分,李勣用过晚膳,正在书房内读书,便见到长孙李敬业大步入内,见礼之后坐在一侧椅子上,自己斟了一杯茶,灌了一大口。

李勣蹙眉,放下书本,问道:“你不在军中值守,何以跑回家来?”

他素来治军严谨、军纪严苛,更是严于律己,对于自己的儿孙要求也很是严格,家中无大事、自身无大病的情况下,绝对不允许擅自请假离营。

李敬业却不答,反而问道:“祖父缘何拒绝卢国公之恳请?卢国公素来对您马首是瞻、唯命是从,他若接替左右金吾卫进驻皇城、戍守承天门,对于祖父的声威大有提振之效,自应帮衬一把才是。”

李勣面容严肃,盯着这个最为像他的嫡长孙:“是程咬金让你来问的?”

李敬业摇摇头:“程处默离京日久,今次回京,袍泽们一并为其接风洗尘,大伙聚在一处吃了一顿酒,酒宴之后将我单独留下,谈及此事,言语之中颇多抱怨。”

炖了一顿,续道:“咱们两家乃真正的世交,您与卢国公更是过命的交情,如今卢国公遇到难处,为何袖手旁观、不闻不问呢?房二之所以权势熏天,甚至压过祖父您一头,正因其党羽遍及军政两方,处处都有人为其张目。祖父之功勋、资历远甚于房二,却因自珍羽毛、明哲保身而落于下风,时常受其讥讽欺凌,孙儿不忿!”

事实上,这不仅是李敬业心有怨尤,那些李勣的部属同样如此。

想想李勣是何等身份、何等资历?早在太宗皇帝之时便已经是尚书左仆射、朝中第一人,权倾朝野、威望厚重。可在太宗皇帝驾崩、新皇继位之后,却时时被房俊压制,连带着部属也难以讨到更好的差事……

大家跟着你玩命,令行禁止、忠心耿耿,除去那一份袍泽之情、战友之义以外,更多不还是跟着你有肉吃吗?

可现在眼看着别人将肉吃完了,自己这边骨头都没得啃,自然心有怨言……

这是人之常情。

但似乎不仅于此……

李勣拧着眉毛瞅着自家长孙,越瞅越觉得不对劲,冷声问道:“这是你的心里话,还是有人蛊惑你回来这么说?”

李敬业忙道:“自然是孙儿心里话,我又不傻,哪里有人能蛊惑于我?”

“哼!”

李勣哼了一声,有些头疼。

这个长孙弓马娴熟、策略在胸,算是难得的青年俊彦,但是性格跳脱浮躁,与李思文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在于李思文这些年历经磨砺,昔日那些坏毛病已经改了不少,可李敬业却是眼高于顶、心高气傲,不将天下英雄放在眼内。

房俊是“二代”之中成就最高者,功勋卓著、权柄赫赫,几乎所有青年一代都视其为榜样、标杆,对其推崇备至、心悦诚服,可自家这个孙子却并非如此,只是感叹时运不济,未能遭遇那等境遇,否则成就必然不在房俊之下。

颇有一种“彼可取而代之”之意……

不知天高地厚。

“我所行事自有考量,朝廷大事焉能处处以私谊而论?戍守皇城的是左右金吾卫亦或左武卫,是房俊亦或程咬金,那是陛下需要考虑的事情,吾等臣子只需听命行事即可,擅自干预,非人臣之道。”

一番话语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可眼见长孙听不进去,无奈道:“你现在阅历不足,难以顾全大局,不要擅自往朝政里掺和,只需谨记立身持证、谨言慎行之叮嘱即可,往后有人在你跟前再说此等言语,一笑置之就好,不要遭受鼓动。”

他虽然“明哲保身”“安于现状”,但毕竟身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勋臣、军方第一人,不知有多少人试图使其与房俊发生冲突。

若局势平稳,则军方唯有他与房俊相提并论,双方互守默契甚至彼此合作,则旁人绝无崛起之机会,唯有局势动荡,他与房俊之间争斗不休,那些人才有时机。

身在高处,不可能没有人凑上前来阿谀谄媚,也不可能洁身自好、一概不顾,但必须懂得识破旁人之意图。

混好处的,可以适当给一些。

不安好心的,未必一竿子打死,但一定要远离。

李敬业沉默一下,道:“祖父在孙儿这个年纪,已经逐鹿中原、建功立业,可孙儿现在还只是一个区区偏将,难道还要一直藏愚守拙、随波逐流?孙儿并不觉得比任何人差。”

李勣语重心长:“大丈夫马上取功名,所为不过是封妻荫子而已,我当年拎着脑袋马革裹尸、冲锋陷阵,不就是为了给你们搏一个好前程吗?如今你大可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需经历我当年那些危难艰险,只等着继承英国公这个爵位即可,又何必心浮气躁,整日感慨时不我待?你的起步便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无需急切,安心等待便可应有尽有。”

有句话他没说,长子李震自幼多病,非长寿之相,事实上“英国公”这个爵位也无需李敬业等多少年……

等到李敬业四旬左右,这个爵位大抵就能落在他头上。

年富力强、大权在握、地位崇高,还有什么不满足?

何必自己斤斤计较、操切浮躁,去冒那些风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