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 第1113章 反攻序章2出击计划

民国32年,3月5日。

中午时分。

怀安县西侧,紧挨着平绥铁路的柴沟堡镇一个小村子。

张云在这个平绥铁路旁的小村庄里,建立了独立支队出发前的临时指挥部。

此时,独立支队的作战参谋团队已经全部从无名山驻地赶来。

不大的指挥部里,数十名高级参谋熙熙攘攘,聚在一堂。

大家按照工作分工,围绕着天气、地理、后勤、补给、医疗、情报、协调等方面,进一步细化着远征作战的细节。

整个指挥部里忙忙碌碌,甚是热闹。

张云站在偌大的华北地图前,一边细致观望着蒙古高原和东北四省的地形地貌,一边倾听着刘长青汇报最终拟定的远征计划。

“司令,目前确定的行军路线,是骑兵团从柴沟堡出发,西绕兴和、尚义、张北等县,向北进入蒙古高原,而后向东偏北方向出发,直扑西拉木伦河河谷;

1纵、2纵、3纵、战车团、防空营、炮团以及跟随我军出战的其他兄弟部队部队,则转而从乌兰察布出发,直接沿着蒙古高原向东出发,在尚义、张北县与骑兵团路线重合,向西拉木伦河河谷进军。”

刘长青指着地图上两条长长的虚线,详细讲解着行军路线。

“之所以将机械化部队出发地点选在乌兰察布而非张家口西侧的怀安,主要是考虑到地形和行军速度。

在实地侦察了从怀安绕行兴和、尚义的道路后,我们发现该路线需要翻越一些山脉,且山口狭窄。

虽然机械化部队可以强行翻越山脉,但会极大限制部队出击速度,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行进。

相反,机械部队经铁路抵达乌兰察布后,可以直接沿着高原出击,一路较为平坦。

从乌兰察布到西拉木伦河河口大概420公里,基本都是草原地形,且是明清以来草原商队常走的路线,地面相对结实。

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和总部已经安排侦察人员多次勘察地形。

此时正值冬末春初,蒙古地区干旱少雨,草原路面虽然有些不堪,但不至于让坦克、汽车等陷入泥坑,我们的机械化部队可以快速野战行军。”

张云从脑海中打量着侦察人员已经“点亮”的精准地图,缓缓点了点头。

坦克虽然号称全地形装备,但由于装备重量太大,很容易陷入沼泽、泥坑等地形中难以自拔。

参谋部规划的这条路线,经过民间商队几百年的摸索,确实已经证实是草原地面条件相当好的线路,足够让部队保持15-20公里/时的野战行军速度。

刘长青继续汇报道:“抵达西拉木伦河河口后,我们将快速占领并通过西拉木伦河河谷。

西拉木伦河河谷长约80公里,宽约15公里,最窄处仅有四五公里,是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之间的唯一缺口,也是鬼子唯一有机会利用地形阻挡我军进攻的位置。

一旦部队通过西拉木伦河河谷,就正式进入了广袤的东北平原地区。那里路网纵横,平原居多,鬼子再也难以限制我们的突击。”

张云将目光转向了西拉木伦河河谷。

西拉木伦河,红点密集的位置就是河谷。

明末历史上,满清除了死磕山海关试图通过辽西走廊入关之外,其实还有3条路线可以绕过山海关入寇京师。

这三条道路,从东往西对应着京师周边的三个关口:喜峰口、古北口、居庸关。

喜峰口在河北唐山迁西县和宽城县交界的地方。

从辽宁朝阳出发,沿着大凌河等河谷翻山越岭往西南走,就能到喜峰口。

这条路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卢龙道”。

三国的时候,辽西走廊尚未退海,积水多,沼泽也多,无法走人,曹操打乌桓、复辽东,走的就是卢龙道。

不过,该路山路崎岖,难以通行车辆,只能走骑兵和步兵。

古北口在北京密云东侧。

从沈阳出发,先往北到科尔沁沙地,再沿着西辽河(西拉木伦河)往西,接着到赤峰,然后顺着老哈河南下到平泉,跨过滦河到滦平,就可以抵达古北口。

或者从辽宁朝阳出发,沿着卢龙道前半段,再转到平泉-滦平,同样可以抵达。

这条路,其实也是鬼子修建锦承铁路的路线,作为全面侵华时第二条入侵华北的道路。

原本这条路同样山路崎岖,难以通行,但如今鬼子修通了铁路,却是基本打通了关隘。

东北1937年铁路图,黄色部分下半段就是承锦线

第三条路,则是从沈阳出发,沿着西辽河(西拉木伦河)往西到内蒙古高原,再绕到张家口,最后南下到居庸关(昌平西北)。这条路最远,要多绕 1200 多里。

不过,绕路虽多,却也是三条道路中唯一可以通行马车,运输粮秣的道路,道路条件较好。

历史上,满清在吴三桂投降献山海关之前,几次成功入寇都是走的第三条路。

不过,历史上满清早已经收服了蒙古,因此无需担忧这条关键的河谷被截断。

但如今八路军远征,这条道路是机械化部队除却山海关、古河口外唯一可以通行的缺口,自然极为关键。

“西拉木伦河河谷现在是什么情况,有多少鬼子兵力?”

“说来也是运气,在全面侵华之前,鬼子为了防备毛熊从西拉木伦河河谷攻入东四省,专门在那里驻守了一个守备师团。

不过随着毛熊和汉斯大战,鬼子和毛熊签订合约,以及鬼子转向南线,鬼子驻防在那里的部队早已经撤离,仅有一个大队的鬼子驻防在不远处的县城里。

目前我侦察营部队已经抵达河谷东侧附近,隐蔽在燕山山脉和大兴安岭山脉中,随时可以前出阻击该大队防御河谷。

由于那里并未通行铁路,最近的铁路站点为通辽城,因此鬼子发现我军意图后,至少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大规模增援该河谷。

只要我军够快,就可以赶在鬼子增援之前抵达并占领河谷,防止鬼子将我军封锁在关外。”

刘长青详细说着。

这些谋划,其实都是张云、老家、总部等多次研究过的内容。

如今一问一答,不过是张云查遗补漏的一种方式。

“如果我军机械化部队未能快速抵达呢?侦察营不过两千多人,且没有多少重武器,很难挡住敌人。”

“老家在去年就已经安排之前撤离东北的抗日联军重新进入东四省,且大部分都在大兴安岭活动。

如今有一部分部队已经在河谷周边大概40多公里处活动,必要时可以安排该部队南下增援。”

由于担心抗日联军泄露进攻计划,因此老家并未告知联军八路军的反攻计划,仅仅是技巧性安排部分部队抵近该片区域,就是打算必要时安排部队顶上。

“另外,”刘长青有些敬佩的看着张云。“司令您之前专门安排近5000多部队开展了伞降训练,必要时咱们可以向河谷附近空投伞兵,增援侦察营部队!”

伞兵,同样也是张云手中的一张底牌。

虽然张云没打算安排伞兵像漂亮国空降师那样空投到敌人腹部,但必要时同样可以伞降增援。

“我们预计,一旦我军通过河谷,鬼子必然会有极大反应,会通过铁路网在通辽地区集结大量部队。

我们将在那里与敌人进行第一次战役级别决战,击溃鬼子第一波部队后,沿着通辽南侧铁路或者沿着平原一路南下,直扑沈阳方向。

在吸引敌人增援沈阳的同时,转而向锦州方向发起进攻,控制阜新、朝阳、锦州一带,接应南线部队并打通锦承/锦古线。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阶段整体反攻计划,一旦顺利完成,我八路军80余万部队可以控制沈阳以西大片区域,并可以通过铁路得到后方源源不断的兵力和弹药支持。”

“”

一处地主家堂屋里,

距离正式反攻还有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