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 第339章 僵局之下,唯有特种作战可破

山本一木是帝国陆军大学的高材生,是帝国陆军培养的高级人才,可是他的仕途升迁没有很顺利,与他同期的很多同学已经胜任帝国的中将大将时,他却仅仅是个大佐。

这对帝国陆军大学毕业出身的他来说,已经有些偏低了,官职可以说是略显寒酸。

原因无他,山本一木是一个很偏执的人,他沉迷于特种作战,将小规模特种作战作为他的战斗圭臬。为此,他还专门去德国慕尼黑特种学校进修并担当过教官,甚至仿着德国特种部队照猫画虎般的培养了自己的特种作战精英小队。

该小队不过百余人,却拥有一水的自动火器,如MP40冲锋枪、歪把子、随身电台等,所有人员都在德国慕尼黑特种学校参加过集训,拥有着强大的小规模战斗能力。

但在目前帝国的狂热军国主义氛围下,大本营陆军部的将领们推崇的都是类似决战式的大兵团作战,喜欢用横扫之势的姿态赢得战争,对这种“小偷小摸”式的特种作战很是看不上。于是乎,他一直缺乏可以演示特种作战的舞台,也难以赢得大本营陆军部高层的认可。他十分迫切的希望获得特种作战的机会,从而证明自己的特种作战的特殊能力和才华。

而山西陷入的这种僵局,成为了他的机会。

“将军,”山本一木指着地图说道:“来之前,我认真研读了这几年帝国入侵中国的战史,重点研究了山西地区的作战记录。”

“山西地区,从帝国的部队摧枯拉朽般的胜利,到持续开展肃正作战,再到如今连山区都难以攻入,可以说是陷入了僵局。”

“不过,相比于八路军部队,帝国仍然占据了明显优势。八路军仅仅是依靠地形及情报优势,依靠部分兵工厂及弹药供给,才稳固了僵持局面。”

“将军,目前的这种僵持局面是不稳固的,就如同平衡秤一般,只要在关键位置添加一个小小的砝码,那平衡就被打破,局面就会再次向帝国倾斜。”

“而我的特种作战就是这样的小砝码!”

“……”

筱冢义男有些兴奋的听着,对山本一木的分析很是认同。不得不说,帝国陆军大学出身的山本一木,确实有很专业的素养,很多分析都说到了筱冢义男的心坎上。

如今战局僵持,筱冢义男作为第一军司令,颇受大本营责难,山本一木的战法无论能否成功,都是值得尝试的。

两人详谈许久,最后筱冢义男根据山本一木的想法,结合山西战局,下达了两个特种作战任务。

首要任务,是暗中偷袭八路军总部,趁机摧毁八路军运转之中枢,以彻底解决八路军之患。

当然,八路军总部的位置一直变换不定,如今鬼子连山区根据地都攻不进去,情报部队渗透很是困难,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才摸索和确定八路军总部的位置,因此这个任务是个长期任务。

于是,筱冢义男就给山本一木安排了一个次要任务,即暗中偷袭独立支队总部,趁机消灭或者至少重创独立支队,解决第一军的心腹大患。

独立支队的无名山驻地就在昔阳西侧,距离太原不过70公里,地址是相对固定的,是一个可以尝试的目标。

于是,一场阴谋正在酝酿,独立支队也迎来了一次奇怪的挑战。

……………………

1940年3月初,张云刘长青等人在时隔大半个月之后,终于率领着部队回到了无名山驻地。

一番忙碌安置后,张云继续沉下心去,开始了他重复性的“宅”生活。

每月去调研兵工厂,解决兵工厂出现的各类难题,补充兵工厂缺乏的各类原材料和一些关键设备;

调研专家工作站,与专家们一起研究新武器、新技术、新设备,同时也在完善着新良种的推广应用;

蹲点各个部队,跟着各团各营的战士们一起出操训练,或者操持着团营级干部培训班,共同提升干部们的指挥能力和战术见识;

蹲点军分区各部,了解干部们的工作状态,提出一些新想法新思路,补充一些工作设备,共同研究提升工作效率;

调研各个工厂,熟悉民用厂的各厂情况,更新了一批生产设备,提出了一部分工作要求。

调研军医院,了解医生护士们对药品和器械的需求,同时也提供一些现代医院论文和材料,帮助军医院提升战时急救以及日常医疗的能力水平。

另外,他还每半个月跟着部队去破袭正太铁路,然后趁机继续大规模“套现”粮食、钢铁、花生、牛羊肉等物资,不断增加军分区的粮食物资储备。

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张云就这么平平无奇却又忙忙碌碌的度过,在军分区各个点位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而在张云及军分区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军分区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一些不小的变化。

兵工厂的弹药产量又有提升,同时因这两三个月并未发起大的战役,弹药消耗不大,于是军分区弹药储备数量进一步增加;

推广出去的第8批白羽鸡和第2批白皮猪开始出栏,军分区各县区域内的集市上,新鲜肉食供应量开始增加;

民用厂生产的各类民用设备已经开始供应各个根据地,不仅使得各个根据地里出现了不少的民用厂,甚至整个八路军根据地的各类物资种类都开始慢慢增多;

正太军医院更是发展迅速,已经发展成为了仅次于总部医院的重要医院,甚至医疗条件和水平已经有赶超之势,成为了当地军民养病治疗的重要场所,甚至晋察冀军区的很多重伤员都会来到东部驻地附近的分院疗伤,很多根据地的卫生员都会来此学习;

……

正太军分区的一切都向好的发展,反击鬼子的动能在慢慢积蓄,等待着主动出击的那一天。

而军分区产生的这些新变化,也慢慢的溢出到了各个根据地,哪怕是离着百余公里的总部,哪怕是隔着数百公里的老家,都能从一些细节中感受的到正太军分区中的勃勃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