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这临高县城里的李家,他家能几百年来一直坐拥城关镇的全部粪段坐地收钱,还不是靠着祖辈当初跟着老朱家打天下挣下来得。再说他们这些北上干部,又不用像大头兵那样一刀一枪的在战场上谋出身。
谭小芹却有些模糊,自己是个女人迟早要嫁人的,这份富贵出身到底该是谁得?是谭家的,还是眼下还不知道在哪里的未来的夫君家的?
算了,先不操这个心了,还是考虑考虑这几天的准备情况吧。
床上,是刚下发不久的装具。广东的天气要比海南低几度,小冰河期广东的极端气温可低到0c,所以必须准备御寒的衣物。配发给北上干部们的衣装中多了一件能防水防寒的呢子短大衣――就是军用版去掉各种装饰;另外配发有油布短靴和羊毛袜子、帽子、手套。
这些都是在海南很少见的稀罕物,虽说如今的海南比她爹娘小时候那会冷得多了,偶尔还会下雪,但是冬天大多数时候添一件絮一层薄薄棉花的夹袄就足够了,至于靴子这种东西,在海南只有士兵才穿。
一条薄呢军毯,一张狗皮垫褥――铺在地上隔凉隔潮,是需要露宿的人的恩物――打成一捆装在帆布卷包里,一个帆布背包里装着个人的替换衣物。一个帆布挎包装着应急口粮、急救包和全套的文具:蘸水笔、墨水瓶、笔尖,专门配发了专用的笔记本和带有元老院广东军管会抬头的便签纸。每人都刻了自己的圆形名章,装在有配套印泥的一体式印章盒里。
因为去得是战地,北上干部们配发了新款的左轮手枪和二十发子弹,枪套和弹药袋挂在y型帆布武装带上,上面还挂上一个竹筒水壶。
配发的装备堪称面面俱到。连手纸都没拉下,女干部还另外配发了卫生用品。谭小芹按照清单清点完所有物品之后不由暗暗叹息:“首长们真是太细心了。”
“你在写什么?”陆橙看到她桌子上摊开的纸笔。问道。
“首长不是关照每个人都要给家里写封信吗?”
虽然关照写信的理由是“要出去不少日子,有什么要紧的话要紧的事都和家里说一说。但是大伙都知道所谓“要紧的话要紧的事都说一说”就是写遗书的委婉说法。有些字句他不明白,可是又不愿意把信给其他人看,就抄下来去问人。
他把信藏在自己的军官证皮夹里,贴身带着。无人的闲暇时分他时时拿出来看看,用抚摸少女肌肤一般的温柔的触碰爱抚着这张已经揉皱的不成样子的“百仞总医院”抬头的便签纸,发出一阵傻笑。
现在,他的面前摊开的就是给郭芙的信件。在这个世界上他没有一个亲人了,首长们关照写给亲人的信,他也无人可写,想来想去,也只有郭芙了。
然而比起郭芙一手漂亮的蘸水钢笔字,田凉的字实在拿不出手,他的文化学习一直是磕磕绊绊的,要写一封信――在这可能会一去不返的离别之际,他有太多的话想说――把自己的心意用笔墨传达给郭芙对田凉来说太难了。他一开始不敢用蘸水笔写,用铅笔涂涂抹抹的打草稿,好不容易才凑成了一封信。
芙妹大安:
我们今天接到了正式的命令,就要调动开拔了。首长叫我们写信给家里人,把要紧的话要紧的事都说一说。我想来想去,能写的人也只有你了。
芙妹,我们都是孤儿,当初逃难的时候结伴走路,有饭一起吃,有水一起喝,下雨的时候捡到一把破三(伞),你让我一个肩膀,我让你一个肩膀,大家都只能朵(躲)个头。
你说过去是一场饿(噩)梦,回想起来也有许多快乐的事。你还记得咱们在田地捉蚂蚱在破庙里烤着吃的事吗?
咱们那时候虽然苦,可是相依为命,一路也互相帮衬着也活过来了。
到了海南,你在医院,我在军队里。一直没有见面的机会。一别多年,我还是常常会想你,我的心意你应该是知道的。
写信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到你。不知道你现在变成啥样了,一定是比过去更好看了。
咱们的年令(龄)已经不小了,又没有家中的长北(辈)做主,你要是元(愿)意的话,这次出征回来,我想和你见面谈说说咱们的终身大事。
我这个人你是知道的。人本(笨),不从(聪)明,能当上连长全靠首长的在(栽)培,可是我没有坏心眼,是个本分的人。绝不会欺负你,也不会在外面乱高(搞)女人。要是能在部队里干下去,这份饷也是够我养活一家人的;万一伤了身子不能干部队了,退伍回家首长也会给个出路,再差也是个地方干部。
要是我回不来的话,你也不要太伤心了。打仗总是要死人的。首长也说人总有一死。当初不是你给我完(剜)掉烂创(疮)洗干净伤口,我大约早就死在路上,也遇不到首长,当不上这个连长了。能活到现在已经是赚了。说起报答首长的恩情,用我的性命来报答也不够。但元(愿)能多活几年,多给首长出力打仗,保着元老院坐天下。
万一我回不来了,我已经写好遗书,把我积攒的军饷还有几身军服都留给你。你将来嫁人的时候总要用钱。衣服虽然旧,都是好料子,给你以后的男人穿也是可以的。
话就说到了这里了,我马上要去连队检查准备工作了。我的军邮号码是9417,有时间给我写信。
田凉
田凉用蘸水笔歪歪扭扭的抄完最后一个字,又仔细看了一遍。把信吹干,放进了盖着“军邮”的信封里,写上了百仞总医院的地址,最后是“郭芙同志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