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左舷 > 第354章 中国人太可怕了

左舷 第354章 中国人太可怕了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6 18:04: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2010年前后这几年里,恐怕很少人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中**人从来不认为自己只有一个对手。

在几十年前那样一种和老大哥好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的年代,我军当中都不缺乏“丁伟”式军官,更遑论几十年后的现在。

在各类公知甚嚣尘上的时期里,什么中国人是丑陋的,中国人是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是没有危机感的,蒙蔽且带歪了相当一部分人,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俘虏。

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个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危机感的民族,没有之一。

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除了自己,谁都靠不住。

因此有“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的谚语。

哪怕在最困难的时期,中华民族也从来没有想过依靠他人,而是咬紧牙关“广积粮、深挖洞”,做好再打一次世界大战的准备。

这一点,又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

手里有几千架歼-6时,同期的美苏拥有同等数量的F-16、F-15、苏-27、米格-29,F-22也已经服役;只有十几条051老驱时,同期的美苏的第三代驱逐舰“伯克”级、“提康德罗加”级、“勇敢”级、“现代”级上百条且已经服役二三十年。

饶是如此,人民空军、人民海军的“与全世界为敌的最坏准备”也从来没有动摇过。

李海这一代海军飞行员站到了历史的潮头之上,他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人民海军装备发展的时间表,且当前人民海军的装备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亚太地区国家除美海军之外所有海军之和,且不久的将来,我人民海军必将是惟一一支能比肩美国海军的力量。

可以想象,李海这一代海军飞行员的格局和心态。

大毛和二毛开打之后,世界格局越发的风云变幻起来,其中蕴含的巨大危机已经倪端初现,李海这些海军中的中坚力量高度警惕。

在亚丁湾海域已经有常备护航编队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在这个关节点组织一支特别护航编队过来,而且是首次以航母为核心编成的护航编队?

其中的含义大家“心照”。

40个小时后,特护编队进入亚丁湾海域,第一时间与在此巡弋的常备护航编队取得了联系,迅速完成编队。

由此,一支由一条七万吨航母、两条万吨大驱、三条七千吨盾舰、一条四千吨护卫舰以及两条新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出现在了亚丁湾海域。

总吨位16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呢?

法国海军总吨位也不过37万吨。

这样一支拥有航母的海军编队出现在亚丁湾,顿时让安理会的气氛好了不少,更让周边各国的情绪神奇地安定了不少。中东地区一些对我友好国家对此持欢迎态度,他们希望有新的力量进入本地区与单级霸主形成对抗,而后从中获势。

其他人如何评判,得出什么结论,是基于他们的国家利益(或者是掌权集团利益),不能左右“我”对以后的看法。

人民军队居安思危,基于国家利益来制定发展战略、使命任务,不干涉他国,也不受他国影响。

我们从不主动挑起战端,也从不主动入侵他国,哪怕是过去那么多个能打能战的朝代,每一次主动发起战争也都是抱着“人类共同富裕”的目的的,从不“强占”。

特别护航编队的出现,既是在展示实力,也是在表明以上这样一个态度。

欧洲各国媒体如何无端炒作,都影响不了特别护航编队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护航、自由航行等任务。

连续几天,特别护航编队都在搞专题政治教育以及敌情分析,其中有一个分析欧洲各国媒体报道的国际形势课。

从媒体报道中分析出有用情报,从来都是情报工作人员的必修课。这里需要指出,情报工作人员囊括的范围很广,特工、间谍等只是其中一个小类。

冷知识,图书馆馆员属于情报工作人员。

随舰心理医生黄晓月博士挑选了几条报道,其中有一条颇具代表性,她在课堂上拿了出来,与飞行员们一同分析。

李海听得很认真,当然绝不是因为黄晓月博士是他师父的绯闻女友——传闻黄晓月博士至今未婚是因为李战,她已经是大校正师级干部了。

黄晓月博士指着投影布上的报道说,“首先,这篇报道充满了臆测,系路透社的特约评论。大家请看这里,这位军事评论家认为,中国已经有两艘七万吨级大型航母服役,正在建造的航母,从尺寸来看属超级航母,十万吨级。各位最清楚,我们正在建造的航母的的确确与他猜测的差别不大。”

“不过,后面这一部分就属于无根据的臆测了。你们看,中国正在做建造第二艘超级航母的准备,相信是采用核动力系统的,而与此同时,中国人正在设计第三艘超级航母,以及正在为第四艘超级航母制定技术指标……”

“这个人应该是长期研究我军的军事人士,因为他的臆测是根据多年以前我们军工科研人员公开发布的装备发展规律——服役一代、建造一代、设计一代、预研一代。”

“他预测,十年之后,我们将会拥有四艘超级航母以及两艘大型航母,其中三艘超级航母采用了核动力。当然,他并未提到弹射系统,恐怕西方人很难相信,我们可以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实现了超车。大家觉得,他的预测是不是臆测?”

李海等飞行员们呵呵笑了起来。

黄晓月也笑了笑,与学员心照不宣时,总能让授课人感到愉悦,她脸色忽地一正,指着最后一段道,“关键在这里,他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里,提出一个足以引起许多人发挥想象的问题。”

“中国人现在拥有两艘大型航母,其中一艘是改进苏联的旧航母,他们就敢于把舰炮的炮口顶到了欧洲的喉咙,想想吧,如果中国人手里有四艘超级航母,他们会怎么样?是不是会把炮管顶到欧洲的喉咙从而让整个欧洲呕吐不已?”

李海等人迅速冷静下来,陷入了思考。

“此人撰文能力之高超是令人佩服的,但是他使用的作文技巧过于老套了,整篇文章从头开始一连串的铺垫,用一个接一个问题将读者的思维带到一个特定的空间,最后用“致命一问”激发、引导读者们沿着此前设定好的逻辑发挥想象,读者最终得到的答案一定是——中国人太可怕了。”

黄晓月条理清晰地分析着,“我们关注这些报道,并且从中发现问题,在了解外人的思维逻辑的同时,要让自己时刻保持警惕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们坚定走自己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