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 > 第212章 暗流涌动与远谋新策

青州在袁谭的精心治理下,逐渐步入繁荣昌盛之境。但袁谭明白,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犹如隐藏在迷雾中的狼群,正伺机而动。

曹操残部在经历青州之役的重创后,退回许昌,犹如受伤的猛虎,虽暂时蛰伏,却在暗中舔舐伤口,积极整军备战。其麾下谋士荀彧、程昱等人日夜谋划,一面重新招募和训练士兵,补充兵员损失;一面派遣细作潜入青州各地,刺探军情,试图寻找袁谭势力的破绽,以图东山再起,报那青州大败之仇。

与此同时,乌桓联军内部正如袁谭所料,陷入了混乱与动荡之中。各部落首领因青州之役的失利而相互指责,矛盾日益尖锐。一些部落主张与曹操残部彻底决裂,重新回归草原,休养生息;而另一些部落则认为应再次联合曹操,集结更强大的兵力,向袁谭和马超发起复仇之战,夺回失去的颜面和土地。这种内部的纷争与分裂,使得乌桓联军暂时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军事行动,但也让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难以预测其下一步的动向。

在袁谭的治理下,青州内部虽已恢复了良好的秩序,但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青州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一些新兴的商人阶层崛起,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开始对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部分商人试图通过贿赂官员,获取更多的商业特权和利益,这无疑对袁谭努力建立的公正廉洁的政治生态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此外,随着青州军队的不断扩充和训练强度的加大,军队的粮草供应逐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但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军队需求,仍显吃力。而且,长期的军事建设使得部分地区的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进一步加剧了粮草供应的紧张局面。

袁谭深知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他意识到,若要在这乱世中长久立足,仅仅依靠军事上的胜利和经济的繁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政治、外交和民生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谋划和布局。

于是,袁谭召集了青州的一众谋士和官员,共同商讨应对之策。在军事方面,他们决定加强青州的边境防御,修筑更多的烽火台和防御工事,同时加大对情报系统的投入,建立一支专门的情报队伍,负责刺探周边势力的动向,以便在敌人来袭之前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为了解决粮草问题,袁谭采纳了谋士的建议,推行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他下令开垦更多的荒地,将一些无主之地分配给无地的农民耕种,并提供农具和种子的支持。同时,组织农民修建灌溉水利设施,提高农田的产量。此外,袁谭还鼓励百姓养殖牲畜,以增加食物的来源和储备。

在政治方面,袁谭决心打击商人阶层的**行为,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他设立了御史台,专门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对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官员进行严厉的惩处。同时,他也意识到,要平衡商人阶层的利益诉求,不能一味地打压,而是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让他们为青州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因此,袁谭开始制定商业法规,规范市场秩序,鼓励商人投资于青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手工业发展,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政治地位和荣誉,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和合作。

在外交上,袁谭继续巩固与马超的联盟关系。他派遣使者前往西凉,与马超商议共同出兵,对曹操残部形成战略威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同时,袁谭也没有放弃与孙权的外交接触。他深知孙权在江东地区根基深厚,拥有强大的水军和丰富的资源。若能与孙权达成合作,不仅可以在军事上形成对曹操的夹击之势,还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促进青州的进一步发展。

袁谭的使者再次前往江东,这次他们带去了更为丰厚的礼物和一份详细的合作计划书。计划书中提出了双方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设想,包括共同对抗曹操、开展贸易往来、交流文化艺术等内容。孙权对袁谭的合作诚意表示认可,但仍对合作的具体细节和利益分配持有疑虑。他召集了江东的谋士和将领,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讨论和商议。

在江东内部,对于与青州的合作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一些将领认为,青州地处北方,与江东相隔甚远,合作起来存在诸多不便,且担心袁谭势力壮大后会对江东构成威胁;而另一些谋士则看到了合作的潜在利益,认为与青州联合可以增强江东在乱世中的影响力,共同对抗曹操的势力扩张。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孙权最终决定与袁谭进行初步的接触和合作尝试。他派遣使者回访青州,与袁谭商讨具体的合作事宜。使者带来了孙权的条件和要求,包括在军事合作上的兵力部署、指挥权分配,以及在经济合作上的贸易条款、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袁谭对孙权的回应感到欣喜,他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立即召集谋士和官员,对孙权的条件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力求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达成一份互利共赢的合作协议。

在双方使者的多次往返和艰难谈判下,最终达成了一份初步的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军事上,当曹操残部有所行动时,双方将互相支援,共同出兵抗击;在经济上,开放边境贸易,互相减免部分税收,促进商品流通;在文化上,开展学术交流和人才往来,增进两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这份协议的达成,为袁谭在乱世中的发展增添了一份重要的保障。但袁谭也清楚地知道,协议的落实和执行还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信任,而且未来的局势仍然充满变数,曹操残部和其他潜在势力随时可能对这份协议构成威胁。

在解决了外部和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后,袁谭开始着眼于青州的长远发展。他意识到,人才是乱世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于是,他下令在青州各地兴办学校,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能,都能在青州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他还设立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青州的政府机构和军队注入新鲜的血液。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州在袁谭的治理下,不仅军事力量日益强大,经济繁荣昌盛,政治清明廉洁,而且文化教育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但袁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不断进取,不断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守护青州的安宁与繁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