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宦官离宫之后 > 第一二八章 别有洞天

宦官离宫之后 第一二八章 别有洞天

作者:笔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22:18:51 来源:小说旗

手机同步阅读

诏狱,内堂。┏x4399.┛

沈青白正在审阅案卷。案头灯内,火苗轻动,在他刚毅的五官轮廓上,映出些许游移的虚影。

一名国字脸手下,忽然匆匆附耳来报。

沈青白听得心中一震,偏头严肃地与手下确认:“他听清楚了?”

国字脸手下肯定地道:“他听清楚了,复述的话绝对一字不差。如此大事,他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敢马虎!”

沈青白缓缓将案卷按到了桌上,神情越发严肃。

若如那班良所言,苏家的人,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都觉得配不上自家,那么二者联手,除了是想要谋反,还能是想干什么?

苏家现在或许还没有考虑好,是否要行大逆不道之举,可是班良所效命的“主公”,必定已是有所行动。

涉及此事的另外一人于三吉,是一个趁着改朝换代之机,流窜出宫的老阉宦,本就是个重利轻义的角『色』。如今终日靠着过往的内官身份,游走于高门大户之间,以嘴代劳攫取利益。

若说他会受贼子重利收买,利用往来之便,为贼子充当谋反掮客,也是合情合理。而以他和前朝宫廷的关联,他背后的主公,便是此前收到的密报中,意图利用前朝遗毒,谋权篡位之人,也大有可能。

盯住班良和于三吉,便上可抓贼子,下可查逆臣。这两人,实在是关键中的关键。

不过,此二人都是因为盯着苏家,才连带着追查到的,此前并未想过,会有大用。

目前只知道他们大致的身份背景,以及他们近两个月都住在倚梅胡同附近,一处不起眼的民宅里,去倚梅胡同苏三别苑的次数,较为频繁,其他都所知寥寥。

当务之急,是要『摸』清于三吉和班良的详细背景、经历,理出他们二人之间的所有交集,和与他们来往最多、关联最深的人,抽丝剥茧地查出他们所效力之人的底细。

另外,也要盯紧苏家的一举一动,一旦苏家的人有不轨的企图,便要立即上报女帝,进行处置。

沈青白负手踱步一阵,旋即指令手下道:“牢牢盯住于、班二人,有任何异动或发现,都立即来报。另外加派两队人手,一队详细调查于、班二人的底细,尤其要注意发掘,与他们过从甚密之人的动向。一队人手去查于三吉提到的徒弟王景,务必要尽快将这个王景找到。”

“这些宦官无儿无女,但凡有点能耐,都会教养些个徒弟充当后嗣,能让于三吉在那时那刻,那般挂心的徒弟,定然与他关系匪浅,作用重大。明白吗?”

国字脸手下深思片刻,慎重抱拳道:“属下明白,属下立刻就去安排。”

沈青白点点头,他的手下于是告退。

沈青白待手下离开后,思量了一番,叫来了方脸浓眉、身形魁梧的副手鱼羡,进入内室,低声与鱼羡询问:“布在苏家的棋,现在情况都如何了?”

鱼羡略一思量,立即低声回禀:“折损近半,但平安留下的,多数都受到了信任和重用。苏家人主要的府门宅院里,都有我们可用的人。”

沈青白点点头,神情变得沉重而严肃,负手踱了几步后,叹息道:“苏家的人,不简单,我们百里挑一的人,弄进去还会被掀出一半来,其他地方,何曾有过如此高的损失。”

鱼羡也沉重地点头。

沈青白沉默了片刻,才问:“倚梅胡同的苏三别苑里,有几人可用?要能活动的棋,还被圈着的不算。”

鱼羡思量后,有些沉重地答:“只有两人。这两人在苏三手下,功劳颇高,深受苏三与高弘仕的信任,即便脱离他人视线,也不会轻易遭到怀疑。”

沈青白慎重地点点头,单手握紧,考虑良久,终于,坚定地道:“让他们都动起来,彻底从守转攻。从此刻起,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查证苏三等人,是否有不臣之心,一旦查到实据,即刻传递出来!”

鱼羡双眼睁大了一瞬,意识到苏家之内的情况,很可能已出现了严重的变化,马上慎重地道:“明白了,我马上交代下去。”

“要快,也要稳。”沈青白沉声嘱咐了一句。

鱼羡重重点头,沈青白随即挥了挥手。

鱼羡告退之后,沈青白思量了一下,便立即前往宫中。

苏家有如此异动,须得及时禀报女帝。

倚梅胡同,苏三别苑。

苏三平息下被班良挑拨的怒气,与高弘仕从花厅,走向远处匠心独具,曲折磅礴的假山群。数名黑衣护卫,远远跟在他们的身后。

苏三墨『色』一般浓黑的眸子,远远扫视那规模庞大的假山群,眼底浮动着几许傲气。

这世上,除了他的兄长与心腹,没有人知道,他已经布下了怎样的局。为了他的心中期待的那一天,他已经等待了太久,付出了太多。

现在,距离他梦想的时刻,已经越来越近了,他一定要稳住,一定要比从前,更从容不迫!

高弘仕身着淡青『色』衣装,手持折扇,与苏三缓缓并行,不时留意着苏三的表情,两次欲言又止。

苏三留意到了高弘仕的频频注视,微微勾唇,轻声说:“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吧。”

“是。”高弘仕颔首应了一声,思量了一下,才低声询问:“公子还不准备答应吗?”

“不。”苏三淡淡微笑着,摇了摇头。如墨如夜的眸子里,微微闪动着难以测度的光泽。

“还不到时候。现在我们仍然势弱,一旦与对方联手,我们将为对方所驱策。等到我父坐上首辅之位,大权尽揽,满朝文武悉数听命之时,再谈联手,便是我们驱策对方。这开局一正一负,结果也将殊为不同。我们决不能是为人作嫁的一方。”

苏三看着越来越近的假山群,微微勾唇,仿佛看到的不是假山群,而是千万里大好山河。

他从来不信划土而治这种鬼话,九州四方,只能是一家的天下。

而这一家,只能姓苏!

高弘仕深思片刻,信服地点了点头,“还是公子考虑周祥。”

随即,又试探地问:“那是否要告诉阁老?”

高弘仕总觉得,应该提前知会苏阁老一声,苏三与其兄长们固然才智超绝,计率深远,但毕竟没有苏阁老这样早在女帝与命帝立国之前,就追随在女帝与命帝身边的人,对女帝和命帝了解更深。

万一他们的计划中有纰漏,苏阁老也能点拨一二。

可苏三却立即否定了出来:“绝对不可,只有等到万事俱备,才能告诉父亲。”

苏三说着,停下了脚步,郑重地看着高弘仕,道:“这也是我和兄长们商量的结果。父亲老了,不喜欢冒险,若被他知晓,必定难以成事。可是你想想,当下女子为帝,颠倒乾坤,叛逆纲常,乃是世所不容,如此机缘,我们又已准备了十之八/九,若是错过,岂不是逆天而行,遗憾永世?”

高弘仕想了想,虽然还是有些不放心,但也觉得苏三与苏三兄长们的顾虑颇有道理,便道:“弘仕明白了,绝不对阁老多言。”

“如此才好。”苏三欣慰地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个笑容,继续与高弘仕向假山中走去,边走,边劝慰高弘仕:“成大事者,不能太过谨慎,或过于拘泥于条框规则之中,要多变通。你有时,还是太循规蹈矩了。”

高弘仕不好意思地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三,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在他心里,高弘仕这般循规蹈矩,虽然有时候,显得不那么大气,却也颇为令他放心。稍作规劝,不让高弘仕过于拘泥便好,他也并不打算,真的让高弘仕彻底改变。

苏三与高弘仕走入假山中,侍卫们,便在假山外停下,有序地将假山一侧的数个入口把守住。

苏三与高弘仕在假山怪石中,来回沿着不同的路线,绕行几次之后,最终在中段的一处嶙峋奇石前站定。

高弘仕左右仔细看了看,确定无人之后,单手伸入奇石中空的缝隙中,在三个方位上,依次用不同的指法按了下去,奇石后方的一处嶙峋石壁,便向一旁,缓缓移动开,『露』出了下方二尺见方,倾斜向下的地道入口。

若这石壁不动,绝对无人能够想到,此处,竟然还藏着一处地道。这处地道,四周以青石相砌,铜铁为筋,十分牢固、平整、洁净。

高弘仕先进入地道,点燃地道两旁的火烛,然后,苏三才走了下去。

苏三进入后,高弘仕缓缓转动地道内一尊一尺高的铜制佛像,石壁便缓缓移动了回去,重新遮蔽了上方。

高弘仕点起一只灯笼,在前为苏三引路。两人在堪堪容纳一人通行的地道中,行走了约一盏茶的时间,前方,忽然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出现了一个喇叭形的空间,和一堵石门。

高弘仕上前,以一定的节奏,轻轻敲了敲石门,片刻之后,石门从内被人开启,一个宛若地下殿堂的双层空间,便呈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上下两层的空间里,同样是青石相砌,铜铁为筋,若忽略四周与承重的材质,几乎与地上房屋的室内无异。

两层空间,皆是灯火通明。不同之处在于,上层空间房门大开,下层却是屋门紧闭,只能看见里面有人在走动,但看不到里面的具体情形。

苏三与高弘仕扫了一眼下层,便将视线,都投注在上面一层中,一同走了过去。

给苏三和高弘仕开门的人,将石门关上,也跟上了苏三和高弘仕的脚步。

开门人年约四十,一身儒装,身材清瘦,相貌俊雅,双目炯炯有神,一缕长须,从容飘逸。

踏入室内后,他对苏三和高弘仕,拱了拱手,微笑道:“公子与高生许久没有过来了,此次前来,可是有好消息告诉大家?”

“不错。”苏三对他微笑点头,高弘仕则微笑着拱手还礼。

在上层空间中,十余名老老少少,身着青衫,书生装扮的人,正分成两列,坐在各自的桌案后,奋笔疾书。整个空间里,都只闻笔墨相亲,纸笔摩擦的沙沙声,和纸张传递的细微轻响。

这些人看到苏三和高弘仕出现在此,都只是微微点头示意了一下,便继续专注于各自眼前的事务,不曾停笔。

而苏三和高弘仕,也都不以为忤,反而以微笑回应。

苏三自豪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低声对那开门人道:“寒禽先生,如今朝中一切顺利,我父与首辅之位,不过毫厘之距。大事得成,已是指日可待了。相比之下……”

苏三笑着沉『吟』了一下,“这里的进度,可能反而慢上一些了。”

刘寒禽并不同意地摇了摇头,抬手指向了一侧沿墙而建的书架,比了一个请的手势。

苏三和高弘仕相视一眼,一前一后,随刘寒禽走到书架旁。

刘寒禽收起书架上覆盖的布帛,颇为骄傲地对苏三道:“公子请看,《大正律》十三卷,初稿已近完成,只差《河防》一卷,尚待数个条目完成,即可收尾。预计再有十日,便可大功告成。到时候,我大正朝便有自己的律令了!”

刘寒禽说着,取出卷首初稿一册,交到了苏三的手上,动容地对苏三道:“公子的所思所想,都已融入进这部律令之中。相比古法,此部律令体例更加规范,刑名更加清晰,涵盖更加全面。可说是集历代之所长,超古今之眼界。千古之后,也必将规范世人,永为治世之典!”

“好,甚好。”苏三热切地望着手中捧着的《大正律》初稿,白得似雪的指尖,轻轻拂过封皮,微微有些颤抖地,翻开了封页,感慨而动容地浏览着里面的内容。

不论是总目,还是律条,都是按照他的设想与要求,进行制定的。

苏三振奋之下,不由朗声宣告:“寒禽先生与诸位,日夜编纂推定,才使得这部律令,完成得如此之快。诸位之功,诸位之才,足配翰林学士之职!”

翰林学士,是每一个文人都梦寐以求的官职,只有当世大才者,才有资格出任。不仅可受天下文士仰慕,仕途也将从此通达。进一步,可入阁治国,退一步,可外放封疆。

在场编纂之人,闻听此言,不由都顿住了书写的动作。

刘寒禽比任何人的脑筋转的都快,意识到,这是苏三在向他们允诺职位,一旦立国,便可兑现,生怕这机会被错过,便立即拜谢道:“多谢殿下封赏!我等必将鞠躬尽瘁,不负所托!”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纷纷起身,一同对苏三拜谢。

“诸位先生免礼,那是你们应得之位。”苏三合上卷册,看着这些对他行拜礼的人,忽然有一种站在朝堂之上,受人叩拜的感觉。

无怪那么多人,都想坐拥天下,看着他人对自己叩首拜谢,马首是瞻的感觉是如此之好。

真想快点到那一天,好好感受一下,穿着朝服的文武大臣,对他与父兄,跪拜叩首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