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宦官离宫之后 > 第一三零章 藤蔓庵堂

宦官离宫之后 第一三零章 藤蔓庵堂

作者:笔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22:18:51 来源:小说旗

手机同步阅读

女帝顺着命帝的思路,反推了一下,心头不由得一惊。收藏本站┏x4399.┛

“若是苏家有钱而缺兵,那乐于与苏家联手的,便是有兵缺钱之人了。”

她与命帝相视一眼,心情皆变得凝重。

这个推测说明,有武将要反,而且有谋逆之心,已不是一日两日。可他们现在,却对此一无所知!

跟着他们建立天下的将领,皆是勇猛精悍之辈,哪一个要反,都不能轻心相对。

女帝和命帝,挥退沈青白,将朝中的公侯伯子爵,全都历数了一遍。

都说灯下黑,事情的变数,往往就存在于最可能,与最不可能的两种情况之间。女帝与命帝,最终甄选出了十个最不可能谋反的,和十个最可能谋反的人,命沈青白派人详加查探。

次日一早。

天刚放亮,陆怀便穿了一身带补丁的粗衣,带着路平与吴大吴二,出了城门,沿着流民最多的方向,一路行去。

这一路上,既寻找适宜设置粥棚与救济安置之地的所在,也借机踏访,有可能修筑暗道的破败庙宇与落寞朱门。

然而,一连三日过去,荒废的庙宇朱门探访了不少,粥棚与其他救济安置之地,也设立了不少,却并没有找到,适宜修筑密道的所在。

第四日。

唐正延派人给陆怀传信,为他挑选的监工,已经从大同府回到了京城。

陆怀立即前往写意轩,与此人见了一面。

这位监工姓刘,通身干练气质,言谈平和有度,叙事有条不紊,常年负责远途货物的押运,对于各省常用线路的情况,与各个环节的疏通,都十分清楚了解。

陆怀对此人非常满意,写过唐正延之后,便给宫里的哲安去了一封信。

次日,陆怀收到哲安的回信,与进宫的批文,便立刻动身进宫订立契约,领取头款。

定契领款的过程,并没有什么可费心的。熟悉的监局,熟悉的人,从兵仗局的角度来讲,陆怀走这一趟矿石,又是为兵仗局排忧解困的,一切自然都是按照最能与陆怀方便的流程来走。

和中、和清与陈定,相隔数月再见到陆怀,都欣喜异常,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边,为他跑前跑后。

哲安在外间忙着清算银钱,整理文书,谭印等人依然很闲,与陆怀寒暄了一阵之后,照旧在内室支起了一桌棋局,边落子,边闲聊。

他们手下的小宦官们,不再像冬日里那般忙着烧火温酒,而是站在他们的身后,给他们打着扇子降温驱暑。

出宫不过数月时间,再回来,人事依旧,所见所感,却已全然不同。

兵仗局里的生活,还是那么闲适,陆怀坐在一旁看着,却恍如在看前世经历过的一个世界一般不真实。

片刻后,哲安理好了押运矿石所需的所有文书,从外间走进来,交给了陆怀。

就在此时,两个看门的小宦官匆匆来报。

“司礼监陆秉笔来了!”

一句话犹如惊雷,让一屋子人都突然变得忙碌了起来。

谭印等赶紧起身,外出相迎,给他们打扇子的小宦官们,则赶紧清理场地。

虽说陆止当初是从兵仗局陆怀手中走出去的,但如今陆止毕竟已是皇上身边的人,偷懒『摸』鱼之事,还是能不让他看见,就不让他看见的好。

小宦官们显然对这套流程熟悉至极,眨眼间就收拾的妥妥当当。

陆怀微微蹙眉,低声询问哲安:“你把我回宫的事告诉他了?”

“没有呀!”哲安也是一头雾水,“我没知会他,也告诉和中、和清、陈定不许报信。”

陆怀轻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定是有其他人去说了。”

陆止如今身居高位,自然有很多人乐于为他鞍前马后地效力。通传消息,不过是最微末的事情之一。

只是不知陆止这一来,对局势的影响是好是坏。万一令女帝疑心,那他对宫中徒儿故旧的一切安排,可就全『乱』套了!

陆怀忧虑间,陆止已在他人的簇拥下,走入了内室。

“师父。”陆止见到陆怀,便躬身颔首行了一礼,行至之间,仍是那般优雅从容,端方有度。

“阿止。”陆怀微微点头,唇角含笑地唤出陆止的名字,心中却在担心,若是陆止问他,为何要反复提及务必遵守三个期望,他该如何回答。

然而,当下一瞬间,陆止抬起头来,与他四目相对的时候,陆怀却觉得,自己可以松一口气了。

陆止望向他的那一眼中,有深刻的担忧,有强烈的牵挂,还有充满克制的隐忍。

那一眼,只维持了短短时间,只让他一人看见,若非是知道了在他身上发生的事,陆止绝不会在此时此刻,用这样的眼神看他。

而陆止能够知道,必定是因为女帝或命帝,已然知晓。

那就说明,路平,或者是在他府宅外的人,必定至少有一方,是命帝或女帝派来的监视他的。

那也就说明,他对形势的预感没有错,现在确已到了必须尽快保全身边人的危险地步。

不过,陆止知道了这些事,还能在此时此刻,以如此身份与他相见,应该也是说明,陆止已经通过了女帝或命帝的检验,被划入值得信任之人的队列里了。

如此,他在宫中的其他徒儿与故交,便也都有了得以保全的希望。

陆怀在心中,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陆止同样读懂了陆怀的眼神。

他的师父,已经明白了,他今时今日的处境已经平安。只是,他还是很担心师父的情况。

“师父,您近来可好?”陆止的语气,只是普通的师徒寒暄,然而陆止的眼神里,却潜藏着只有陆怀才能读懂的意味。

“我都好,不必惦念我。”陆怀微笑着点了点头,万千情绪,全在一个嘱托的眼神里:“忠心敬上,便是对师父最好的关怀。”

陆止微微抿紧了唇,沉默了一瞬。

此刻,周围的人,都在观察着他们。

他虽然猜不到,师父有何脱身的办法,但听到师父这样说了,也只有点到为止,不再深谈。

临别时,陆止不舍地道了声珍重,让陆怀,从兵仗局,一路沉默到了宫门口。

哲安送陆怀走到宫门口,看到他一直在沉思,沉默着,一路都没敢打扰他。

就要分别时,哲安终于忍不住,低声询问陆怀:“你想到安置家里人的办法了吗?”

“刚刚有些眉目吧。”陆怀想到近日接连无功而返,心里也有些心焦,但他不愿让哲安知道,徒增烦恼,便只是说:“我会想到办法安顿好她们的,你莫担心。”

“那好吧。”哲安见陆怀这么说,心知陆怀定是还没想到稳妥的办法,多问无益,只能让陆怀徒增心烦,也只有顺着陆怀的话,结束了话题。

陆怀回到家里之后,吃了口饭,便又带着路平与吴大吴二出了城。

这次走得是一条较为偏僻的山路,沿路的灾民,没有大道上那么多,三三两两的,拖着孩子,拄着拐棍,走在山路上,像是给山上添了一道带断点的线。

陆怀和路平、吴大、吴二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忽然发现,前方一片平缓的山坡上,聚集了大量的灾民。

这些灾民,大都是年岁已高的老人,或是与巧儿差不多大的孩子。

他们零零散散地,或是瘫坐在,或是以各种痛苦的姿势,躺在坡地上。每个人都是面黄肌瘦,衣衫破烂,浑浑噩噩的,若不是眼睛,偶尔还会转动一下,便如同死了一般。

陆怀走上山坡,才发现原来这些人坐的地方,不仅仅是一处山坡,还是一处庵堂的山门外。

大约是已经荒废了太久的缘故,庵堂的山门上,还有后方依稀可见的殿宇上,已经缠满了各种藤蔓,彷如整座庵堂,已与后方的大山,融为了一体。

通常,设有避灾密道的庙宇庵堂,都会有人员离散,又再度复兴香火的记录。但是陆怀并未在县志野史中,看到过任何有关于此处庵堂的记载。

这处规模并不算小的庵堂,于书册中,仿佛从未曾存在于京畿附近一般。

陆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到了庵堂的大门外,尝试推动大门。

沉闷的吱呀声,仿佛带着催动人心的力量,让门外那些浑浑噩噩的老弱灾民们,都艰难地聚起了一丝精力,看向了山门的方向。

他们的神志已经恍惚,看到站在庵堂外的陆怀,就像看到了救苦救难的菩萨一样,感觉又看到了活命的曙光。

他们匍匐在在地上,艰难地向陆怀的方向爬动,偶尔会吃力地伸一伸手,想要抓住似在天边,又似在眼前的陆怀。

“渴……”

“吃……吃……”

一个,两个,几十个老老小小的灾民,像是被下了蛊的行尸走肉一样,从各个方向,向陆怀靠近。

路平和吴大吴二,随陆怀出城这几天里,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恐怖的情形,心里,多少都有些不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