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 第105章 南洋的欧洲人才

在这个国际局势波澜起伏的时代,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来到了 1947 年。

这一年,全世界各地的纷争不断,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纷纷为国家独立与殖民者进行着艰苦的斗争。

在亚洲,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两国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权,爆发了多次战争,同时印度内部的爪哇族过些孟加拉人的叛乱依旧如火如荼的蔓延,他们同巴基斯坦一东一西,让印度政府捉襟见肘。

更让英国人困扰的就是,印度的独立人士此时也趁机开始给英国殖民者制造各种麻烦。

在非洲,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埃及人民为了收回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在拉丁美洲,巴西和阿根廷之间的领土争端也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欧洲各国在舔舐大战后留下的伤口。二战后,直接后果就是整个欧洲一片废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到处都是残墙断壁,哭嚎的幼儿、无助绝望的老人和看不到希望的女人,男人都是一身伤害的战士。

简直就是一片绝望的大陆,战争对欧洲的伤害那是史无前例的,两次大战直接将欧洲在全世界搜刮了几百的积累的财富、信心、荣耀一次性全部败光。基本上和古代中国的改朝换代的时候差不多,一切都推倒重来。

在面对完德国这个战败国的恐惧和麻烦后,整个欧洲,特别是西欧,开始面对苏这个怪物的庞大压力,他的军事力量和**的威胁比当年的德国更让他们恐惧,像暴风雨前的乌黑的黑云笼罩在整个欧洲的上空。

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相对稳定。美国的社会秩序相对较为安定,暴力犯罪率较低。此外,美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和司法力量,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南洋,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虽然历史短暂,但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南洋政府实行严格的法律和秩序,社会治安良好。

此外,南洋注重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较高,南洋作为华人为主体的国家。

美国和南洋的和平在全世界的动乱中显的格外突出,因此吸引了全球大量人才的移民。

美国作为白人为主体的国家,对欧洲的人更有吸引力,所以大量欧洲人移民到了美国,为美国未来几十年的繁荣添砖加瓦。

南洋是亚洲国家,华人主题的国家,对白人的吸引力就没美国那么大了,除了少量的白人大部分移民到南洋的都是北方的华人。

尤其是一些大地主,资本家带着全部身家移民到了南洋,这些人的到来可让南洋吃的满嘴流油。

为此南洋经济在这几年里呈几何倍数的发展,1946年相对1945年的南洋经济增长更是夸张的翻了一倍。

面对移民问题,南洋移民局并不只是被动接受,还主动出击,尤其是对于欧洲的人才。

从战争结束后,南洋的移民局的人就活跃在欧洲各国,趁着各国动荡,对人才有所忽视,挥舞着锄头,四处挖人才。

对于那些成名已久的科学家,南洋的移民工作人员自知自己没有足够的筹码与美苏两国竞争。

为了更好的吸引他们,南洋移民局的人开始积极地向欧洲人民宣传南洋的美好和发展机会。

他们告诉欧洲人民,南洋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地方,有着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在南洋,人们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为此他们还特意拍摄了一部展现南洋特色的纪录片,在欧洲各国四处播放,以此来增强欧洲人对南洋的印象,吸引更多的人去移民。

在南洋移民局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才开始关注南洋,对南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看到了南洋的潜力和机会,也感受到了南洋人民的热情和友好。

南洋移民局的人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还继续在欧洲各国寻找更多的人才。

将目光盯上了那些默默无名的科研工作人员以及各行各行的工程师,他们深入到欧洲的各个角落,对于一些行为怪异的人,更是着重筛选。

南洋移民局的人早就的到指示,这些不被大众接受的人,很大可能就是传说的奇才,怪才。

这些人只要每挖掘出1个,对南洋来说都会收益很多。

一些被移民局盯上的顶级人才,在多次邀请无果时,移民局甚至动用特工,以强硬手段将他们请去了南洋。

最终,南洋移民局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通过软硬两种手段,移民局从欧洲掠夺了大量各行业工程师、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这其中就有,小半个冯布劳恩的火箭团队。

冯布劳恩是德国V2导弹的设计者,德国V-2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弹道导弹,是世界上首先用于实战的弹道导弹在二战中给联军带来惨痛的伤亡,

自德国战败后,这个团队就被美苏等国盯上了,未来他们都成为两国的航天事业的主干力量,冯布劳恩更是成为阿波罗计划的主导者。

所以南洋移民局能从中分一杯羹已经很幸运了。

除了这些,移民局在苏军集中营救出了“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和“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设计者,STG44突击步枪设计师雨果·施迈瑟。

FW190A战斗机的设计者库尔特谭克,这时移民局在难民中发现的人才,后来经过库尔特谭克的介绍,移民局找到了大半个战斗机项目的设计团队,都被一起打包到了南洋。

BF109战斗机设计师威利梅塞施密特是在德国监狱中被找到的。

另外亨舍尔公司的装甲车研究团队,克虏伯火炮的部分工程师,莱茵金属的大半个工程师团队、蔡司的光学玻璃团队,宝马奔驰的发动机团队都被打包到了南洋.

这些都是从德国淘到的人才,另外在欧洲其他国家挖了大量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