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 第214章 三年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214章 三年

作者:空中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光匆匆,转瞬即逝,转眼间便来到了1955年。

这三年间,世界局势越发紧张,美苏两个阵营的冷战已经到了尖锐时期,而朝鲜战争无疑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好在在僵持阶段,双方最终选择了放手,而不是无限制的消耗。

1952年7月朝鲜战争的双方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东亚的和平的曙光终于到来,但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却让人们明白,真正的和平仍然遥不可及。

此次战争,由于有了南洋的默认的民间支持,大陆打的没有历史上那么艰难,各种紧急物资都得到了足量足质的供给。

从二战结束后,亚非拉美的广袤土地上,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觉醒,他们不再满足于被殖民统治的命运,而是选择奋起反抗,而这时期在苏联美国的支持下,也成为各国反抗殖民统治的**。

先是法国,在结束与南洋的漫长战争后,又迅速陷入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中。这场战争让法国疲于奔命,国内的经济和民心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北印度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场运动由伟大的印度领袖甘地倡导,以和平的方式向英国表达了对独立的渴望。

最终,英国不得不承认北印度的独立,结束了在这片土地上的殖民统治。

英法两国,这两个曾经的殖民大国,在短短的几年间,因为殖民地问题而疲于奔命。

他们的国内经济迟迟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在冷战的交锋中逐渐崭露头角。

由于处于冷战的前沿,德国成为了美苏两国争夺的重点。

为了遏制苏联的势力扩张,英美两国逐渐放宽了对西德的制裁,这为德国的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与此同时,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也为德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这个旨在帮助欧洲重建的援助计划,让德国抓住了机遇,迅速从战后的废墟中崛起。

德国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工业、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时间,德国的势头大有超越英法的趋势,成为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重要力量。

......

与此同时,南洋在这三年里,逐渐将当年抗苏二把手让给了英国,随着与苏联矛盾的逐步解决,南洋与苏联的对抗越来越少了。

三年里以南洋为首的海外华人国家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其中马达加斯加、吉布提、斯里兰卡以及刚果,这些早期就被华人掌握的国家。

经过近三年的辛勤耕耘,这些国家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仅全国范围内彻底摆脱了贫困的枷锁,更是成功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农田里,稻谷金黄、瓜果飘香,农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城市中的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些国家已经开始向初级资本主义转变,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西非的尼日利亚、喀麦隆、安哥拉以及莫桑比克等国,也在南洋三年的无私援助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年里南洋不仅提供了物资援助,还派遣了专家团队,帮助这些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农业和工业生产。

如今,这些国家的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其实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除了南洋国家的援助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经过多年的战乱,各国的人口大规模缩减。

这使得平均到每个人的资源足够的多,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解决温饱问题。

有着充足的资源和华人与生俱来的勤劳,这些国家未来的发展潜力将一点不比西欧各国差。

南洋在这三年来,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而迅猛。

其实自从建国后的十年间,南洋就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鹰,展翅高飞,不断刷新着发展的记录。

前期由于受对外战争的影响,南洋只能是保证百分之10以上的发展速度,这对一个新兴国家并不新奇。

可是从结束对外战争后,南洋每年的增速从之前的百分之10以上一下子增长到了百分之20多。

自从这个数据出来后,南洋政府为来保持低调,不得不在每年的国资会上将这个数据做小。

即使如此也是在百分之15左右,这已经引起了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注意了。

据南洋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至1954年,南洋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升至惊人的450亿星币,这一数字折合为美元,相当于500亿美元,这一成绩已接近美国当时160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

经济的发展,通常伴随着人口的增长,这几年,南洋的人口的增长也如同经济的腾飞一般迅速。

经过近十年的鼓励生育政策,南洋的人口总数已经飙升至1.5亿,并且每年保持着百分之15的高速增长。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里,随着南洋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数量将达到6至8亿之间。

届时,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南洋将屹立在世界东方,只要国内保持稳定,任何国家都无法轻易动摇南洋的地位。

在南洋的大街小巷,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玩耍,老人们在树荫下悠闲地聊着天。

这里的一切都在诉说着南洋的繁荣与和谐,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南洋人民正携手并进,共同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走在南洋的街道上,你就会发现,南洋在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是牺牲人民的幸福指数。

而是依靠创新,和产业的快速更新迭代。

自从成功制造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以来,便开启了其科技产业的辉煌篇章。

随着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的问世,南洋的计算机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众多计算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纷纷投入研发,每年都会推出大量新款、高性能的计算机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远销海外,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赞誉。

晶体管计算机作为南洋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代表,更是成为了这两年南洋对外出口的龙头产业。

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不仅为南洋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更提升了国内工人的生活水平,保证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这也是南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原因所在。它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在保障人民幸福方面。

一时间南洋模式的资本主义成为美国攻击苏联的模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