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 第275章 运河完工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275章 运河完工

作者:空中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明轩手持电话,轻轻叹了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沉稳:

“好了,宋先生,请您不要过于担忧。这个决定,用核武器来开凿运河,是我与陛下以及众位大臣共同商讨后的结果。责任,自然应当由我们来承担,而非你们。”

电话那头的沉默,李明轩继续安慰道:

“您宋先生你与霍总共,都是国之栋梁,我们是绝对不会允许让你们来背上这个包袱的。

接下来的事情,我们会召集地质学家、工程师以及环境专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商讨下后面的运河工事安排。最晚一周,我会给您和老霍一个明确的答复。”

“李相,好吧,那我们就在这里等你们的通知了。”

宋舒城的声音中,虽然还是有些沉重,可是比之前明显好多了。

李明轩微微一笑,他知道宋舒城是个有担当的人,但面对如此重大的决策,难免会有所顾虑。

还不待李明轩继续说,电话另一头的宋舒城的声音又传来了:

“李相,关于接下来的施工,我和老霍的看法就是,工程我们还是要继续下去。虽然这里已经被核辐射污染,但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利用机械进行作业,风险应该可控。否则我们现在停工,等辐射散尽再复工,那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李明轩点了点头,心中对宋舒城和霍祥的敬意更甚:

“你们的意见我们会慎重考虑。请放心,国家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我会尽快将讨论结果通知你们。”

......

然而,时间如飞梭般流逝,一周的时光转瞬即逝。

在这一周里,宋舒城和霍祥的心始终高悬着,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

他们焦急地等待着李明轩的通知,心中充满了忐忑与不安。

每到夜深人静,他们便会相聚在一起,讨论着各种可能的结果,但每一次的猜测都只会让他们的心情愈发焦躁。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们期盼已久的通知送达了。

当霍祥颤抖着双手拆开信封,看清联盟下达的通知内容时,不禁惊得目瞪口呆。

那通知上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经过华盟理事会的最终投票表决:

第一,华盟竟然决定将沙里河两岸的全体民众全部迁移出去。

第二、后面的运河工程将继续下去,由霍祥负责,联盟会派出工程队前来协助,以保证运河项目的尽快完工。

霍祥和宋舒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的心情瞬间从谷底跃上云端。

看到工程能够继续进行下去,他们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

同时,他们对联盟能够下此决心也深感钦佩,这个决定不仅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更需要对民众的责任和担当。

要知道,按照联盟原本的规划,这意味着不仅是沙里河沿岸,甚至连乍得湖畔的所有居民都将被迁出,这涉及到的人数将近一千万之多!

这项庞大的人口迁徙无疑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

照目前看来,华盟似乎已经有了周密的计划,因为好像部分地区已经传出了移民的风声。

通过这些措施,宋舒城和霍祥两人逐渐明白了联盟的打算:

华盟政府这是打算利用辐射的期间,来恢复乍得地区的生态。

想到乍得薄弱的生态系统,宋舒城和霍祥两人也就释然了,他们很清楚,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乍得的生态问题,他们现在的这条运河也只是保证维持现状的作用。

收到通知后,霍祥不敢有丝毫耽搁,立马安排人手开始施工。

与此同时,宋舒城也马不停蹄地让人继续寻找能够吸收核辐射的植物,希望能尽快的解决此地区的核污染问题,这里的核污染一天不解决,宋舒城就会内疚一天。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华盟开始有条不紊地组织人力进行移民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此时华盟各国都在全力发展经济,对人力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此,近千万的人口在短时间内就被非洲的华盟各国顺利地分配了。

与此同时,各国工业部也迅速行动起来,派出了 25 支施工团队,先后抵达前往沙里河源头,协助霍祥的南洋团队进行施工。

所有的施工工人都配备了高质量的防辐射服,以确保他们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移民工作和运河的修建工作同步进行。

运河现场,十多万工人和两万多辆各种功能的施工车辆昼夜不停地运作,每个人都在为这个伟大的工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终于,在 1966 年的 3 月初,运河完成了!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这条运河全长 150 公里,期间通过了由氢弹爆破的 8 座大型水库。

这些水库犹如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熠熠生辉。水库的水清澈透明,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

它们不仅为运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乍得地区的生态恢复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同时,不难想象,未来这里的核污染解决后,这些水库周边的发展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运河的浩渺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其深度不仅突破了常规,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5米以上。

这样的深度,足以容纳各种大小的船只自由航行,确保运河通航的顺畅与安全。

而其宽度更是达到了45米,这样的宽度在运河中堪称罕见,足以容纳多艘船只并排行驶,大大提高了运河的运输效率。

如此宏大的规模,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势优势。

在运河的规划与建设中,工程师们充分利用了地形地貌的特点,巧妙地利用了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水流的自然走向。

大部分工程都是沿着现有的相关水渠进行扩建,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建设成本,还确保了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当然,即使是得天独厚的地势,也难免遇到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在这些少部分地区,工程师们采用了核武器进行精准爆破。

他们通过精确计算和控制,将核武器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确保了爆破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运河的后期建设过程中,全机械化作业的广泛应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挖掘、运输到填筑等各个环节,机械化设备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它们不仅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还确保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运河建成后,这条运河打破了无数的世界记录,从运河开凿的宽度、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同时运河开凿的时间也是世界上相同规模中最短的人工运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