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 第7章 初到根据地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第7章 初到根据地

作者:空中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开着一个皮箱走进屋,打开后,是一些零部件,李开十分熟练的安装起来。

一柄黑色的复合弩出现手中,泛着黑光的弩身,一看就威力不凡。

刘言看李开拿出的复合弩,和记忆中的基本一样,只是一些细节上稍微有些差别。

【确实不错,要是再接了瞄准器,就更完美了。】

刘铭华很好奇的接过复合弩看了看,发现操作很简单,他一人靠臂力就能完成,十分满意。

“刘杰,只要你是专家,你看看这个多长时间能批量生产。”

“这个简单,可以把一些铁制零件,用木头替换,人手足够我想最多15天就能上产出样品。”

刘杰接过复合弩看了看,很肯定的说。

“很好,这样我就放心了,我们算是有了一定的自保力了。”

“到时我们再看看能不能再把结构优化优化,像步枪都有瞄准镜,你看看这复合弩上能不能加上。”

【我靠。老爸,牛人啊!肯定可以加。给你赞一个。】

刘言在刘铭华怀中不断赞叹。

“刘总,你这想法好,我觉得可以试试,也别等生产了,就直接拿我这把试试,那样就更容易上手了。”

李开迫不及待的说。

“呵呵,能行就好,我也不懂,只是瞎说。”

“刘总,谦虚了,有时候想法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在研究上。”

“是啊。”

“是啊。”

众人不断响应。

刘铭华笑了笑,之后又和李明华、严明三人聊起了后面根据地的管理问题。

三人发挥各自的所长,再加上刘言的不时提醒。

最终定下,刘铭华作为根据地主席负责兼任根据地的军事长官,李明轩为副主席负责根据地的生产等日常事务,严明为司法部长,负责根据地的一切法律相关的建设。

这样在船上几人简单的定下了根据地的领导框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1941年11月2日,众人终于抵达苏拉威西岛的帕鲁。

事先接到通知的王一民,早早派人在港口等候,王一民早在根据地周围建好居所。

全部安顿好后已经到了晚上8点,刘铭华让众人先好好休息下,明天再熟悉环境。

第二天,上午九点。

刘铭华才缓缓醒来,这一觉睡了将近十一个小时,一个多月来,刘铭华终于安心睡了个饱觉。

前段时间的压力太大,再加上身体的疲惫,一直被精神上的兴奋掩盖了,到了安全地,心神稍微一放松,一个多月积攒的疲惫瞬间袭来。

刘铭华醒来,看到在床边安静的玩耍的儿子,一把抱过,亲了一口,起床伸了个懒腰,浑身舒畅。

没有洗漱,直接抱着儿子走出房门。

映入眼前的事,一幅美丽而神秘的画卷:晨曦初露,第一缕阳光洒落在林间,整个雨林被金色的光芒照亮。

山谷的景观非常多样化。这里有陡峭的山峰、潺潺的溪流、瀑布、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你可以在山间漫步,欣赏到周围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此时根据地的居民早已经忙碌起来,洗衣的,建房的,来来往往的人脸上无不展露出对新环境的满意。

真希望,这副画面永远长存!刘铭华感慨。

洗漱完的李明轩看到从家里走来的刘铭华,高兴的向他走来,激动的说:

“铭华,这位置真是不错,这处山谷处于量座山之间,中间有条小河流过,河水平缓,两边平底,以后可以开垦出田地,应当有25000多亩,咱们这处于赤道上,水稻一年三熟,想来供养150000多人不是问题。”

看到李明轩一脸的激情,浑身充满干劲,跃跃欲试的样子。

这才是你应该待的地方,刘铭华心中更加肯定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这时王一民走了过来,看刘铭华都已经收拾好。

“少爷,这段时间根据地变化很大,我带你们挨个转转吧。”

“行,老王。那就边走边说吧。”

说完刘铭华抱着儿子和众人一起跟着王一民出发。

“目前根据地集采矿,冶炼,加工于一体,可以完成多数零件的加工。根据少爷你的指示,我把工厂的大部分设备都搬到了这里,工厂那边就留了几台,当当门面。”

“嗯,好,老王现在根据地有多少人啊,我看人不少。”

“这一个月我们陆续从各地招募了近5万人,现在都安排在机械厂,和糖厂。”

“还一些在路上,正陆续赶来,最终可能会达到8万人吧。”

“对外我们是以苏拉威西公司的形式存在的。”

王一民回道。

“这个好,以公司的形式不会引人注意,便于前期发展。”

刘铭华称赞。

一路走来。刘铭华看到根据地已成规模,机械厂已经复工,新建的糖厂也已经开始制糖,剩下的人被分成若干组,在开垦荒地。

战乱年代,糖的作用很大,便于携带,能给士兵补充体能,关键时刻还能制作炸药,可是正儿八经的战略物资。

看着欣欣向荣的根据地,众人不禁生出万丈豪情。

大体了解根据地后,众人就按照船上的分工,开始忙碌起来。

刘杰等人去工厂,开始制作复合弩和仿制枪。

刘铭华安排王一民帮着李明轩尽快接手根据地后,就带着李开和龙天商量组建军队。

刘铭华之前做为英军翻译时,学习了不少军事相关的知识,也算是一个半军事人。

李开、龙天正规军事学院出身,理论丰富缺乏经验。

因此根据地军事是,刘铭华掌控大方向,李开、龙天负责具体事务。

“两位,你们都是专业军事名校出身,不知对于我们要组建什么样的军队有没有想法?”

“目前,根据地初建,人少资源紧缺,集团性的军队我们肯定不适合。我之前也和李开讨论过,前期我们尽量避免打正面战争,尽量展开敌后工作。我觉得大陆的游击战很适合目前的我们。”

龙天说道。

刘铭华点头表示同意。

“至于根据地其他人,我们最好也安排他们进行军事训练,后期发展起来,可以直接武装。平时为民,战时为军。”

李开补充道。

刘铭华听后也觉得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