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 第85章 学校项目管理

“林校长这个分成很合理,不过如果产品后面有升级再怎么分?”

刘言听到这里,脑海开始构想未来的场景。

【老爸这种用利益驱动大学研发,无疑是提高大学科研能力的很好方式,并保证学校教育与社会知识不会脱节。

因为只要学校在一款产品上取得成功,就代表学校以后可以源源不断的这款产品分的利润,所以学校必定会教授学生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同时可以想象以后各大学对天才学生的竞争将是很激烈的。

这样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学校通过向社会提供研发能力获取利润,并且为保证产品的竞争力肯定会不断投入积极升级产品,这样学校在这些方面就形成优势学科。

南洋政府通过这种模式,让南洋的企业在国际上保持较强的竞争力,获取国际订单,实现民富国强。

同理对于没有研发能力的小公司,可以通过大学拿到满意的新产品,拓展市场,取得公司的初期发展。

对于大公司来说,通过市场招聘直接得到想要的人才。

看起来是多赢的方案。

但里面潜藏着巨大的隐患,未来这种模式真普及开来,大学必定成为一个很大的利益团体。

尤其是星海大学这样的,肯定会成为超巨型财阀。那时星海大学通过自身的人脉和财力,能够轻易动摇国家的决策。

像后世的韩国一样被财阀所掌控,向韩国流传着心酸又无奈的一句话:“一个韩国人的一生必然逃不过两样东西,那就是死亡和三星。”希望以后南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吧。】

刘铭华听到儿子的心里话,看到他皱了起来的小脸,心里警觉。

看来要多建几所大学才行,否则南洋肯定和儿子所想的那样,必定成为出现星海大学的超巨型财阀,另外大学可是比家族的影响力打多了,不只是商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刘铭华想道。

“陛下,产品升级,如果星海大学不参与,我们会根据升级后的产品改动量减少分成的。如果还是由星海大学负责的升级,分成比例依旧不变。”

林语堂笑着说道。

“这样吧,研发很重要,不能让学校吃亏,就以2成来算吧,不过只针对有星海大学从零研发出来的,像那些改制,和反向研发的不算在内,这些我们以现金的方式委托你们。林校长,你看可以吗?”

刘铭华想了想,通过提高研发的分成,倒逼以后得南洋公司在达到一定规模后自己接手研发工作。

刘铭华的话让所有参会人员震惊,第一次见到这么还价的。

“啊,这,这样会不会太高了?”

林语堂也惊讶地说道。

“不多,以后就以这个标准来算吧,校企合作,学校研发比例必须占到2成以上,这样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刘铭华强制性的定下了这个比例。

【嗯,老爸这目的有些反常啊!!!】

刘言看着刘铭华的样子心里想到。

“林校长这两成的利润,星海大学、以及各学院和学院项目组打算怎么分?”

刘铭华关心起学校对这些钱的处理。

“这个我们还没定好,初步打算的是学校和学院占以设备和场地占四分之三,剩下四分之一归属项目组。”

【这项目组的导师和学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导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可以以各种名义胁迫学生进行义务工作,这其中必定滋生各种违法问题。前世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刘言听到这些后,不由的联想起前世看到的新闻。

“这倒也合理。不过那项目组,贵校打算怎么建立?成员和运作如何进行?”

听到儿子心声后,刘铭华再次询问道项目组。

林语堂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耐心的回答:

“我们打算参照国外大学的模式,由导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项目,导师由于是主力,所以独享成果的大头,学生是辅助只分享少部分,具体收益由导师来定。”

林语堂显然打算照搬欧美的这一套。

“这样啊!那会不会出现,导师不支付学生劳动报酬的情况?当然我不是怀疑咱们导师的人品,我只是说会不会有这一种可能?”

刘铭华问道。

“陛下,你怀疑的很对,幸亏你的提醒,否则语堂必定酿成大错。

这种现象在国外时有发生,记得当年我留学美国时,我的舍友就出过这样的情况,由于为人老实本分,被他的导师胁迫免费工作了4年,才给他发毕业证。”

听到刘铭华的问题,林语堂不由的想起当年留学时的舍友的经历。

“是的这样的事情当年在我留学时也听说过。”

“我亲身经历过。”

陈舒和明成附和道。

“看来这是学术界的普遍问题,学术高低有时和个人品德是没有关系的。”

最后林语堂感慨道。

“这样我会让立法委将这种情况纳入到法律中,但是法律可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关键还是要看你们学校的管理。”

刘铭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说道。

因为在项目组,导师对整个项目来说属于强势方,有着绝对的掌控权,很容易形成一言堂的局面,大多数人哪怕收到委屈可能也不会投诉。

“陛下、校长,我们能不能采用资金和项目分离的方式来管理项目组,项目组成立前,由导师提报项目人员,以及项目人员所担任的职责。

然后导师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每个月记行一次评分,学院可根据导师的评分,给他们分发酬劳。期间如果有不合格的项目人员,导师可以提出来,然后学院经过调查后结算酬劳。”

法学院院长黄友新说道。

“黄院长的这个方案很好,虽然依旧会出现导师一言堂的局面,至少解决了项目人员的酬劳问题。”

刘铭华很赞同黄院长的方案。

“嗯,确实可行,陛下,导师作为项目的主要研发力量,这种情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

“我知道,再说也做不到绝对的公平。”

“这样林校长我有个提议,既然是大学,那我们何不充分利用起各学院的能力,像法学院,可以肩负起各项目组的监督职责,会计专业,可以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管理学院负责整个项目的运行,这样一整套下来,会不会增加导师滥用职权的难度。”

刘铭华突发奇想。

“陛下,这个主意很好,减轻了学校的管理压力的同时学生也能学以致用。”

林语堂一听,觉得刘铭华的提议很不错。他笑道:

“陛下,我们可以拿今天的这些项目作为试点,来试试运行这套模式,你看如何?”

“哈哈,林校长,我只是个外行人,只是提了个小小的建议,具体怎么做还得靠你哦。”

林语堂摆摆手:

“陛下你太谦虚了。你能提出这些想法,可不是什么外行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