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民国和小日子死磕 > 第十章属于自己的枪

重生民国和小日子死磕 第十章属于自己的枪

作者:爱钓鱼的杜老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章属于自己的枪

杜承贤的小叔杜银隆,光绪二十六年生人,陆军少将国防部高级参议。当年杜银隆离开家去广州投身革命的时候,杜承贤还小,而后一段时间杜银隆戎马控枪,很少回家。直到两年前,杜银隆在江西作战受伤,出任军委会参谋本部高参,长住南京后,见面的机会才多起来。

杜承贤走进客厅,只见姐姐杜萍正在和一个穿着一身笔挺黄呢将军服的中年男子说着话。看到杜承贤进来,杜银隆从沙发上站起身来,拍了拍杜承贤的肩膀:“大侄子,三个月不见,嗯,结实多了。”自从淞沪战事一起,身为军委会参谋本部高参的杜银隆也有三个多月没有回家了。

杜承贤虽然是穿越后第一次见自己的这位小叔,但是合成的记忆还是让他感到一股浓浓的亲情,脱口而出地喊了一声:“叔。”接着,环顾了一圈问道:“叔,婶子和弟呢?”

“我这次是因为到上海来公干,抽空回家来看看,你婶子他们没跟来。”说起到上海来公干,杜银隆的神色微微有些黯然。

重新坐下后,杜银隆仔细打量了杜承贤一番,三个多月没见,杜银隆感觉自己的大侄子变化挺大的,不再是以前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坐在自己的对面显得气质内敛。更令杜银隆惊讶的是,在他的眼神中似乎弥漫着一股似有似无的杀气。这种眼神,从军多年的杜银隆只有在见过血的老兵的眼里才看到过,不由暗暗称奇。

“大侄子,这些日子有没有闯祸,惹你爹生气呀?”

杜承贤正被杜银隆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刚想张口回答。坐在旁边的姐姐杜萍却抢着说道:“他呀,哪能不闯祸。上个月居然还跑到庙行前线去慰问军队,还在那里跟日本人打了一仗。把我们都担心坏了。”

杜银隆一愣,连忙道:“怎么,你跑到庙行前线跟日本人干过?”

作为全程参与这场战争指挥的杜银隆太清楚了,自淞沪开战以来,**在庙行的防御战是打的最激烈的,中央军最精锐的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都在庙行损失惨重。没想到自己的大侄子居然跑到庙行还和鬼子干了一仗。怪不得变化这么大眼神中还有杀气,肯定是手上沾血了。

面对小叔的惊诧,杜承贤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好小子,真有你的。”杜银隆高兴地说道。作为军人的他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

自从庙行开战以后,他杜银隆也一直手痒痒的。自他从军以后打的都是内战,这次外夷入侵,对他来说军人最大的荣誉就是保家卫国,无奈蒋校长硬是把他放到参谋本部的位置上,为此杜银隆一直很遗憾。

“对了,你上庙行前线的时候,那里是谁的部队?”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团以上军官大部分都是杜银隆黄埔一期的同学。

杜承贤难得听到小叔对自己的表扬,想起一个多月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杜承贤也兴奋地说道:“是八十八师二六四旅五二八团。对了,叔,五二八团的黄团长好象就是你的同学吧?”

听到五二八团,杜银隆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五二八团在庙行不过驻防了三天,唯一的一次战斗,就是在第三天面对日军第九师团一个联队的进攻。而且这次战斗在整个淞沪战役中是最残酷的一次战斗。五二八团几乎全军覆没,幸存下来的不过十之一二。

杜银隆上下打量了一番杜承贤,心有余悸地问道:“承贤,你当时没伤着吧?”

看到小叔这副表情,杜承贤这才想起小叔是参谋本部的高参,战场上的情况没有他不清楚的,连忙说道:“叔我没事。我还杀了五个鬼子呢,其中两个还是在肉搏战中被我用刺刀捅死的。”说着,杜承贤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脑袋道:“不过,当时也确实危险,如果不是孙寅萧在我身边的话,我早就不坐在这里了。”

“要死了,承贤,这事你怎么不早说呀。”战斗的过程,杜承贤还是第一次在家提起,杜萍听的一脸刷白,拉着弟弟的胳膊紧张地说道。

杜承贤一脸歉意的拍了拍姐姐的手,道:“姐,我不说不是也怕你和咱爹担心嘛。”

“好。”听完杜承贤的话,愣了半天的杜银隆霍地站了起来,“承贤,杀的好啊。”说着,看了一眼一脸担心的侄女,笑道:“阿萍,看来我的侄子你的小弟现在是真正长大了。”

下午,杜大亨和杨文彬因为得到了杜萍的通知,也提前回家。在听小叔和老爷子、姐夫的对话中,杜承贤这才知道小叔这次来上海,是作为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团军事观察员的身份来上海和日本政府谈判的。

杜承贤知道这次的谈判最终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虽然这个协定在后世被官方认为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协定,但是杜承贤倒是认为《淞沪停战协定》在当时的中国来说,相对还是具有比较积极的意义。正是由于第五军和十九路军的积极抵抗,使得日本想在短时间内迫使南京政府屈服的阴谋破产。这个协定既没有割地也没有破财,**在被迫撤出上海的同时,也赢得了五年准备的时间,为后来的抗击日本的全面侵略奠定了基础。

不过,嘴巴很快的杜萍还是把杜承贤在庙行前线杀鬼子的事说了出来。同样让老爷子和杨文彬十分的惊诧。面对老爷子复杂的目光,坐在一旁的杜承贤感到十分的不自在。

晚饭后 杜银隆要返代表团的驻地,临行前杜银隆特地把杜承贤叫到一边,拿出一个木匣子递给杜承贤道:“承贤,虽然现在停战了,但是你在庙行杀鬼子的事,难保不会被日本人知道。这把枪就送给你防身吧。”

听到小叔送自己枪,杜承贤顿时眼前一两,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当他看到盒子里那把乌黑锃亮的手枪时,不由惊叫道:“1911A1,好枪啊!”

后世的杜承贤虽然不是军迷,但是二战中那些经典枪械还是知道的,特别是1911A1手枪作为美军的制式装备,据说一直到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时候,还有不少的美军士兵配带这种手枪作为最后的防身近战武器。

“想不到,你居然也知道这种枪。这是我一个外国朋友送给我的,今天就送给你了,作为小叔对你打死五个鬼子的奖赏。”杜银隆有些惊讶的说道。

“嘿嘿,小叔,自从上次从战场回来之后,我就开始留意各种先进的枪械。孙寅萧平时带的盒子炮虽然威力挺大在战场上也很实用,但是平时防身显得太大了。这种枪最好了,不但威力大,而且还便于携带。”杜承贤嘿嘿笑道,同时熟练地拿起枪摆弄起来。

杜银隆看着侄子熟练的退匣、上膛等一系列动作,看得有些目瞪口呆,这次回来杜承贤给他的意外实在是太多了想想自己象他这样的岁数,是万万不及的,不由感叹道:“承贤,看来你比我还要是个当兵的料呀。”

杜承贤前世本来就当过几年兵,虽然那是玩的是九二式手枪,但现在这把柯尔特拿在手里,稍微摆弄两下,就觉得十分的顺手。

“好枪,就是好枪,谢谢小叔。”杜承贤拿着枪兴奋地说道。不过,看到盒子里只有两个弹夹时,道:“就是子弹太少了。”要知道1911A1手枪11.43毫米的子弹可不好弄。

“子弹我那儿还有一盒两百发,不过这次没带来,下次给你带来。不过,我警告你这枪是给你防身,你可不能拿出去闯祸。”虽然杜承贤的变化很大,让杜银隆很欣慰,但是想到自己这个宝贝侄子过去的种种,杜银隆还是不忘警告了一句。

“放心吧,小叔,这把枪以后我专门打日本鬼子,不会把枪口对准中国人的。”杜承贤连忙笑着说道。

“不会把枪口对准中国人”杜承贤无意中的一句话,让杜银隆的脸色微微一黯。这次淞沪停战以后,蒋委员长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把刚刚调到淞沪前线,并没有来得及投入战斗的十八军再次调往江西剿匪前线。如今淞沪战事虽然结束,但是东北三省已经沦陷而且前几天,日军正式宣布停战的同时,伪满洲国却在同一时间宣布成立。“攘外必须安内”是蒋委员长的既定方针,想枪口一致对外,谈何容易呀!杜银隆深深的感到无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