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民国和小日子死磕 > 第六章小试身手

重生民国和小日子死磕 第六章小试身手

作者:爱钓鱼的杜老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六章小试身手

宋希濂和黄梅兴师黄埔一期的同学,加之黄梅兴又比宋希濂年长十一岁。尽管宋希濂已经贵为少将旅长,但还是对黄梅兴十分尊重。

宋希濂握着黄梅兴的手道:“敬中兄,从现在开始庙行镇一线由我部接防,贵部返回昆山常熟一线修整。我代表我们八十七师,感谢你们这几天的英勇奋战。”

黄梅兴转头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后还不足三百的弟兄,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五二八团出征时一千八百多壮士,如今就剩下这么多。黄梅兴一脸伤感的对宋希濂说道:“荫国,我们五二八团没有给中**人丢脸,庙行我就交给你了。”

宋希濂肃然起敬,他知道自己这位学长的五二八团自从参加战斗以来,一直担负着最重要的防线,在八字桥一个团硬是顶住了日军海军陆战队近千人的攻击。四天时间没有让日军前进半步,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仅凭八百多人又在庙行顶住了日军的进攻,着实让人钦佩。

“学长请放心,庙行是五二八团用数百弟兄的性命才保下来的,只要我们二六一旅还有一个活着的,就绝不会让日军前进半步。”

黄梅兴突然又想到什么,回头找到了和孙寅萧一起站在队末的杜承贤,招手让杜承贤过来:“承贤,我来给你介绍,这位就是我们八十七师二六一旅的旅长宋希濂将军。”

杜承贤虽然早就猜到他就是宋希濂,但还是一脸激动的说道:“就问宋将军大名,今日得以一见真容,真是三生有幸。”

宋希濂微微向杜承贤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这位小兄弟过奖了。”

宋希濂年少得意,当年在黄埔一期众多毕业生中,他年龄是最小的,而且深得蒋委员长器重,二十四岁就已经是少将旅长,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对杜承贤一个小小的大学生自然不放在眼里。能点点头,已经全是看在黄梅兴的面子上。

黄梅兴自然清楚宋希濂的为人,微微一笑,指着杜承贤向宋希濂介绍道:“荫国,这位小兄弟叫杜承贤,本来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来慰问我们的。但因为日军的进攻被陷在这,差点就陪我黄梅兴在此就义,你可别小看这位小兄弟,他和他同伴今天在阵地上最起码消灭了十几个鬼子。我们五二八团就要撤到后方了,麻烦你安排一辆车帮我把他们送回市区。”

宋希濂本来还有些奇怪黄梅兴这么煞有其事的向自己介绍一个来慰问的学生,听到最后才明白过来。不由的对杜承贤刮目相看,立刻说道:“这没有问题,我马上让我的警卫亲自护送这位小兄弟回上海市区。”

黄梅兴感激的点了点头,转头握着杜承贤的手,道:“承贤,那我们就此告别,希望将来还有见面的机会。”

杜承贤也是激动的点了点头,连忙说道:“黄团长,待停战后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

“停战后?”黄梅兴和宋希濂同时一愣,要知道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全国民众群情激愤,国民政府的外交调停都被视作“卖国”。各界舆论极力鼓吹:国民政府只要学十九路军的“跟日本人拼了”的战法,就可以在上海击败日军,甚至进一步的收复东三省。那些年轻学生更是各种游行各种请愿的生力军。

他们没想到,竟然从杜承贤这个看起来是进步青年的嘴里冒出“停战”两个字,实属异类。

“小兄弟,现在全国上下一心,国民政府亦准备迁都洛阳,蒋委员长更是颁布了全国防御计划,如今战时刚启,我军士气正旺,怎么能轻言停战呢?”宋希濂忍不住插言问道。

杜承贤其实在话说出口后,就意识到自己无意间说漏了嘴,心中十分后悔。要知道现在这个时候讨论停战问题,很可能会被视为亲日分子。只得硬着头皮回答道:“国民政府这次不是已经向国联报告了日军在上海的暴行吗?要求国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止日本的侵略。我想如果不出意外,在国联调停下,很快就能达成停战协议。”

宋希濂一听,杜承贤的这番回答和国民政府外交部一贯的论调如出一辙,不由有些不屑的说道:“把希望寄托在国联调停上,哼!要是国联的调停有用的话,我们的东北三省也就不会被日本人占领了。”

“上海和东北不一样。”杜承贤心平气和的说道:“西方列强在上海有着巨大的利益关系,集中着英国80%,美国60%,法国90%,意大利70的在华投资。这次日军在上海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势必会伤害到列强在中国的利益。这次国联和西方列强肯定会对日本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向日本施加压力。前段时间不是有美国舰队开赴上海了么。所以日本这次根本不可能占领上海,迟早会接受国联的调停,回到谈判桌上来。”

“承贤,你就这么肯定?要是小鬼子不听怎么办?我看呀,还的需要打,只有把小鬼子打疼了,打怕了他们才有可能坐下来谈判。”黄梅兴摸着下巴说道。

虽然他们都认为杜承贤说的有道理,但是作为军人,东北有张学良的不抵抗,把希望同样寄托于国联调停,导致东三省沦陷,他们都视作军人之耻。但还是不太相信日本人会乖乖的听从国联调停,坐下谈判。

“这话也对。”杜承贤接口道。他这话一出,黄梅兴和宋希濂两人的脸色顿时有点异样,黄梅兴甚至觉得杜承贤这种油滑论调让他有点尴尬。

宋希濂脸上的不屑就明显的多了,正要出言粉刺一下,却听到杜承贤继续说道:“正是由于我们这次对日军的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没有让日本像东北那样一击而胜,稳定了全**民的心,也让列强看到了把日本拉到谈判桌上的可能。日本如今不过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工业化国家,它还无力独立对抗西方列强。日本之所以大规模增兵,一来是想在短时间内让国民政府屈服,二来也想在将来的谈判中赢得更多的筹码,争得谈判的有利地位。”

说道这里,杜承贤故意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若有所思的两人。他知道这两个人都是蒋委员长的嫡系,觉得有必要为委员长说几句好话。接着说道:“好在这次蒋委员长及时复出,更是提出了一边预备社交,一边积极抵抗的英明对外政策。我想只要我们英勇抵抗,日本人在短时间内无法取胜,同时又要面对西方列强的强大压力,只能回到谈判桌上来。”

“那我们的东三省就这样让小日本占领了不成?”黄梅兴皱着眉头思索了一阵。

宋希濂的脸色也是一黯。九一八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特别对于他们军人来说更加耻辱。

杜承贤叹了口气道:“目前我们家满目疮痍,军阀林立,国民政府尚未稳固,目前收复东北谈何容易呀。”接着杜承贤话锋一转道:“不过,日本是个岛国,资源贫乏,他们侵占我们东三省的目的就是想积累战争资源,妄想向我国发动全面的侵略战争。日本人和我们都没准备好,他们的资源还没准备好,而我们能迎战的部队也不够,所以这次的调停是双方都渴望的。我们只要上下一致,团结一心,总有一天我们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领土。”

宋希濂满脸欣赏的看着了杜承贤一会后,说道:“小兄弟,不知道你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吗?”

“打算?”杜承贤愣了愣。说实话,刚来到这个时代还没来得及思考任何事情,就赶鸭子上架的打了一仗。今后有啥打算?回去的可能性估计不大,再说来都来了就这样回去心里也不甘心。他现在的身份虽然是杜大亨的私生子,严格的来说是杜大亨来上海前和未婚妻的孩子。(剧情需要大亨的年龄调整了,祖籍也改到浙江宁波了,祖籍的未婚妻生下杜承贤就没了)以大亨的身份和财力,足以让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想到五年后日本就要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自己又经历了刚才的战斗,杜承贤心中突然想到反正现在还活着都是赚的,以后就和小鬼子死磕了。想到这就大声的说道:“中日之间迟早一战,我今年毕业后打算报考中央军校,投笔从戎。”

“好!”宋希濂满脸欢喜的叫了一声,接着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今年这个时候中央军校本该开始招第十期学员,但是由于这次战争,今年恐怕是不招生了。”说着他画风一转:“不过,你毕业后可以来我的部队,待来年军校开始招生,我保举你去深造,你看怎么样?”

杜承贤算是听明白了,宋希濂是看上自己了。能跟随这样一名抗日名将,而且又是嫡系,杜承贤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他记得一二八抗战后,八十七和八十八师相继被派往江西剿匪去了。

“这个......谢谢宋将军的抬爱。不过从军之事还需向家父禀报,取得家父的首肯。”杜承贤不想因为这种事得罪这位后世有“鹰犬将军”之称的宋将军,只能含糊其辞的说道。

宋希濂没有看出杜承贤的犹豫,笑到:“自当如此。”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写上他们八十七师在南京办事处的地址,撕下来递给了杜承贤:“你毕业后,如果令尊同意的话,你可以到南京来找我,只要到办事处报我名号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