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542章 最高境界(十六).

摄政大明 第1542章 最高境界(十六).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6:56:04 来源:小说旗

……

……

“赵阁臣前些日子奉父皇旨意巡视辽东,可谓是成果赫赫,闹出了好大动静,即便我远在南京亦是时有耳闻,更是屡屡为赵阁臣的通天手腕而震惊不已!

数十年来,辽东镇总是桀骜不驯,堪称尾大不掉,所以我最初听闻赵阁臣要前往辽东巡视之际,也暗暗有些担心,总觉得赵阁臣虽是天纵之才,但此次辽东之行恐怕也是强龙难压地头蛇,谁曾想……不过短短两个月时间,赵阁臣只是稍稍出手整肃,就让辽东镇的骄兵悍将们皆是俯首帖耳了,这般智慧与手腕,恐怕就是前朝的宣成候与诸葛孔明在世,也不过如此了!

只是……您刚刚结束了北巡,就又匆匆赶来南京坐镇大局,实在是太幸苦了!还望您忙于朝务之余,也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已是江山柱石,我朝的大小事宜,您可都是不可或缺啊……”

就在赵俊臣暗暗打量吕德之际,朱和坚同样向赵俊臣行礼问安,表情间满是钦佩,不断赞叹着赵俊臣前段时间巡视辽东镇的显赫成就。

这一番话,看似只是寻常的客套与夸赞,还特别关切了赵俊臣的身体状况。

说起来,自从神医章德承的妙手回春之后,朱和坚表面上已经不似从前一般体弱多病了,反倒是赵俊臣……自从陕甘战事结束之后,就接替朱和坚成为了当朝最着名的病秧子,时不时就要称病不出。

所以,朱和坚这个时候关切赵俊臣的身体状况,倒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若是细细品嚼朱和坚的言下之意,只要是一位稍有政治敏感度的人,此时就必然是毛骨悚然、被吓得魂不附体!

这是因为……身为储君之候选,朱和坚不仅是公开宣称“辽东镇的骄兵悍将皆是对赵俊臣俯首帖耳”,暗示赵俊臣以文臣之身插手兵权、意图不轨,更还把赵俊臣比作了宣成候与诸葛孔明!

诸葛孔明倒也罢了,虽然是蜀汉的最大权臣,但也是历朝公认的忠贞之臣,被历代帝王们视为臣子表率,受到历朝历代朝野君民的香火供奉。

但朱和坚竟然还把赵俊臣比作了宣成候!

宣成候是何人?

那可是汉朝一代的最大权臣霍光!

独揽朝纲、功高震主、以臣子身份行废立皇帝之事的霍光!

据说汉宣帝即位时,前往汉高帝庙祭拜,霍光同车陪乘,宣帝极为畏惧霍光的权势,只感觉如芒刺在背,简直是坐立不安,后改由车骑将军张安世陪乘,才总算是觉得轻松从容,这就是成语“芒刺在背”的由来。

后世权臣意欲废立皇帝时,为了掩盖动机,总是自诩“行伊霍之事”,由此可见霍光当年的权势之盛、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也正是因为霍光当年的权势太盛,所以霍光亡故之后,汉宣帝就迫不及待的把霍氏一族满门抄斩,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绝不放过,可谓是斩草除根。

所以,与诸葛孔明截然相反,霍光虽然也是一位权臣,同样是功绩赫赫,但历朝历代的皇帝皆是对他颇有异议,更没有任何一位皇帝能够容忍自己的臣子之中再次出现霍光之流,甚至可以说……自汉以后,历朝历代的种种政治权力改革,就皆是为了防止下一个霍光的出现!

如此一来,考虑到诸葛亮与霍光二人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与最终结束,朱和坚这个时候拿赵俊臣对比诸葛亮与霍光二人,自然是暗含着恐吓与要挟之意!

简而言之,朱和坚其实就是在质问赵俊臣——你的权势与影响力已是如此之盛,就连桀骜不驯的辽东镇也被你压服了,说是功高震主也是毫不过分,所以……你将来究竟是想当配享太庙、受历朝历代祭祀的诸葛亮?还是想当身死族灭、毁誉参半的霍光?

而朱和坚更深一层的暗示则是——我朱和坚乃是下一任储君,不出意外的话也是未来的天子至尊,所以……你赵俊臣究竟是下一个“诸葛亮”、还是下一个“霍光”,恐怕是由我说了算!

所以,你赵俊臣还不赶紧向我服软示弱?

毕竟,以明朝的政治制度设计,臣权已经再难抗衡皇权,也绝无可能再出现霍光这样只手遮天的真正权臣了,周尚景已经算是明朝权臣的极限,但也只能在德庆皇帝保持克制的前提下与德庆皇帝斗智罢了,一旦德庆皇帝下定决心安排厂卫与禁军下场,不顾史书评价也要掀桌子,那周尚景绝对是只能束手就擒!

这般情况下,赵俊臣一旦被视作当代之霍光,他也绝无可能像是当初霍光生前那般风光的,但赵俊臣的结局却绝对要比霍光更为凄惨,霍光当年好歹是身亡之后才被汉宣帝满门抄斩,而在明朝的政治格局之下……赵俊臣恐怕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赵家九族覆灭,自己更是要被千刀万剐!

对于这一点,朱和坚可谓是信心十足,也是朱和坚这个时候威吓赵俊臣的底气所在!

*

赵俊臣自然是当即就听懂了朱和坚的暗示与恐吓。

若是提前几天时间,赵俊臣听到这种暗示与恐吓之后,也一定会是诚惶诚恐、心惊胆战,唯恐朱和坚的这般评价传到德庆皇帝耳中、引来德庆皇帝更进一步的忌惮与打压,接下来也一定会放低姿态,向朱和坚服软退让,只求朱和坚千万别把自己与霍光扯上干系。

但现在的赵俊臣,已经不是前几天的赵俊臣了。

被德庆皇帝逼着赶来南京之后,又看到南京局势的种种变故之后,赵俊臣对于德庆皇帝、周尚景、朱和坚等人已然是彻底寒心,残存于心底深处的那一丝幼稚期望也已经彻底消散,终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想要抛开顾虑的大干一场。

而经过这几天的反复权衡之后,赵俊臣更是发现……从辽东到陕甘、从宣府到禁军、从内廷到外朝,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积攒到了足够多的力量,只需要再争取两三年缓冲时间,让自己暗中整合势力、做好各种准备,即便是德庆皇帝决定要掀桌子,自己也能有两三分的胜算,足以险中求胜!

再考虑到明朝后续几年的朝野局势,以及自己针对德庆皇帝的几处后手作为缓兵之计,赵俊臣想要争取两三年的缓冲时间也绝对不算难事!

如此一来,赵俊臣这个时候再听到朱和坚绵里藏针的暗示与恐吓之后,反应自然是截然不同。

只见赵俊臣皱眉一皱,不再审视打量吕德,而是抬头扭颈与朱和坚四目相对,目光炯炯充满了咄咄逼人的意味,这般出于意料的强硬姿态,一时间竟是让朱和坚下意识的垂下双目、不敢直视。

当然,朱和坚下一刻就反应了过来,认为自己垂下双目的行为过于软弱,不由是心中羞恼。

但就在朱和坚想要再次抬目与赵俊臣对视之际,赵俊臣已是直接冷声问道:“哦?宣成候?七皇子拿本阁与汉朝权臣霍光相提并论?是认为本阁也会像霍光一样专擅权政、祸乱朝纲、以下犯上了?本阁担不起这般黑锅与骂名,这些年来,本阁背负的黑锅与骂名已经足够多了,早就腻了!若是七皇子真心认为本阁就是下一个霍光,不妨是立即下令锦衣卫捉拿本阁,本阁就在这里,既不会躲逃,也不会反抗,接下来任由七皇子处置就是!”

见赵俊臣竟然就这样直接挑明了自己的暗示与威胁,朱和坚不由是心中一跳,一时间反而有些手足无措。

目前局势下,朱和坚在南京城内已经树敌太多,他这个时候甚至还寄望于赵俊臣的鼎力相助、让自己有机会翻盘周尚景,他虽然拥有厂卫支持,却也不敢完全得罪赵俊臣,否则他针对南京局势的种种布置必然是要一败涂地,他继任储君的机会也将要大打折扣。

于是,见赵俊臣不仅没有接受自己的威吓胁迫、反而是态度强硬的针锋相对之后,朱和坚倒也光棍,可谓是反应迅速,仅仅是措不及防了短短一瞬间,就立即决定改变自身姿态。

朱和坚首先是面色微变,一向城府极深的他竟然完全没有掩饰自己的手足无措,似乎是刚刚意识到自己的此前说法不妥,随后就不顾自己的皇子之尊,直接向赵俊臣一躬到地,诚惶诚恐道:“这、这……是我糊涂了!还请赵阁臣体谅,是我太敬仰赵阁臣了,对于赵阁臣近年来的种种丰功伟绩更是钦佩至极,这段时间以来也是一心想要向赵阁臣讨教,如今终于见到赵阁臣之后,就不由是难耐激动,结果竟然是口不择言,还望赵阁臣恕罪!刚才的荒唐之言,实在是千不该、万不该,还请赵阁臣责罚!”

说话间,朱和坚一直躬身不起,似乎只要赵俊臣不肯原谅他的“失言”,他就要一直躬身赔罪。

面前赵俊臣这种大人物的时候,朱和坚向来不会看重自身颜面,既然自己接下来还需要赵俊臣的助力、不能与赵俊臣彻底翻脸,而赵俊臣又不肯接受自己的威胁恐吓,那朱和坚服软退让之际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另一边,吕德倒也不愧是朱和坚近段时间最看重的臂助,当他发现气氛不对之后,同样是反应迅速,立刻出言圆场道:“赵阁臣,还望您原谅七皇子殿下的失言!他把您比作宣成候绝对没有任何恶意!事实上,学生近些日子经常与七皇子殿下谈古论今,发现七皇子殿下他虽然出身天家,但对于宣成候的评价却与寻常皇家子弟不同,他一直把霍光视为是汉朝之忠臣!虽然有废立皇帝之事,但也完全出于维护超纲之公心!事实上,即便是汉朝之时,历代汉帝对于宣成候的评价也是极高的,虽然汉宣帝出于私愤灭了霍家满门,但他令人绘制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之际,依然把霍光列为首位,自汉宣帝之后,霍光也一直为历代汉帝所尊奉祭祀……七皇子殿下还曾说过,若自己能有霍光这样的忠贤之臣辅佐,一定会言听计从、垂拱而治,所以七皇子此前才会把霍光与诸葛孔明并论!”

朱和坚连连点头:“对!我早就明白,赵阁臣乃是我朝不可或缺的江山柱石,绝对没有把赵阁臣视作擅权之臣,赵阁臣实在是误会我了,对于权臣之评价也过于敏感,其实以您的功绩与能力,即便是被视为权臣……”

一直默默站在赵俊臣身后观望局势变化的霍正源,此时同样是出言相劝:“是啊,赵阁臣息怒,鄙人也相信七皇子殿下绝对没有其他意思,他把您比作宣成候就是寻常称赞而已,是您近段时间想了太多有的没的,所以过于敏感了!”

赵俊臣沉默片刻后,终于收回了咄咄逼人的审视目光,也抬手把朱和坚扶起身来,然后就意兴阑珊的摇头苦笑道:“……江山柱石?不可或缺?哈!哈哈!……”

接下来,赵俊臣像是忽然间失去了谈话兴致,只是抬手一引,默默引着朱和坚与吕德二人登上了江东楼二楼。

注意到赵俊臣情绪方面的大起大落,朱和坚不由是心中好奇,但他并没有立即追问,只是随着赵俊臣登上了江东楼二楼,又在半路上与赵俊臣身边的霍正源相互问候客套了几句。

最后,赵俊臣随意寻了一间宽敞房间,与朱和坚、霍正源、以及吕德三人进一步谈话。

待几人分为宾主相互落座之后,朱和坚见赵俊臣依然没什么谈话兴致,终于忍不住问道:“赵阁臣,我看你似乎颇有一些意兴阑珊、心灰意冷之意,却不知究竟何故?若还是因为我的失言之错,我愿意再次向您赔罪、任您责骂、绝无怨言!”

赵俊臣再次沉默片刻之后,勉强笑道:“还望七皇子殿下知悉,我府中的如意夫人前段日子诞下一女……嘿,我赵俊臣也终于有后了。”

在这个时代,只是诞下一个女儿罢了,更何况方茹只是侧室,这个女儿也只是庶出,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后”,但既然赵俊臣这样讲了,朱和坚自然也不会反驳。

然而,不待朱和坚出言恭贺,赵俊臣就毫无预兆的再次情绪爆发了!

“自从踏入仕途以来,我看似是平步青云、风光无限,但实际情况呢?即便是民间的普通百姓,也大多是十七八岁就可以成家立业,而我却是一直拖到去年才终于有机会娶妻,又一直等到今年才终于诞下后代,为何?还不是因为我的声誉太差、那些与我门当户对的世家大族皆是对我避之不及?

但我为何是声名狼藉?只是因为我贪财吗?满朝的衮衮诸公,难道就我一人贪财?为何独独是我一人声名狼藉?说穿了,还不是因为我必须要给陛下背黑锅?

陛下要修离宫,我就必须想办法挤出银子,陛下要南巡,我也要必须想办法挤出银子,类似的事情多了,自然是严重损害了各方利益,名声岂能不差?

好吧,我是臣子,为陛下背黑锅也是本份,只要陛下明白我的不容易,一切也都值了!但陛下他又是如何对待我的?待我知晓自己终于有后,欣喜若狂的赶回京城、只想要尽快亲手抱一抱女儿之际,却被陛下派人半途拦住了,强行命我改道奔赴南京……”

抱怨与倾述之际,赵俊臣的声音越来越大,表情愤慨、面容扭曲。

另一边,朱和坚则是惊讶的瞪大双眼。

他是德庆皇帝的亲儿子,甚至还是下一任的储君太子!

就这样当着朱和坚的面前、毫无遮掩的直接抱怨德庆皇帝,赵俊臣是疯了吗?

但赵俊臣的抱怨才刚刚开始。

“好吧!圣命难违、朝务更重要!我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匆匆赶来了南京,结果又看到什么?周尚景竟然想要趁机侵吞了我的心血‘联合船行’!

我当年提议收权南京六部,完全出于一片公心,几乎没有任何私利考量,当时看到陛下与周首辅二人的鼎力支之后,我也特别高兴,这种君臣一心、群策群力,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景象!只要这种景象持续下去,我大明必然是万世不衰、鼎盛不减!

但一直等到现在,我才终于是后知后觉……原来至始至终只有我一人没有任何私利考量,陛下当初支持这项计划,只是想要趁机支开我与周首辅,然后就可以毫无掣肘的整肃庙堂中枢、扩充皇权,周首辅当初支持这项计划,更是早就意欲背刺于我、伺机侵吞‘联合船行’!我就是一个傻子,被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哈!只有我这个声名狼藉的贪官,至始至终都在奉公无私,也只有我这个公认的小人,至始至终都在诚心合作……”

说到后面,赵俊臣的语气已经不似刚才的激动与高昂,情绪起伏也渐渐消失,重新恢复了最开始时的意兴阑珊,抬头看向朱和坚缓缓问道:“七皇子殿下若是与我易位而处,自然就可以明白我现在为何是心灰意冷了!也就明白,我刚才听你把我比作宣成候之后,又为何是那般敏感易怒了!”

听完了赵俊臣滔滔不绝的倾述之后,即便是性情凉薄的朱和坚,一时间也有些尴尬,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回应。

仅仅看南京局势的话,赵俊臣说自己从前一心奉公、毫无私利考量并不算是特别夸张,而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二人的各种小动作也确实不占道理。

另一边,在赵俊臣抱怨倾述之际,吕德也没有闲着,一直在仔细观察赵俊臣的神态变化。

吕德出身于名门世家,传承了王明阳的“心学”正统,族内自然也传有某些辨识人性之秘法,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行细节之后辨别真假。

然后,吕德就惊讶发现——赵俊臣的种种情绪,竟然看不出丝毫的作假与伪装!

“难道……赵俊臣这个朝野公认的大贪官,实际上还真是一个心怀天下、奉公无私的忠良之臣?怎么可能?!”

而就在吕德暗暗惊讶之际,赵俊臣的下一番话,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一时间,不仅是吕德听闻之后震惊不已,即便是七皇子朱和坚,听到赵俊臣的这一番表态之后也是不可思议、表情失控,不由的瞪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巴。

只见赵俊臣闭上双眼,神态间满是大彻大悟之后的坦然,缓缓道:“趁着这次南京局势之变,我已经下定决心,意欲与周尚景同归于尽、玉石俱焚,然后……我也可以趁机远离庙堂是非!我累了、撑不住了!”

……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