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到民国成为何大清 > 第125章 展望曙光 谋定后动

穿越到民国成为何大清 第125章 展望曙光 谋定后动

作者:缘来是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4 01:35:11 来源:小说旗

第125章:展望曙光 谋定后动

何大清从分店视察归来,疲惫地瘫坐在书房的椅子上。窗外,山城重庆的街巷依旧弥漫着战时的紧张气息,远处偶尔传来的防空警报声,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战争仍未结束。他揉了揉太阳穴,脑海中不断盘旋着佳兴公司如今的艰难处境。

佳兴公司在运输难题的困扰下,虽在各方努力下勉强维持着盈利,但利润微薄,犹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员工们虽士气未减,可何大清清楚,长此以往,公司必将难以为继。他望向墙上悬挂的地图,目光在各个城市间游走,心中满是忧虑与不甘。

“这该死的战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何大清喃喃自语。他深知,战争一日不停,佳兴公司面临的困境就一日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于是,他开始在心中默默谋划,期待着那胜利曙光的到来,等待着能让公司重焕生机的时机。

在书房昏黄的灯光下,何大清陷入了沉思。他设想,一旦小鬼子投降,那将是一个全新的商业契机。届时,市场必将迎来复苏,百废待兴,各类产业的价格定会处于低位。他决定大肆收购各种产业,无论是制造业、商业还是服务业,只要有潜力,都将纳入他的视野。他计划持有这些产业两三年,精心运营,待市场繁荣,产业增值,再看情况逐步出手套现。

何大清深知香港作为国际商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稳定的金融环境、发达的贸易网络以及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都让它成为商业发展的理想之地。所以,他打算等时机成熟,便将公司迁往香港发展。佳兴纺织厂、佳兴茶叶加工厂、佳兴火柴厂、佳兴面粉厂等工厂的设备,他都将一并搬迁过去。这些工厂是佳兴公司的根基,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只要设备在,技术在,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至于在内地的房产、厂房、店铺、地皮等不动产,何大清打算全部出售套取现金。这些资产在战时的价值或许有限,但在战后的市场复苏期,定会吸引不少买家。将它们变现,不仅能为何大清的香港之行筹集大量资金,还能避免因局势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

“幸好之前在汇丰和花旗各开了一个账户……”何大清暗自庆幸。这两个国际知名银行的账户,将成为他资金的安全存放处,也为日后在香港开展业务提供了便利。在香港,这两家银行的信誉和广泛的业务网络,能让他的资金流转更加顺畅,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何大清也清楚,现在想这些确实还有些遥远。从当下的艰难维持,到战争结束后的布局实施,中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首先,要确保佳兴公司在战争结束前不倒下,稳定住现有的业务,保证资金链不断裂。这需要他继续优化公司的运营策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运输难题依旧是重中之重。市场部与当地势力的合作谈判进展缓慢,部分势力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甚至暗藏陷阱。何大清不得不亲自参与到后续的谈判中,凭借他丰富的商业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与对方周旋。他深知,与这些势力合作,必须谨慎再谨慎,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公司陷入更深的困境。

运输部和技术部在车辆改造和新路线探索上取得了一些进展。经过改造的车辆,在崎岖路况下的通行能力有所提升,但仍无法完全适应复杂的环境。新路线的开辟也面临诸多挑战,一些看似可行的路线,实则隐藏着新的风险,比如道路周边土匪盘踞,或者当地村民对商业运输的抵触。何大清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尝试,同时调配更多资源支持他们的工作。

在公司内部管理方面,何大清也在积极调整。他加强了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危机意识,让大家明白公司目前的处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他还定期组织员工大会,分享公司的最新情况,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营造一个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工作氛围。

夜晚,山城的灯火在战火的阴影下显得有些稀疏。何大清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象,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当下困境的忧虑。他知道,通往胜利和繁荣的道路充满荆棘,但只要心中有信念,有计划,就一定能带领佳兴公司走出困境,迎接新的辉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在这乱世中小心翼翼地谋划,耐心地等待时机,为公司的未来奋力一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