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五零:打猎起家,崛起四九城 > 第1章 穿越一九五七

一九五七年,七月。

八达岭长城脚下,小王村,王振华家。

破旧的茅草屋,土坯墙糊着泛黄的《人民日报》,头条标题刺眼:“三天歼灭老鼠四十万只。”

床上的草席破了几个洞,窗户纸也有几个窟窿,透进夏日的炎风。

王振华坐在床上,盯着眼前的景象,脑子嗡嗡作响。

前一刻,他是21世纪的机电工程师,不愿给女友买一万元的羽绒服,主动分手后出了车祸。

此时此刻,莫名穿越到1957年的华夏,成了农家穷小子。

原主也叫王振华,从中原省逃荒来到这里。没想到,父亲安顿好原主之后就病死了,原主被养父母收养。

然后养父在三年前病死,养母带着他和两个幼弟幼妹苦撑门户。

大概两个月前,粮食不够吃,原主接连打猎未果,就去村外的池塘下水捕鱼,得了一场大病。

为了治病,家里的粮食、猎枪等能卖的物件,全部卖掉,已经家徒四壁,可原主还是没了。

这时,院子里有男人说话。

“秋兰妹,不是我为难你,全乡都这样,每家必须上交五十老鼠尾巴,目的是支援除四害运动。”

“你才交了十个,全村就剩你没有完成任务,大妹子,咱不能拖村里的后腿,我说得对吧?”

“再说了,又不是让你白交,你交够五十个,我马上给你一块钱,明码标价,一个老鼠尾巴两分钱。”

男人说完,忍不住一声长叹。

“支书,振华的病还没好,我的手脚太笨,抓不到老鼠啊。”董秋兰带着哭腔哀求。

“我再给你三天时间,你要是再完不成任务,我就罚你一块钱,秋后算账。”支书沉声道。

这时,院子里没了声音,王振华开始观察茅草屋。

墙角有堆劈柴,生锈的柴刀,一捆高粱杆用麻绳捆扎,还有一个箍着两道铁丝的木桶。

两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年龄不超过六岁,衣服打着补丁,脚上穿着草鞋。

他们蹲在柴堆旁边,女孩看着门口,蜡黄的脸上都是紧张。

就在这时,男孩慢慢拿起柴刀,小心翼翼站起来,直盯着王振华这边。

王振华顺着他的视线,见到两只老鼠从纸箱旁边逃跑,钻进墙角的耗子洞。

箱子里装着家里仅剩的红薯干。

男孩一脸遗憾,对着大哥咧嘴一笑,放下了手里的柴刀。

“你这样抓不到老鼠。”王振华心想。

视线依次扫过纸箱,柴刀,劈柴,木桶,箍木桶的铁条,捆高粱杆的麻绳。

他眼前一亮,工科狗大脑开始思考,涌起利用“杠杆原理”制作捕鼠陷阱的想法。

“大妹子,你别哭了,不是我为难你,你上面为难我,我也没办法。”

“三天后我再过来,你补不上四十个老鼠尾巴,我就记你的账,罚你一块钱。”

院子里,村支书的声音打断了王振华的思路,他轻皱眉头。

片刻,养母董秋兰走进堂屋,穿着打补丁的衣袍,面黄肌瘦的脸,眼里带着泪花。

走到王振华跟前,她从兜里掏出煮鸡蛋,“快吃鸡蛋,快把身子养好。”

王振华一愣,询问,“哪来的鸡蛋?”

董秋兰道,“找你姥爷要的,快吃吧。”

王振华再次摇头,“我不吃,你去找村里的人,用鸡蛋换老鼠尾巴。”

“没事,他吓唬我呢。”董秋兰把鸡蛋塞到他手里,“我是寡妇,他能把我怎么样?”

弟弟妹妹走过来,可怜巴巴地看着鸡蛋,虽然流口水,却不伸手向大哥讨食。

良久,王振华剥开鸡蛋,咬了一口,剩下一半递给弟弟,“振东,晓莹,你们也吃。”

王振东急忙摆手,“我不吃,大哥你自己吃。”

妹妹王晓莹舔着嘴唇,“大哥,你快点好起来,咱们去抓老鼠。”

“吃吧。”王振华把鸡蛋给弟弟,拿起桌子上的红薯干,咬一口,味道难以下咽。

但这就是仅剩的主食,而且量也不多,十几个红薯干最多吃三五天。

“活下去!”他心想,看着眼前的三人,他又想,“也让他们也活下去。”

前世,他是个孤儿,孑然一身奋斗一辈子,从来没有人免费给他吃鸡蛋。

董秋兰微微一笑,“振华,只要你好起来,咱家才有希望。”

王振华点点头,“我要几个麦子,老虎钳子,你能借到吗?”

“干啥?”董秋兰疑惑道,“支书家有小麦,你姥爷有钳子,我去借?”

“去借吧,我做个抓老鼠的陷阱。”王振华说道。

“好,咱们试试。”懂秋兰转身离开家,只要儿子的思想不滑坡,让她做什么都行。

王振华检查茅草屋,发现七个老鼠洞,再不收拾这些老鼠,房子就要塌。

他挑一根木材,用柴刀截一段,拎着柴刀走到木桶旁边,看着圆形的桶口和老旧的桶板。

接着,他用柴刀切削桶口,准备切五厘米的平面。

兄妹俩看着大哥破坏木桶,越看脑子越迷糊。

半小时后,董秋兰拿着老虎钳子回家。

“振华!”她抓住儿子的手,“你干啥?咱家就这一个桶!”

“娘,你信我。”王振华自信满满,前世做过这种陷阱,效果很好。

他用老虎钳拆掉木桶的铁条,用力把铁条捋直。

拆掉装红薯干的纸箱,裁剪成乒乓球拍,用铁条横穿球拍手柄。

董秋兰心疼,好好的纸箱也糟蹋了,但她不想制止儿子,自从丈夫去世,长子就是顶梁柱。

王振华不停地调试,陷阱终于制作完成,球拍在桶檐上保持平衡。

就像一个跷跷板,转轴是横穿球拍手柄的铁丝。

王振华拆掉一根床板,用麻绳和劈柴做三角形框架,这是老鼠通往陷阱的桥。

弟弟妹妹目瞪口呆,张开的嘴能塞进一个鸡蛋。

董秋兰心疼坏了,“这要是抓不住老鼠,咱们就亏大了,床板和水桶……”

“娘,信我,肯定能抓老鼠。”王振华想在这个年代逆袭。

晚饭是清蒸红薯干,王振华吃两个,家人们每人一个,一家子都吃不饱。

夜里,老妈和小妹睡一张床,他和弟弟睡一张床。

一只老鼠钻出洞,闻到小麦的味道,围着木桶转几圈,最后沿着“床板桥”走上球拍,

它停在球拍手柄上,手柄由桶檐上的平面支撑,它的重量不能让跷跷板抬头。

这时,又有两只老鼠出动,球拍上的老鼠受不了小麦的诱惑,慢慢向前走。

前方就是小麦,镶嵌在纸板中,等着它享用。

它慢慢走,马上就能吃到麦子时,它的体重打破了平衡,跷跷板向下低头。

它身体失衡掉进桶里,球拍尾部的配重木块重新让球拍平衡,桶檐上的平面重新支撑球拍。

老鼠在桶里跑圈,逃不出去,跳不出来,吓得屎尿横流。

深夜中,王振华睁开双眼,在心里给它们喊,“加油”。

片刻,另外两只老鼠沿着桥爬上陷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