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 第385章 有样学样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第385章 有样学样

作者:石头会长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8 07:00:37 来源:小说旗

“海生,你有大伯二叔,你爸到底排行老几?”

“啊,你憋了半天就问这个?”

周海生有些哭笑不得,他还以为张建国要问他什么大事?

原来是这么一件小事?

不过也难怪别人问,实在是他家的称呼有点奇怪,如果喊大伯的话,他爸是老二,那周元应该是三叔。

而不是喊二叔。

“说来有些不好意思,是我喊错了,应该是大伯三叔,可我小时候听到叔叔家的孩子,喊大伯二伯,我就跟着喊大伯二叔,这不想着二叔比我爸小……”

周海生想了想,向张建国做了解释。

小时候因为喊错了,挨过打,但是周海生也不长记性,后面他二叔就说,孩子小,喜欢喊二叔就二叔吧。

自己家人知道就好了,这样的孩子好养活。

二叔这话就定了性,然后周海生长大后就这样,大伯二叔的喊,一般人也没在意。

像张建国这样特意问出来的,还是不多的。

“这样也行,你爸和你二叔对你可真不错。”

“那可不,我虽然笨点,但仍然是他们的心头宝,什么都随我……”

周海生笑得很开心,其实他的性格善良,这种人一般都是家里氛围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所以他对人也都是充满善意。

遇到谁有事,都乐意伸出援手帮忙,周海生就是这样的性格。

把这事弄明白后,张建国聊起了农村的秋收,说是村里这次虽然秋收保住了不少粮食,但是村里还是太穷了。

得想一个办法赚点钱才好。

上次周海生给他的名单,他仔细看过了,很多活儿他倒是可以做,可想带着村里人一起干,那就有点难。

“我看过你们那个头饰头花,发夹什么的,每月的进货量还挺大的,我也观察过,那个东西应该很简单,一些会手工活的人都能干……”

张建国也明白,其实还有做成品衣服啥的,那些利润更大。

不过那需要成本,光一个缝纫机,就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负担的。

还有衣服设计,大小码子,布料的进货啥的,都挺有学问的,不是轻易就可以搞的。

比较简单的也就是那些装饰品头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那种橡皮筋,上面用手钩缠绳,用毛线缠一道,那卖出来的价钱比普通的橡皮筋贵了十倍不止。

当然那种缠绳的橡皮筋儿,卖的也非常便宜,不过一二分钱而已。

但如果在那种缠绳的橡皮筋上面,加上几颗珠子,或者一点碎布等,那价钱又翻了好几倍。

这些东西材料好找,价格低廉,关键是容易上手,需求量大,还不咋起眼。

张建国就想着回头,让村里了那些妇女在家搞一些这个,如果有经验后,他都想尝试着用布料做衣服。

那个利润更大。

“对对对,那个进货量大,因为便宜卖的快呀,你可以看一下,有些是塑料的珠子,或者一些小花加工一下,你得去找一找这方面的渠道……”

周海生没想到张建国看中这个,仔细一琢磨,确实东西小利润大。

而且他还知道有几家塑料厂,不过那些厂子在江城,有点远,一般人还不知道。

两人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很快就确定了方向。

“我们村那个石灰窑,能干活的都得是壮劳力,那种力气小的,身体有病的,或者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可以试着做一下这些头花发夹配饰之类的……”

张建国想的也很多,供销社这边是他的一个销售渠道,可以兜底,其实要想销售的好,得去江城。

那里位置好,不管去哪个省都不太远,水陆交通都很发达,做生意量大利润又高,绝对是可以做的。

两个年轻人在一起,越聊越高兴,旁边周海生的二叔周元,看着也挺高兴。

这孩子交朋友,还是跟什么人做什么事,跟着张建国一起玩,都学会分析成本利润,看着都让人高兴。

张建国在周海生这里待了半天,两人商量好很多事情后,张建国惦记着村里有事,就赶紧回去了。

张建国回到村里的时候,正看到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因为,这一次秋收收成不错,村里商量着,明天一大早去粮站送粮食。

到时候张建国开拖拉机,估计得多跑两趟,送完粮食后,村里就会把剩下的粮食,分一大部分,再留一些做储备粮。

这可是赵家村一年一度最大的喜事,因为这一次分粮,会关系到大家接下来一年,能不能吃饱吃好的问题。

所以,家家户户都特别的关心,不过从大家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来,今年分粮应该不差。

果然,张建国回到家里,何玉芳就笑呵呵地告诉他,他家今年能分不少的粮食,偷偷的算了一下,都有一千大几百斤了。

“今年应该能吃饱饭了,除了这些粮食,回头村里的红薯玉米都能分,这样算下来,赵家村还是很富裕的……”

因为隔壁韩家村还得吃救济粮,据说像他们这样一家四口,只能分到几百斤粮食。

“这不隔壁韩家村和下河村,都有好几个姑娘想嫁过来,今年赵家村可要添人进口了……”

在农村哪个村里富裕一点,别的村的姑娘都愿意嫁过来,毕竟啥时候,人们都想过上好日子。

“哟,那真不错,今年粮食分的多,主要你们的工分也高,咱们三个都是壮劳力满分的……”

赵家村像张建国这样的情况不多,他家连何玉芳都拿十分,而张建国还有补贴,因为他是开拖拉机的。

这样算下来,他家就是村里难得的富裕户了,分粮食分东西都比别人家多。

当晚张元顺高兴的不得了,张罗着何玉芳炒两个小菜,让他也喝一口。

主要是这么多年来,他家是第一年能有这么多工分,分这么多粮食,这怎么不让人高兴,觉得扬眉吐气?

此时在赵诚家里,却是愁云惨淡,虽然他家看着都是壮劳力,但是这次的工分却出奇的少。

因为赵诚和赵元家,两个人加起来一天才十分。

而且他们因为经常去医院,或者生病休息,导致没有工分。

至于杨艳和赵诚的媳妇儿,那也是非常惨,甚至比他们还不如。

“狗日的,这村里欺负人……”

赵元家在家气得破口大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