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穿越52,我熟能生巧 > 第107章 我会替你处理的

四合院:穿越52,我熟能生巧 第107章 我会替你处理的

作者:自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23:36:59 来源:小说旗

三大妈干脆答应了。

毕竟阎富贵的知识比她丰富,她的直觉认为他的主意更靠谱些。

---

“丫丫,今天是你第一天上学,紧张吗?”

正月十六,开学那天。

四合院里,陈雪茹给丫丫穿上了新衣,扎起了两个羊角小辫。

看着打扮得十分可爱的小女孩,她捏了捏丫丫的脸问道。

“不紧张!”

丫丫大声说,胸脯挺得高高的,看起来很勇敢。

“那就好。”

陈雪茹微笑着站起来,拉着丫丫的小手说:“走吧,我跟你哥哥一起送你去学校。”

这时候已经是新学期的一年级下半期了。

丫丫直接跳过了上学期,从下学期开始上学。

但王建设一点也不担心。

小学的内容并不复杂,尤其是一年级学的东西有限,主要是识字。

这段日子里,陈雪茹经常空闲时教丫丫认字。

丫丫聪明伶俐,学习速度惊人,现在已经认的字不仅远超一年级的学生,甚至比一些二、三年级的同学还认得多。

王建设放心地对丫丫说道:“丫丫,我已经跟三大爷打过招呼了,到学校你不用担心有人欺负你。

如果有人敢惹你,你就还手;如果赢不了,就找三大爷帮忙。

如果有解决不了的事情,记得告诉哥哥,我会替你处理的。”

尽管自己现在很强壮,但对于这个唯一的妹妹,王建设依旧满是关心和担忧,生怕她在学校遇到什么麻烦。

“知道了,哥!”

丫丫点头答应。

“真乖!”

王建设微笑着夸了一句后,便将丫丫抱上自行车,陈雪茹坐在后面。

三人一起前往学校。

王建设把他们带到红星小学——这所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后新建不久,在旧社会即使在像四九城这样的地方,也罕有小学,教育机会非常稀有。

那时候,国家到处是文盲,上了初中的已经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新社会成立之后,国家大力发展教育扫盲活动,甚至连中老年人也被组织起来学习识字。

对于孩子们来说,作为国家未来希望的他们自然更需要得到良好的教育支持,所以学校建得格外早。

此刻在学校门口已经有很多家长和孩子前来报名,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

一群背着各种形状书包的孩子显得十分活泼而热闹。

丫丫的小书包则是由陈雪茹亲手裁缝,并使用了最好的卡其布制作,她还在上面缀以小花和星星作为装饰,显得既漂亮又大方。

一路走来,不少小同学羡慕地盯着丫丫的书包。

“妈妈,我也想要一个那样的书包。”

“爸爸,这书包太好看了,我想要那样的。”

“妈,我不要这个,我要那个小女孩那样的书包。”

许多小朋友甚至立刻就向父母提出了换书包的要求。

毕竟,对于小孩子来说,漂亮的衣物和书包总是吸引他人的目光,也会引发自己的羡慕之情。

本就生得可爱的丫丫穿着一身合身的衣服,背负这样一个美丽且特别的书包,立刻成为了校园里的焦点。

“你怎么只知道和人家比书包,不如去比较一下成绩。”

一位家长对孩子说道,“你要能考第一名,我就给你做一个相同的。”

“别换了,让你背这个就得啦。”

家长们通常都拒绝了小孩子的换书包要求。

新社会的学费十分低廉,相较于旧社会,基本上四九城的每家每户都能负担得起教育费用。

虽然仍需要支付一点学费,但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一般,能够节省出做书包的材料已经不容易了。

有些孩子甚至没有书包。

“嫂子,他们的书包都没我的好看。”

小丫丫看着身旁背着各种破旧书包的孩子们,骄傲地抬头对陈雪茹说。

陈雪茹宠爱地摸着丫丫的小脑袋,温柔地说:“喜欢就好。”

王建设听到这里时也加入了谈话。

“其实店里可以考虑卖书包,”

陈雪茹望着街上的孩子们若有所思,“如今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要上学,学生的数量每年都不在少数。”

“如果能吸引这些学生来买书包,我们就能挣到一笔可观的钱。

即使每个书包只赚一块钱,一万个小书包就能带来上万的利润。”

陈雪茹双眼闪耀,似乎已经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根据四九城人口的数量,这里的学生人数远超一万,而且这个数目每年都会上升。

仅靠出售书包,赚的钱可能会比现在的收益总和还要多。

王建设笑着点点头。

“的确是个好主意,但这可能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大赚一笔。

书包制作工艺简单,大多数家庭会选择自己制作,不会特地到店铺购买。

虽然店里售卖的书包会更好看些,但是大部分人家不愿为此花费额外的钱。

即使有经济条件的人,四九城里的裁缝店数不胜数,不可能都到我们店里买。”

毕竟裁缝还是有一定技术和工具门槛的,而衣服要经常穿着,美观度与合身度非常重要。

相较之下,书包结构简单得多,基本就是一块布加一条背带。

即便陈雪茹店里的书包销路不错,任何一家裁缝店都可以轻松模仿生产。

人们没有必要专门跑到她的店里买。

陈雪茹听完这番分析后点头赞同:“你说得对。

虽然书包可能不会有特别大的盈利空间,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创收途径。

雪茹丝绸店本来商品种类就很多,既出售成品如衣服、被褥等,又售卖原材料如棉布、丝绸、卡其布等各类布料。”

增加一些新产品的选项没什么问题,哪怕利润有限,也能为店里添一分收入。

这样一来,书店里不仅有多样化的产品供选择,也能为顾客提供便利。

关于书包这种简单的工艺,如果没有特别高的美观要求,一个熟练的裁缝一天可以做出几百个毫无问题。

“回头我让师傅们多做一些,挂在店里。”

“可以试试看。”

“一年级三班就是这里了。”

王建设点点头,走到一间教室门口。

里面一位女老师正在收取费用,收费标准已在校门口公示:学费八千,课本费二万三,共计三万一元,这是一学期的全部费用。

学生们通常回家吃饭,学校还没有设立食堂和餐费。

尽管大家现在的收入不高,但这个学费已经非常便宜了。

有些家庭非常困难,连这三万都拿不出来,但如果核实情况属实,学校也会减免学费。

尽管三十年后才正式规定义务教育,在这个时代,小学基本等同于义务教育,且家庭负担甚至比以后轻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