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穿越52,我熟能生巧 > 第113章 生活也有保障

四合院:穿越52,我熟能生巧 第113章 生活也有保障

作者:自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23:36:59 来源:小说旗

栾学堂由衷地期望王建设能够同行。

今天邀请四位大师傅来,也有这样的想法。

除了王建设之外,剩下的四位师傅也都有着顶级厨艺。

跟随着他出国,定会开辟新的天地。

然而,栾学堂也明白陈焕章不愿意离乡背井的道理。

人老了,总会思念故土,希望在老家安度晚年。

“我还没具体计划。

合同到期后,或许就不再是厨师了。”

王建设直言,他认为在这个新社会里,自己有很多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师傅的手艺不去施展实在太可惜了。”

考虑片刻之后,栾学堂最终道出了自己的打算。

“等到合营完成之后,我就准备去海外发展。

不知道各位师傅愿意不愿意跟我一同前去。”

“大家也了解我的为人,去了海外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师傅。

愿意一起出发的话,我可以分给你们股份。”

黄明远、田正业等人相顾无言,去国外,他们确实从未想过。

但也理解栾学堂的选择。

栾学堂虽然从跑堂出身,但后来已经成为重要的大商户,留下来可能会遭遇风险,而他们不过是普通的厨师,即使厨艺高超,在国内生活并不会有什么风险。

栾学堂这番话倒是让他们有点动心。

这些年与他共事,对他的为人相当了解,知道他是真心对待属下的好老板。

栾学堂的承诺是让人放心的,他一向如此,在经营丰泽园期间就已经给了他们不菲的分红。

去了海外,相信待遇只会更好。

“唉,时过境迁,我也老了,该退休了。”

陈焕章叹息了一声,略带几分落寞地说:“学堂,我这把年纪了,就在此养老,不想折腾了。”

他年纪确实大了,本来这两年也是要退下来的。

只是想到未来丰泽园可能变为普通餐馆,心中实在难过。

当初跟着栾学堂离开济丰楼创立丰泽园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亲眼见证它一步步走向辉煌。

却在即将退休之时,面临衰落的命运。

“老师傅,我明白。”

栾学堂点头。

对他来说,陈焕章不仅是同事更是恩师。

情感上他们最深。

所以他完全能够理解陈焕章的选择。

尽管如此,栾学堂依然感到难以抑制的黯然。

他意识到,在那人离开后,或许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师傅了。

“几位大师傅,去留与否,全凭自愿,我绝对不会勉强。”

栾学堂望着王建设、田正业等人说道。

在他的心底,他最希望的是王建设能够跟他一同前行。

如果王建设能在身边,栾学堂有信心打造出一个举世闻名的新丰泽园。

“栾掌柜,我没有出国的打算。”

王建设摇摇头拒绝道。

“以后不掌厨也行,做些别的事情也可以,平静地过日子,也不错。”

“栾掌柜,我们回去想想再说吧。”

田正业、黄明远等几人也都显得犹豫不决。

他们都已是不惑之年甚至接近退休,家中有妻儿,虽怀揣梦想,但要拖家带口一起出去打拼,也不是轻易能下的决定。

田正业、黄明远和吴茂典三位厨师正处于人生的尴尬阶段,他们虽然四十来岁,对厨师来说正当盛年,离退休还早得很,心里面还存有一份对事业的追求。

然而对于出国,他们感到陌生与不确定。

这些旧社会培养出来的人思想传统,看重落叶归根的重要性。

若在国外打拼,等将来年老体弱无法继续劳作时想回国也并非易事。

相较之下,陈焕章老师傅已经高龄,反倒没有那么多顾虑。

“大家各有各的选择,我理解你们的担忧。”

栾学堂点头,心中明白各位师傅的难处。

毕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个人背景与家庭责任,丰泽园的师傅们虽然不是显贵出身但也算不错,和他栾学堂的情况不一样。

说罢,栾学堂让其他几位大师傅离去,唯独留下了王建设。

“王师傅,当初您执意签半年的合同,是不是早已预见到这种情况?”

栾学堂请王建设坐下,给他倒了一杯茶,苦笑说道。

他虽不知王建设的厨艺出自何门派,但王建设能够把各类菜肴做到这种境界,绝对是天才级别的存在。

在平日里,他也看出王建设不同于一般年轻人:思维开阔、见识远超众人,即使是栾学堂自认为也不遑多让。

此次召集团伙过来,并非要求所有人都随他前往海外,对于大多数大师傅,他只是希望有人在他需要时能给予支持;但对于王建设,他是真心想听听他的建议。

“是的,确实想过。”

王建设抿了一口茶,点头应道。

前世的经历摆在那里,他对丰泽园的未来一清二楚。

“那么,王师傅是否愿意指教于我?”

栾学堂问道。

栾学堂问道,心中十分感慨。

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向一个比自己小这么多的人求教。

但他回忆起年少时做跑堂的经历,深感相由心生,不可仅凭外表判断一个人。

以王建设的智慧,确实能给他指引方向。

“栾掌柜您想问的是丰泽园,还是个人的事情?”

王建设沉默片刻后反问道。

“两者都有关系,既是为丰泽园,也是为了我自己。”

栾学堂毫不犹豫地回答,希望王建设能够理解他的意思。

“公私合营,这是大势所趋,无人能够逆转。”

王建设直言不讳,“不出一二年,全国范围内将完成公私合营的改革。

无论愿意与否,这都是必然的趋势。”

“一旦改革完成,丰泽园也会变成普通的饭庄,和其他四九城的大大小小饭馆没有什么区别。”

这基本是丰泽园未来十几年的命运。

至于更久远的将来,王建设并没有打算透露。

“我的估计与此差不多。

只是想到我这些师傅和伙计们,他们未来的出路成了我的忧心之事。”

栾学堂叹了口气。

作为一个厚道的人,他与其他旧社会的老板有所不同,在这个关口,他先为自己的伙计们操心起来。

这些年,他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和人脉,即使出国生活也有保障。

但是,对于丰泽园的伙计们就不一样了。

虽然他们的成分背景不会有问题,习惯了丰泽园高收入的工作,如果离开是否还能适应其他工作环境呢?

“这方面的事倒无需掌柜过虑太多。”

“国内和平,没有外部敌患,内部长期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国家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