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穿越52,我熟能生巧 > 第21章 充满自信

四合院:穿越52,我熟能生巧 第21章 充满自信

作者:自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23:36:59 来源:小说旗

他也清楚,虽然当前丰泽园生意兴隆,堪称四九城第一餐馆,但行业已经在悄然变革。

无论哪家老牌餐馆都将迎来新的挑战和发展变化。

“半年时间实在太短,在餐饮行业从未有过这么短的合同期。”

尽管栾学堂平时很沉稳,但他听到王建设这句话也变了脸色。

栾学堂明白,如果王建设只签半年,显然是为了借着丰泽园打知名度后另谋高就。

一旦王建设名声在外,肯定会被其他饭庄开出高价聘请走。

对丰泽园而言,失去王建设这样的顶尖人才意味着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出现。

毕竟丰泽园之所以今日辉煌,并不仅仅依赖经营之道,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拥有四大名厨所带来的美誉度。

而王建设一个人所具备的技艺已经可以匹敌四位名厨之合力,并且未来还会更进一步。

在饭菜品质上占有如此强大的优势,哪个对手都不会轻易小觑。

“王师傅,我希望您能真心考虑下加盟丰泽园的事宜,红利分配方面如果有不满的地方我们可以再商量,总之希望您能多给我们机会。”

栾学堂诚恳说道。

“即使以您的能力,去其他饭庄,未必能赚得比在我们丰泽园更多。”

栾学堂心里有些郁闷,但依然努力争取道。

如果是其他厨师,哪怕是四大名厨级别的,打算用丰泽园作为跳板去别处发展,栾学堂绝不会挽留。

但王建设不同,他一个人就能与整个丰泽园相匹敌,实在难得。

“栾掌柜您误会了。

我签半年并不是为了以丰泽园作踏板,等半年后来投奔别家。

我认为丰泽园作为京城四九城排名第一的餐馆,也是我最好的选择。”

王建设解释说,“但我不会永远做厨师,所以才签这半年合同。”

“不继续做厨师?”

听到这话,栾学堂顿时有点茫然。

如此出色的天才大厨竟然不想继续从业,这是准备转行?

第一反应是王建设可能在找借口推辞,但再一思索,感觉没有必要:以他展示的实力,到哪个八大楼之一,条件应该都可以随意提出来。

“既然如此,我可以和王师傅订立半年的合同。

不过我也有一些请求,希望王师傅能满足。”

“是什么条件?”

王建设好奇地问道。

虽然后世的老八大楼名气不小,但对于他而言,选择哪里工作区别不大,关键在于个人因素——如对人的信任感,而非单纯的餐厅排名。

这次,他是为栾学堂而来,栾掌拒非厨师出身,却是个有情有义的好人。

“我希望王师傅能跟我们签一个条约:如果未来不再当厨师,则可以理解;若仍然坚持做厨师,优先选我们丰泽园。”

“同时我们也保证每个月给您五十万的薪资,以表示尊敬和谢意,并请您担当丰泽园的名誉大师傅。

如果您哪天心血来潮,想要掌勺的话,还会有更多的福利。”

“另外,如果您接受这个条款,我愿意立即签订这半年的合同,您的分红也可以按期结算。”

栾学堂说道,言辞中充满诚意。

王建设一听就明白,这个协议类似后世的竞业禁止合约。

但是从优厚程度来看,栾学堂出手大方,甚至在未来不在其手下做事时仍愿意支付报酬。

前提是他不得加盟其他饭庄做厨子。

不得不说这一方案颇具 ** 力,让他难以拒绝。

同时栾学堂心中盘算,他觉得王建设签订半年合同更可能是对自己、对未来半年能否真正打动这位奇才的一个验证。

他相信只要能好好维系这段关系,在合同到期后,王建设置信一定会留下,就像之前笼络住其他大厨一样顺利成章。

而且即使真的有一天王建设离开这个行业,每月给他工资五十万也比将其让给竞争对手更好。

何况像王建设这样的顶尖厨师,以其手艺水平,在这里当个招牌也是非常划算的选择。

偶尔回来丰泽园展示一下厨艺,也能为这个地方吸引不少客人。

“这个提议非常诱人,我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

王建设想了想,点头应允了。

“那我现在马上去准备合同,请王师傅稍等片刻。”

见王建设答应下来,栾学堂显得非常兴奋。

随即起身,迅速地准备合同去了。

不一会儿,他便拿着合同返回来。

王建设细阅了一遍合同后发现一切合理妥当,于是两人当即签了字、盖了手印。

“欢迎加入我们的团队,王师傅!”

当看着王建设按下手指印那一刻,栾学堂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绽放出宽慰的笑容。

递过一个红包,栾学堂客气地说,“这是我们一点小小的心意,请务必收下。”

有些意外的王建设拿起红包——它似乎很厚。

“这是……”

“我们有不成文的规定:每一位新来的师傅都会收到这样的红包作为见面礼。

不用拘谨。”

栾学堂微笑道。

王建设明白之后坦然接收了,因为最近的确需要用钱,加上这是规矩,并不是特殊待遇。

“那我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工作?”

话音刚落他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对了,掌柜的,今晚我还得早点回去一趟。

家里还有妹妹等着呢。”

“要跟她说说新工作的状况,晚了怕她担心。”

王建设解释说,并顺便提起了一下刚刚知道的工作时长:每天早十到晚九点上班,在这年代确实比较轻松。

一边带路往厨房方向走,栾学堂询问,“您也住在南锣鼓巷吧,路倒是不远啊。”

“还好吧,对我来说不过三十分钟步行时间,”

王建设答到。

然后接着问道:“顺带一问,您看我可以有什么特别菜品推荐到菜单上去?”

厨师们都有自己特别的拿手菜。

即便是如陈师傅、田师傅、吴师傅和黄师傅这样精通各地方菜肴(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的四位大师,也会有各自最出名的几个菜肴作店里的招牌。

考虑到此,栾学堂推测王建设也应该有不少独门绝技,“王师傅可有特别擅于烹调的菜式?”

“您是指特别菜品?”

这段对话继续延伸开去……

王建设停下脚步沉思片刻,摇头说道:“我没有所谓的独门绝技。”

顿了顿,他补充道:“如果非要说是有的话,那只有这一个本事。”

“不论是川鲁淮粤四大菜系,还是浙、闽、湘、徽等地方特色菜,只要是世上真正存在的菜品,你说得出名字,我就能做出来。”

王建设的语气充满自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