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重生60,开局悬壶济世 > 第18章 雨柱心怀感激陈国庆的帮助

他心里有些不悦,意念一动便将桌上的饭菜收了起来。

神识一扫,立刻发现秦淮茹手里拿着大海碗焦急地敲门。

陈国庆心头火起,大步走过去开门,装作一脸好奇地问道:

“阿姨您好,请问您有急事吗?难道您家里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情?”

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差点笑出声来。

秦淮茹愣住了,不解地重复了一句:“阿姨?”

她很快又意识到这句话中的恶意:“你这是在咒我家倒霉!”

这时,秦淮茹也不再提要肉的事情,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解释道:“你好陈国庆,我是中院的秦淮茹,我……”

未等她说完,陈国庆不耐烦地打断了她:

“噢,你是秦阿姨啊,那你家里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谁不在了?”

秦淮茹恍然大悟,气愤地质问:

“你在说些什么呢?”

陈国庆冷淡地说:

“如果没发生什么事,干嘛那么急地敲门?”

秦淮茹一噎:因为你们家门关着,不然我早进去了,谁还专门敲门?不过,她依然保持镇定,反问:

“我们来这里总不能直接进去吧?你家门口老是关着,不来敲还能怎样?”

陈国庆假装不明白地说:

“哎呀,真对不起,我不知道这在城里也有讲究。

在我们乡下,那种敲门方式确实是有特别意思的——是报丧用的。

我完全不知道城里并没有这种习俗。

这规矩毕竟是祖宗留下来的,虽然一些旧传统不一定需要遵循了,但这涉及到了国家的文化礼仪啊。

我真是不清楚!”

听到陈国庆这么一说,阎埠贵也接话,他早就不满于秦淮茹。

现在易中海不在了,他自己也轻松多了,便直接朝陈国庆讲:“小陈啊,你可不要误会,谁说帝都人没规矩呢?这个规矩我们也懂,你说得对,刚才秦淮茹的敲门确实跟报丧的方式一样。”

秦淮茹一下子愣住了。

她之前那样敲门,只是为了催促陈国庆赶紧出来以免错过吃饭时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

其他人也不示弱:“没错,我们家也是一样有个这样的传统呢!”

“小陈,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帝都的人一向是很讲究礼仪和规则的。

这是我们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要是这都要放弃,那还算是有祖宗传下来的根吗!”

听到这里,秦淮茹突然想起小时候,父母的确教过类似的规矩,只是这些年大家住在四合院里不太锁门,去别家就是直接进门的习惯导致她早已淡忘了这规矩。

但此刻的秦淮茹并没打算这样解释,而是装作可怜兮兮地说,“小陈啊,我们一家子没个男人照顾,孤儿寡母的……”

陈国庆急忙打断她:“阿姨,不是听您说过,您儿子在家里么?您儿子在哪?”

这一刻秦淮茹愣住了,反应迟钝地回应:“他在家呢……”

接着陈国庆松了一口气般说道,“吓得我一跳,我还以为您儿子出事了!怎么能说自己家没男人呢?儿子难道不是男人么?”

秦淮茹无心再辩解,脱口而出说儿子还年轻:“他还是个小男孩呢……”

可是陈国庆没有给秦淮茹机会:“阿姨,请问您的儿子几岁了?”

她下意识地回答:“十四岁。”

陈国庆一脸震惊:“啥,十四岁还是小男孩?我在他这年纪上初中毕业, 自主。

我当时已经成孤儿多年,真的非常羡慕城里的孩子呢!”

听到这话后院子里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秦淮茹,她顿时慌了。

她只想到利用对方的话来占便宜,忘记考虑陈国庆的实际年龄,她自己儿子确实才14岁。

秦淮茹匆忙补救:“小陈,我不是那个意思……”

但是陈国庆摆了摆手,“阿姨,我说句实话,在我14岁时,我还是会利用假期打工、上山打野鸡、种植粮食赚钱。

要知道学费都是我自食其力挣来的。

那时候,我已经没有父母,孤身一人。

你们还能有亲人照应,而我当时什么亲人都没有了。”

所有的事情我都依靠自己,但我从未向别人借过一粒米或一块肉。

并不是我看不起人,而是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你多吃一口,可能就意味着别人少一口。

我亲眼见过有好心人为给别人一口吃的,自己却饿死的事。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向别人讨过一口饭吃。

毕竟一个人不能如此自私,为了自己吃一顿饭,却要饿死一个善意之人。

阿姨,您说是不是?而且看您的情况,并不是真的吃不饱,而是吃得不够好,对吧?看看您的体态,也不像一个长期挨饿的人。

前两天大家互相介绍时我记得,您家好像有三个孩子,个个虎头虎脑、胖乎乎的,特别可爱。

在咱们这个大院里,除了赵大爷一家,好像没人比您家更富裕。

而刘海中介绍过,赵大爷是在轧钢厂上班,所以他家饮食稍微丰富一点也是正常的。

但您总说自己过得不好。

看你们家的穿着和外表,我反而觉得在这个大院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家庭了。

即使是那个厨子傻柱,他也显得非常瘦。

听到陈国庆的发言,有人高声说道:

“傻柱的饭都给了秦寡妇?”

陈国庆吃惊地问:

“为什么会那样?”

众人都笑出声来,没有人回答他。

这时,易中海在外面也听到了这些声音。

考虑到之前的种种,易中海觉得现在还不是出去的最佳时机。

随后有个声音叫起来:

“傻柱回来了,问他就好了。”

何雨柱听后也是一头雾水,只见秦淮茹和院子里的人都在场,他茫然不解:

“什么意思,问我啥?”

有人笑着说:

“新来的不知道,你在帮助贾家嘛!”

何雨柱自得其乐地说:

“嗨,这事太小了还提到,还不是因为贾家人单势孤、困难一些呢。”

这时陈国庆问道:

“那你把自己亲父母留下来的口粮给了这位阿姨么?”

阎埠贵急忙解释:

“小陈啊,不要瞎说,其实傻柱的母亲早亡,十五岁时父亲也离开了。

他就跟妹妹两个人相依为命过来的!”

陈国庆装作不知情道歉道:

“不好意思何雨柱同志,我不知道情况。”

何雨柱大度摆摆手说:

“过去了这么多年了,早就习惯了,没关系。

你是新来的大院,不了解这里的事情也是正常。”

陈国庆点点头感叹:

“所以你说你怎么这么瘦啊,认识的几个大厨一个个都壮实得不行。”

何雨柱谦虚回应:

“这有什么,只是贾家孤儿寡母的日子难些,我就帮忙一下,不用说得那么夸张。”

陈国庆称赞:

“何雨柱同志,您确实很有风骨。

可如二大爷所言,十几年前您就已经成了孤儿了。

那期间有没有人帮助过您呢?”

秦淮茹听到陈国庆的这句话心里一阵惊慌,因为她知道当时何雨柱是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

何雨柱兄妹二人曾几何时无人照料,差点陷入绝境。

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何雨柱心怀感激陈国庆的帮助。

他深知这段经历自己怎能忘怀?

但那时年幼的他也别无选择。

父母双亡,如不寻求变通,又怎能在困境中生存?

注意到何雨柱动摇的眼神,秦淮茹急忙岔开话题:“二大爷回来了吗?”

陈国庆微微一笑,望向秦淮茹:“阿姨,您是否对街道办事处有些不满呢?”

说着指向一旁的阎埠贵,“这不就是二大爷嘛。

昨天街道正式通知,易中海不再担任管事大爷,相应调整其他人的头衔。

如果您对这样的安排不满意,可以提出建议。

我们可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不必担心什么。”

何雨柱心中明白,再多言下去秦淮茹将处于不利之地。

尽管何雨柱自知童年时的困苦,但他并未因此心生怨恨。

然而看到秦淮茹可能吃亏,何雨柱感到不满,并出言:“小陈,你叫秦姐为阿姨,太没礼貌了。”

听到这话,秦淮茹暗暗松了一口气,何雨柱这一举动令她很满意。

刚才的问题实在难以应答。

陈国庆则认为此刻正是关键,如果能巩固自己的立场,秦淮茹往后也就不好轻易提要求了。

于是转向何雨柱说:“秦姐?何大哥你快四十岁了吧,这样称呼不太合适吧?”

何雨柱尴尬地挠了挠头:“哪有那么大,我才三十多而已。”

陈国庆并不理会何雨柱的解释,继续说道:“刚刚阿姨提到她儿子都十四岁了。

我十八,比她儿子大四岁。

如果不称她为阿姨,叫姐姐岂不是更显得年纪相差太多,让人误会是婶子辈分呢?你觉得合理吗?况且按年龄推算,这位阿姨应该也已经接近或超过三十岁了。”

听了这番话,何雨柱摸了摸后脑勺,表示认同:“确实是这么说,之前还真没想到你只有十八,还比我妹妹都小。”

陈国庆无奈地瞪了一下眼睛,继续问何雨柱:“何雨柱同志,都三十多了怎么还没见娶媳妇啊?”

何雨柱面露难色,叹道:“实在太忙,还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事!”

陈国庆故做惊讶地高声感叹:“还没有结婚?老天啊,你是正式职工,领薪水的正经厨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