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重生60,开局悬壶济世 > 第208章 不多言不多话

虽然知道解放军素有不杀俘虏的传统纪律,但也要取决于何种俘虏情况。

如果尝试逃脱的话,立马会被处决。

如此一等待又是好几个钟头之久。

等后续大部队返回之时,众战士抬了好几具尸体回来。

此时也被要求李伟辨认死者中有无之前的人,并指认哪一个是首领。

李伟逐一看过,随即回复:\"首长,这儿并没有这些特务里的主要人物。

我清楚记得那个头目的模样,不可能认错。”

连长与指导员互相看了眼,随即询问:“你名叫什么?你说自己非特务,又如何自证清白?”

接下来李伟详细描述了最近这几天经历的所有情况,并强调他的相关文件存在后峪村村党支部书记手中,枪支也是那里民兵所借。

只要前往核实就能真相大白。

听完叙述之后,两位上级点头示意,基本上认可了他的说法。

他们在赶来路上也已经了解到

同志们,李强同志在春节期间始终心系群众,牢记职责。

他独自骑着一辆旧三轮车,将维修好的器材送还给了乡亲们。

这种行为展现出了怎样的品质?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每一位同事都应当以李强同志为榜样,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随着周书记的话语落下,会议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强只得站起身来,频频向四周鞠躬。

我也听说过,这次的成果非同一般。

虽然具体的详情我们暂且不明,但我要再次强调,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私下打探。

这是李强同志恪守的保密原则,任何人都无权询问。

同时提醒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政策纪律,对于任何试图刺探情报的行为都要杜绝,并将相关人员名单汇报给组织。”

“是,周书记,我保证保守秘密。

在此之前军队方面就已经要求我必须对事件保持绝对的保密状态,任何人打听我都会记录下来并提交报告。”

这不是李强编造的理由,而是实情。

此番缴获的是敌对势力意图扰乱经济秩序的大批量伪币与粮票。

这样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可能都有涉及,因此必须彻底追查源头,但也务必要低调处理以免引起民众恐慌。

当李强的一席话传到众人耳中时,大家都深以为然——他们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深知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自然不会为了些许好奇而让自己陷入麻烦。

讨论继续进行着。

这时张厂长发言道:“诸位应该看到,自从加入我们团队以来,李强同志不仅敬业勤奋而且能力卓越,特别是在废旧物资管理站的工作成绩堪称优异。

此次更是获得了上级的肯定与表扬,并即将登上报纸成为楷模。”

听到这话,罗副书记惊讶地追问:“真有此事?为何没人提前告知我们?”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够上新闻是一项极大的荣耀。

“这种事情岂容虚言?刚才在接待检查组的过程中,首都记者部的刘主任特意致电表示对我厂的认可。”

大家纷纷鼓掌祝贺,场面欢欣鼓舞。

待气氛稍微平静后,张厂长又开口说道:“我认为有必要调整一下李强的工作安排。

如果消息传出我们居然仍让他留在废品站,公众一定会觉得我们在怠政懒政或者冷落英雄。

所以我建议让李强同志转入安保部门任职,担任干事一职,请各位发表意见。”

众人心头各有考量:毕竟李强年纪轻轻才满二十岁,按惯例这通常只有那些退役士兵才能够享受的好处。

然而鉴于现场领导均已表态支持此项提案,其他人自也难以提出异议。

经过商议,最终达成了一致——由李强出任工厂保卫科干事职位。

此时此刻,李强却谦逊回应说:“领导们的抬爱让我受宠若惊,可我觉得自己的本事根本配不上这样一个重要岗位。

再说我腿脚不方便带着义肢行走都很困难,如何能够胜任保卫任务呢?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留在原先的工作岗位继续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

面对这一举动,周书记带头赞扬起来:“看哪!这才是真正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被名利诱惑所扰,在成绩面前依然保持谦卑冷静的态度。

我们应该学习像李强同志这样务实进取的精神。”

其他参会人员亦随之附和赞同,对李强刮目相看。

李强大感错愕,心中暗暗喊冤:我说出来的话完全是内心所想呀!

会后,人事部门主管亲自领着他办理了各项手续,并在最后把一把新枪交到了他的手上,这是上级特别批准配备的。

考虑到目前存在针对他个人安全威胁的风险,配发武器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整个流程办妥之后,下午又召开了一场职工表彰大会。

会上依旧重复播放那些熟悉的赞美词汇以及对他经历的高度概括性描述。

等到自己发言环节来临的时候,李强尽量模仿着之前见过的那种官样文章套路,含糊其辞草草应付过去。

结束回到办公室,张厂长长谈了一次谈话:“关于你未来的打算是否有了些新的计划?还是希望继续沿着之前的轨迹走下去?不过既然现在成为了正式的一员,那么就需要规划长远的职业道路。

比如从设备维护开始深入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李伟听到这话时,心里猛地一惊,他根本不想来这里工作。

“张主任,不是我不愿意来,是我确实无法胜任这里的工作。

咱们厂是机械厂,那些设备可都是大型的专业机械。

我的腿脚不方便,登高爬低的活儿,实在是做不了。

张主任,我对现在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满意,不愿意换岗位。”

“那你这么年轻,难道甘心守着一个回收站过一辈子?”张主任惊讶地问。

“是呀,回收站虽然简单,但我还有修理铺,我很喜欢这份工作。”

“李伟,我得告诉你,回收站虽然是厂里办的,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很快,这个回收站可能会转到其他单位管理,所属关系也从机械厂变成街道。

要是你现在回到厂里,还能保持机械厂工人的身份,要是随着转移成了街道所属,你的工作关系也会一起变。”

李伟是第一次听说这消息,有点震惊。

怎么突然说起这事?

“张主任,我能不能问问,厂里为什么要把回收站转出去?”

这是李伟最关心的问题。

---

李伟离开张主任办公室后,独自骑着三轮车往回走。

路上他一直在想张主任说的话。

事情逐渐明朗:回收站之所以突然要从机械厂独立出去,其实是区里的吴局长在背后推动的。

当时李伟提出条件后,吴局长就开始运作了。

像回收站这样的单位挂在机械厂名下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吴局长给上级管理部门递交的一份整改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它,这份报告已经交到领导那里,大领导还专门和张主任讨论过一次。

他们谈的肯定不止这些,但至少说明了许多大型企业旗下附带的小型企业与主业务脱节,需要整顿,将小型单位交由地方管理。

既然张主任已经提及,那这事基本成定局了。

李伟觉得好坏参半,也不打算过多纠结。

刚才他已经表明态度——只想继续待在回收站。

最近他刚刚被表彰,身份从普通工人变成干部,虽然级别不高,但在干部行列有其行政地位。

即使后续关系转移到街道,他的干部身份也不会改变,无非是从保卫员回归为回收站站长。

至于工资,不会有什么大变化。

他之前当普通工人时每月才八块,转为干部后一下子就涨到了三十七块五,比原先多出好几倍!

可能这也是厂方给即将离职者的一个优待。

回到家,看着自己的小屋,李伟感到无比安稳。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人回到自己的地方真的不一样。

他点了炉子,又坐在椅子上等水烧开。

不一会儿,他就睡着了,直到院里再次热闹起来。

“你听说了吗?李伟今天晋升为干部,做了保卫干事,工资也涨了好多!”

“啊?这不公平!他是怎么做到的?”

“据说他帮着抓了好几个特务,奖励才这么丰厚!”

听到议论,李伟打开灯去厨房弄饭。

外面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更多人隔着窗户和他打招呼。

他礼貌回应,不多言不多话。

饭吃到一半,门又被敲响了。

来的是小明和他的未婚妻丽娜。

自从小明答应倒插门进丽娜家,两人就如胶似漆。

这也是李伟教给丽娜的——婚前得看好这个男人。

“李伟,祝贺你啊!加官进爵、涨薪双喜临门!这是丽娜说要巴结一下你,特意带东西来看望你!”

“哼,你们是不是没受奖励就不来见我了?别忘了,是谁帮你说媒的!”

丽娜赶忙制止小明,“别瞎说,就是真心感谢你一直以来的帮助。”

李伟让小明去厨房帮忙,总不能空手而来就离开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