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重生60,开局悬壶济世 > 第253章 自行选择导师。

至于之前提到的那个光明厂合资意向,他现在换了个岗位就算了;就算未换岗,在这种混乱局面下,又有哪个投资人愿意跟他们合作呢?不是自找麻烦吗?

眼看着各种是非不断浮现,刘部长索性成了甩手掌柜,所有事务统统交给了办公室人员处理,并且将棘手任务推给张主任去解决。

这绝非不负责行为——因为他压根不愿意搭理这一群无端吵闹之徒。

最近这段日子,刘部长天天窝在京师大学办公室办公,住宿则享受学校分配的学生公寓生活起居服务,虽然有钱但宿舍依然欣然接受。

这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荣耀所在,能当上大学老师实为骄傲身份标志。

试想想,如果你说是做企业的,大部分人第一反应便是:“哦,你是卖货的呗”。

然而在学校环境中就不会面临此类困扰,日常食堂吃喝简单方便,在寝室安静看书,或者偶尔翻阅期刊进行翻译任务,甚至与同事们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悠闲自在得很。

某个下午,正当刘先生坐在学生饭堂享受午餐之时,一名小伙子急匆匆冲进大厅四处张望寻找着。

片刻之后,他锁定了目标。

“侯老师,有份国际邮件刚转至贵所,由总部派送而来。

佟总让我务必第一时间呈交给您审阅签署!”小伙子敬礼说道。

“咦,小刘啊,坐会儿吧!先填饱肚子再忙活。”侯大林友善邀请。

毕竟是本公司下属成员嘛,老板自然该展示应有的礼貌修养态度。

“谢谢侯老师!不过我

李明轩一遍又一遍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几个英文字母,没错,确实是张志强的名字,而唯一出现的也只有张志强。

这实在是太奇怪了!谁会把自己的学术论文交给别人修改呢?这显然已经涉及到严重的学术造假行为,在整个学术圈都是被人鄙夷的行为。

李明轩抬头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陈大鹏的表情,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然而一旁站着的小吴似乎也隐约感觉出了点不对劲。

张志强?那不是他们公司的老板吗?怎么会?难道大老板写的文章也要求这位英语老师来修改?这英语老师的能量未免也太大了吧,竟然跟公司的大老板关系如此亲密。

“李教授,咱们先吃饭吧。

吃完饭咱们再去办公室里谈具体细节。” 陈大鹏不想让李明轩再多做猜测,主动打破了场中的沉默。

李明轩默默地点点头,没有再追问,而是埋头吃起了饭菜。

吃过饭后,支开小吴,陈大鹏和李明轩一起去了办公区域。

他直截了当告诉李明轩自己就是那个叫张志强的人,并且把整件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通。

毕竟这件事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熟悉行业里的很多人都知道。

只是学校的方面与dL方并没有过多交流而已,所以暂时属于不知情的一部分人。

“所以,您还是一位商业巨头?”李明轩听到这里不禁目瞪口呆起来,随即想到了一件事:几年前引进的那一台ct机设备;最近学校也有教师正在着手研究这一领域,开展相关科研课题。

只不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方向并非创新更好技术,而是翻译过去那些外国科学家撰写关于ct机的资料文章,将其重新发表在国内的专业刊物上。

这些论文到底有多少实用价值,陈大鹏也无法确定。

然而这类成果对校内老师们来说,却是评定职称等的重要依据,于是便成为许多人热衷的追求目标。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能完全怪罪于这个时代的一些学者们。

因为国内学术水平本就跟国际主流差距巨大再加上经费紧张等因素制约,能够做一些基本复刻性的研究工作已经很难得,若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突破性的发明创造简直难如登天!

但现在一个原创论文创作者正活生生地坐在这位物理教授面前……这令李明轩既兴奋不已又有些难以置信——谁又能想象得到呢?自己的校园深处竟潜藏这样一位“大佬”级人物!那是全球闻名的顶尖科学期刊《自然》啊,看看中国无数个科研团队又有谁能够在上面留下哪怕一篇署名?

82中文网

李明轩结束与陈大鹏深聊后发现这事真让自己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地步。

这里面包含的问题远远超出了作为一个普通物理学副教授的能力所能处理的范畴。

于是他嘱托陈大鹏务必在办公室稍等片刻,赶紧找机会将此事报告给了学校高层领导。

没一会儿功夫,包括理工系主任、京大城市大学的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全都聚集在这狭小空间内,围绕着陈大鹏围成了一个小小的圈儿。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他身上,显得十分专注与认真。

其中负责文科管理工作的王主任手持那份学术文本仔细翻阅着。

他的外语能力虽谈不上高超但还算勉强够看这样的专业文献内容没问题。

阅读完之后,同李明轩稍微沟通眼神交换确认下信息无误才轻轻转身低语告知校长及书记。

“陈大鹏先生,像你这么重要的成果为什么不选择直接通过正规学术机构发表,而且更换了身份呢?您是否是有所担忧?”

校长说话语气平易近人但实际用意暗藏不满。

这话听起来有道理呀,作为一名在校员工领取学校工资完成个人成就却转至外界发布怎么解释?

“尊敬的校长同志,请听我说明一下原因所在:因为在我们学校我仅仅只担任一名语言课教导人员,并非专门科研工作人员因此或许不该参与此类深层次话题讨论吧……

此外我也并不是不想借助我校名义去公开宣布研究成果,然而请您瞧瞧这份手稿所提及实验步骤数据等等要求,目前国内根本缺乏相应实验条件满足其需求啊。

我即便是想要争取给贵院校保留此荣誉机会前提也需要充分依据支撑才行呀!”

一句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

面对这样情况该如何评价呢? 的确对方提出理由合情合理令校董内心百般苦楚!明明如此难得机遇却硬生生错失掉了,归根结底是因为缺少合适环境资源支持的缘故呀!

假使京都能提供适当试验场所供其验证一遍操作过程,则肯定能找到挽留方法确保该荣耀归属自己名下了。

但是事实就是这么尴尬无奈何故只能叹息一声罢了-贫穷总是让人低头弯腰...

然而对于党委书记的想法却又完全不同。

假如能成为这里的研究生,再加上成为他们的老师,那么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将会大大提升。

李伟东意识到这一点后,便接受了学校的安排。

不过,系主任的手段确实有些过于不择手段了。

对于通过入学考试这样的事情,他自信不会有太大问题。

三天之后,李伟东果然顺利通过了考试。

校长此时陷入了苦恼:到底要选谁来当李伟东的导师呢?在校长心中,这个导师一定得是有足够声望与经验的人物,才压得住李伟东,而且愿意担当这一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然而这一次,校长完全错了。

希望指导李伟东的人远超预期!只要有资格带研究生的教授们都递上了申请。

这让校长都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连那些与李伟东研究领域毫无关联的历史、文学等系的老师们都递交了申请书。

面对如此情景,一些人振振有词表示,学校需要的只是一个名义,放在哪里不是一样呢?就算把他放在物理系,这些老师也深知他们未必能够指导他什么。

一番争辩下,校长决定索性让李伟东自行选择他的导师。

经过考虑,李伟东竟然选择了历史系,这震惊了整个校园——大家都觉得他是物理学的翘楚,怎么会去历史系深造?

实际上李伟东有他自己的打算。

他希望通过历史系的平台,广泛接触到各类学科的学生,更方便挖掘人才。

不过,这一选择遭到物理系主任强烈的反对,并无视李伟东个人意愿,强行让他再注册为物理系研究生,最终使得李伟东拥有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

李伟东成为了历史系学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该系擅长考古学的数位老师协助鉴定一批古董。

早年间,他曾收集过大量文物古玩,虽不了解具体价值,却能准确辨识年代。

回到国内之后,李伟东开始逐步挖掘他埋藏多年的宝贝,并腾空大学新建大楼的三整层专门陈列这些东西。

现在历史系并不缺少能够鉴定古董的专家,甚至可以通过他们联系到更多的行家。

李伟东委托学校派出张芳作为项目协调人,同时调派相关部门提供安全支持。

一切就绪之后,他就放手不再参与其中。

几位专家学者花费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这批古玩的鉴定。

其中既有珍品也有普通物品,前者准备建立私人博物馆用于展示及提升大厦格调,后者则计划作为装点环境之用或者留作私人享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