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 第22章 地皇神农概况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第22章 地皇神农概况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8 10:43:56 来源:小说旗

AI以简短的纪录片形式向我粗略地介绍了伏羲女娲时期十个纪的情况后,把画面定格在了标题为《地皇神农》的篇章上。我当然是接着点了开来。

这一章暂时也只是神农时期的概况介绍而已,并未给出游戏内容,所以还是像看短片一样轻松。

其主要内容是这些:

在整个伏羲女娲政权期间,自伏羲和女娲离世后,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先后共有八十七位帝王统治着这片土地。最终,政权更迭来到了“因提纪”时代,此时的统治者主要是阴康神农氏和无怀神农氏。紧接着便是“禅通纪”。无论是“因提纪”还是“禅通纪”,这两个时期都由神农氏执掌政权。而就在这个阶段里,炎帝的势力逐渐崛起,但最终他却被黄帝所兼并融合。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这段历史大约起始于公元前五千七百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总计长达两千余年之久。在此期间,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彩陶了。这些精美的彩陶不仅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成为了考古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依据。正因如此,这一时期在考古学领域被形象地称作彩陶文化时期。

话说,昊英氏统治的晚期,住在古黄河下游的有巢氏那可是相当厉害啦!他们会建造树屋来居住,这样就能躲开那些讨厌的虫子啦,所以就被称为有巢氏,也叫大巢氏哦。而且呢,有巢氏主要吃草木的果实,已经开始搞农业生产啦,生活那叫一个稳定,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呢,慢慢地就变成了联盟的大氏族啦。

公元前 5721 年,帝鳕河逝世,汝信闪亮登场。汝信呢,姓风,是个女的,号称有巢氏。她出生在帝鳕河十三年(辛未,公元前 5750),就在有巢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巢邑(巢城),也就是现在安徽六安市寿县华祖乡。她在(己卯,公亢前 5682)的时候去世了,活了六十九岁呢。她在帝都遂城当了皇帝,还把庚子年当成汝信元年。

从这时候开始,神农时代就轰轰烈烈地开始啦!

汝信之后,便是罗秦登上了帝位。这位罗秦,生于公元前 5711 年,卒于公元前 5649 年,享年六十三岁。他乃是男性,姓风,亦号有巢氏。在中国氏族联盟时期的伏羲女娲政权之中,他担任的角色——第 89 任帝君。他还是大伏羲氏族风姓有巢氏执政期间的第二任帝王。

自公元前 5682 年起至公元前 5649 年止,罗秦在位共计长达三十三年之久。在这段岁月里,他秉持着公正、智慧和果敢,治理着这片广袤的土地以及生活其上的子民们。然而,时光荏苒,岁月无情,最终在罗秦三十三年,即壬子年间(公元前 5649 年),已然六十三岁高龄的帝罗秦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与世长辞。其遗体被庄重地安葬在了卧牛山伏羲帝陵,此地位于现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东南部。

随着罗秦逝去,葛天氏大酋长——风诰,顺理成章地登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正式接掌了中华氏族联盟盟会的领导权,成为新一代氏族部落的领袖人物。他肩负着重任,以坚定的步伐和无畏的勇气,继续引领着众人砥砺前行,在岁月长河中挥毫泼墨,谱写属于这个伟大族群的辉煌历史篇章。

风浩过后,风年即位,这便是首位炎帝了。

据史书记载,炎帝乃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首领所享有的尊称。他被人称作朱襄。相传,这位姜姓部落的首领之所以能够荣登王座,正是因为他深谙用火之道,并巧妙运用火来开荒垦地,从而开创性地发展出了刀耕火种这种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因如此,后世之人对他尊崇有加,敬称其为炎帝。

自神农开始,姜姓部落历经数代传承,前后共涌现出九位炎帝。他们依次分别是:神农之后乃帝魁降世;帝魁之子名唤帝承;帝承膝下育有一子名曰帝明;帝明之后则是帝直继承大统;帝直传位于其子帝氂;帝氂离世后,帝哀继往开来;帝哀之子帝克接过权杖;最终,帝克之子帝榆罔完成了这漫长的接力棒传递。整个传承历程绵延不绝,共计长达五百三十个春秋寒暑。

关于炎帝的故里,学术界和民间传说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主要有六地被认为是炎帝的故里,它们分别是:陕西省宝鸡市、湖南省会同县连山、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湖北省随州市、山西省高平市以及河南省柘城县。这些地方都保留着丰富的与炎帝相关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但究竟哪一个是真正的炎帝故里,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一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姜水流域,即今天的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或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炎帝部落开始了它的兴盛时期。姜水不仅为部落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孕育了肥沃的土地,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随着部落的不断壮大,炎帝最初将都城定在陈地,陈地大致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一带。后来,为了适应部落发展的需要以及更好地掌控周边地区,炎帝又将都城迁移到了曲阜。曲阜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济宁市,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部落的政治凝聚力,还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学界在中国各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尤其是在巢湖流域,和县猿人遗址、银山智人遗址以及凌家滩遗址的相继出土,彻底颠覆了过去关于长江和巢湖流域不可能是人类发源地的传统观点。这些遗址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人类历史的认识,而且为我们揭示了人类文明进化的宏伟蓝图。

其中,距今约30万年的和县猿人遗址,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早期人类在长江下游地区生活的珍贵证据。这一发现表明,早在数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开启了他们在巢湖流域的漫长历史旅程。

紧接着,约20万年前的银山智人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巢湖流域在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银山智人相较于和县猿人,在体质特征和文化特征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标志着人类从猿人向智人的过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而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5300年的凌家滩遗址,更是巢湖流域古人类文明的杰出代表。这一时期的遗址不仅展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在建筑、墓葬、玉器制作等方面的高超技艺,更揭示了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政治、军事和宗教三权的初步分化。凌家滩遗址的总面积高达160万平方米,经过文物考古部门五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由红陶块砌成的水井和建筑遗迹,以及丰富的墓葬和大量的玉器、石器、陶器等文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凌家滩遗址中的玉器制作技艺精湛,种类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同时,遗址内发现的建筑遗迹和墓葬布局,也显示出当时的社会已经有了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综上所述,巢湖流域的古人类遗址群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人类从猿人到智人,再到现代人的进化历程,更展现了中国古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所创造的辉煌文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