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 第121章 纣王(二)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第121章 纣王(二)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0 09:40:24 来源:小说旗

在古代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征服东夷的伟大胜利,无疑是帝辛生命中最为辉煌的时刻,给帝辛带来的荣耀与自信,就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统治的天空。然而,这看似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灾难性的转变,就仿佛胜利的喜悦如同催化剂一般,逐渐让他原本相对沉稳的性情发生了可怕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帝辛逐渐沉溺于酒色,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深渊,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这寻欢作乐的奢靡生活之上。他特别热衷于在朝歌这座繁华的都城中建造肉林与酒池,试图以这种极致的奢华来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

那流传至今的肉林之说,是帝辛奢华生活的象征之一。帝辛命人将无数的牲畜在特定的场地中宰杀,随后把鲜嫩的肉烤好后巧妙地悬挂起来,那堆积的肉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远远望去,恰似一片茂密的树林,让他及与他一起作乐的人身处其间,随手都能吃到香喷喷的烤肉。

而酒池的建设更是登峰造极。巨大的坑洼被挖掘出来,其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匠人们齐心协力,注入大量的美酒,这些美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酒池之美艳让人惊叹,却又隐藏着无尽的腐朽。酒池之大,足够人在其中畅游嬉戏,仿佛一个荒诞而奢华的梦幻之境。

在这片由无数鲜嫩多汁的肉块堆积而成的肉林之中,那浓烈醇厚的美酒汇聚成了波光粼粼的酒池,两者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令人瞠目结舌的绝美幻景。而身处其中的帝辛以及他那些备受恩宠的大臣们,则好似一群被无尽**所操控的恶魔一般,终日沉溺于这种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里无法自拔。

他们将朝堂之事抛诸脑后,全然忘却了在那宫殿之外,尚有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正翘首期盼着君主能够励精图治,带领他们走向繁荣昌盛;也遗忘了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此时此刻,这些人眼中唯有那令人心醉神迷的歌舞升平,以及杯觥交错间所带来的短暂欢愉,对于朝政的日渐荒废却是丝毫未曾在意。

就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下,曾经威震天下的帝辛已然变得面目全非。如今的他,就宛如一艘失去了方向舵的巨型轮船,孤独地漂泊在那波涛汹涌的**之海当中。无论周围的海浪如何翻滚咆哮,无论远处的灯塔怎样闪烁光芒,都无法再唤醒他内心深处那份早已沉睡的理智与良知。

与此同时,身为帝辛叔父的比干,这位在商朝声名远扬且备受敬重的忠臣,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侄子一步步陷入**的深渊,心中不禁焦急如焚。他深知眼前这般荒淫无道的景象必将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仿佛已经预见到了那摇摇欲坠的大厦最终轰然倒塌的悲惨结局。然而,尽管比干心急如燎,但面对已被酒色彻底蒙蔽双眼的帝辛,他的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劝谏却犹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讯。

比干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难安。他深知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若再不加以制止帝辛的荒唐行径,商朝恐将面临灭顶之灾。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一次又一次地冒险进宫面圣。

每次见到帝辛,比干都会拱手作揖,然后深深地弯下腰去,以显示自己的恭敬与谦卑。接着,他便会抬起头来,用那双饱含忧虑的眼睛直视着帝辛,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谏起来。他的言辞恳切而真挚,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从心底深处流淌出来的清泉,带着对国家深深的热爱和对帝辛殷切的期望。

“陛下啊!您如今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担忧啊!”比干痛心疾首地说道,“您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百姓们生活困苦,怨声载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说着,他不禁潸然泪下,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地上。

比干继续说道:“陛下,您可知道,您的这些行为将会给国家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外敌虎视眈眈,内部民不聊生,如果再不醒悟,恐怕我们的江山社稷就要毁于一旦啦!”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

然而,面对比干如此真诚的劝谏,帝辛却丝毫不为所动。他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眼神冷漠地看着比干,嘴角还挂着一丝不屑的笑容。在他看来,比干不过是个迂腐的老顽固,根本不懂他的心思。

此时,朝堂之上的群臣们也纷纷窃窃私语起来。他们有的对比干表示同情和支持,但更多的人则选择了沉默不语。毕竟,在这个时候,谁也不愿意得罪这位喜怒无常的君王。

随着时间的推移,帝辛的耳朵里渐渐地只剩下了那些阿谀奉承的话语。在众多妃子和佞臣的簇拥下,他越发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任何逆耳忠言。而比干的苦苦相劝,在他眼中反倒成了一种挑衅和冒犯。

终于,在某一天,当比干再次进宫劝谏时,帝辛彻底爆发了。他怒目圆睁,拍案而起,大声呵斥道:“大胆比干,竟敢屡次三番在朕面前胡言乱语!来人啊,把他拖出去斩了!”

听到这话,比干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情。但他并没有求饶,而是挺直了身子,义正辞严地说道:“陛下,我比干今日为国捐躯,虽死犹荣!只可惜这大好河山,即将断送在您的手中啊!”说完,他昂首阔步地走出了大殿。

最终,比干还是没能逃脱厄运。据传说,他是被帝辛下令剜心而死的。那一天,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仿佛老天爷也在为比干的遭遇而悲泣。比干的死讯迅速传遍了整个商朝,人们无不震惊和悲痛。他的离去,就像是黑夜里突然划过的一道惊雷,瞬间照亮了这片黑暗的大地,同时也让所有人意识到,商朝的末日或许真的不远了……

比干这样一位忠诚的臣子,就这样无辜丧生,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他的鲜血洒在了朝王朝堂之上,仿佛是对帝辛荒唐统治的无声控诉,也让商朝的忠义之士们为之感到悲愤和绝望。

帝辛的庶兄微子,向来都是一个胸怀天下、忠心耿耿且刚正不阿之人。然而,当他目睹着帝辛日益沉迷于酒色之中,变得越发昏聩无能、暴虐无道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绝望与悲哀。

他眼睁睁地看着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商王朝,就像那缓缓西沉的落日一般,渐渐失去光芒,被黑暗所吞噬,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面对这无法挽回的局势,微子感到无比的痛心疾首,但却又无能为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微子明白,如果继续留在朝歌,等待他的恐怕只有死路一条。而且,若能侥幸保住性命,说不定将来还有一线希望能够拯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度。于是,在那无尽的痛苦与无奈交织的时刻,微子最终还是狠下心来,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逃离朝歌。

他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告别了熟悉的故土,离开了亲人和朋友。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而又决绝,仿佛身后拖着整个国家的苦难与哀愁。尽管内心充满了对祖国的深切忧虑以及对黎民百姓的万般眷恋,但他依然咬紧牙关,坚定地踏上了这条前途未卜的漫漫征途。

此外,太师箕子眼睁睁地看着帝辛一步步走向癫狂,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哀与无奈。那曾经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帝王如今已变得不可理喻,整个王朝也随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颓势尽显,再无回天之力。

箕子的内心犹如被汹涌澎湃的潮水无情冲击着,痛苦不堪。面对这令人心碎的现实,他感到深深的无力感,仿佛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徒劳。在这种极度绝望的心境下,箕子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而又决绝的决定——佯装疯癫。

从此以后,箕子整日披头散发,胡言乱语,行为怪异,让人们误以为他真的失去了理智。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躲避帝辛可能施加的残酷迫害罢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箕子都会默默地流泪,那颗破碎的心就像被硬生生撕裂开来一样疼痛难忍。

他望着这片曾经繁荣昌盛的土地,如今却是满目疮痍;想起那些善良淳朴的百姓们正饱受战乱之苦,生活水深火热,自己却束手无策,不能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箕子心如刀绞。那份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此刻成了他心头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而在这个黑暗的过程中,帝辛最宠爱的妃子妲己,成为他荒淫无道的帮凶。妲己本就心性狠毒,如同深藏的毒蛇,善于利用帝辛对自己的宠爱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帝辛对妲己几乎言听计从,只要是妲己提出的要求,无论多么荒谬、残忍,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执行。仿佛在这个疯狂世界里,妲己便是他的主宰。

为了让妲己开心,帝辛肆意残杀无辜之人。那些稍微有一点让妲己不满意的人,都成为了他残忍的牺牲品,被无情地下令处死。无论是朝中的大臣,还是普通的百姓,在帝辛和妲己的恐怖统治之下,生活都如同在地狱中一般,恐惧和悲伤时刻笼罩着他们的心灵。

不仅如此,帝辛在国内还实行了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政策。他大兴土木,在都城朝歌以及其他地方大规模地建造宫殿建筑。无数的劳力被征调去做苦力,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们,每日在烈日下辛苦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却得不到丝毫的慰藉。他们的背扛起了帝辛奢华的梦想,却压弯了他们的脊梁。建筑材料的运输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商朝的经济在这疯狂的建造中逐渐陷入困境。

同时,帝辛还加重赋敛。原本百姓们就承担着沉重的赋税,如今税赋变得更加沉重,百姓们的生活仿佛被一块巨石死死压住,难以喘息。无数家庭因此陷入了贫困和绝望之中,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困境,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他还严格周祭制度,这一制度原本是商朝祭祀祖先的重要仪式,象征着对祖先的崇敬和传承。但在帝辛这里,却被他用来显示自己的权威。他要求的每一个祭祀细节都极为苛刻,从祭品的种类到祭祀仪式的流程,无一不要求完美。为了满足他的要求,百姓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劳动和财富,这无疑又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在用人政策方面,帝辛彻底改变了以往较为合理的做法。他不再任用那些有才能、有德行的贤臣,而是重用那些善于阿谀奉承、奸诈狡猾的小人。这些小人在朝廷中结党营私,如同蛀虫一般侵蚀着商朝的根基。他们利用帝辛的信任和宠幸,谋取私利,排斥异己,扰乱了朝政秩序,使得原本清明的朝堂变得乌烟瘴气。

此外,帝辛推行严刑峻法。他试图用严厉的刑罚来威慑百姓,让百姓们不敢反抗他的统治。然而,他没有意识到,百姓们并非是不怕死,而是希望生活在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中。严刑峻法只会引起百姓们更强烈的不满和怨恨,使得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愈发激烈,阶级斗争也日益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商朝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和黑暗之中,众叛亲离。曾经辉煌灿烂的王朝,如今在帝辛的荒淫无道和暴虐统治下,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而此时,西方崛起的周部落,在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精心治理下逐渐强大起来。周文王以仁德治国,广纳贤才,百姓安居乐业,周部落的国力日益昌盛。周武王继承父业,心怀天下,看到商朝已经病入膏肓,便决定顺应民心,发动战争,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声势浩大,如虎狼之师一般向商朝进发。在着名的牧野之战中,商纣王率领的商军面对周武王带领的诸侯联军,并没有做太多的抵抗就溃败了。商军们的士气低落,对帝辛的统治早已心灰意冷,许多士兵纷纷倒戈,加入了周武王的队伍。

纣王眼见大势已去,万念俱灰。曾经那不可一世的霸气和自信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绝望和自责。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将国家和百姓推向了毁灭的深渊,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愧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纣王选择了在鹿台之上**而死。伴随着纣王那最后的呼喊,鹿台化为灰烬,也宣告了商朝的灭亡。

帝辛和夏桀一样,由于他们的残暴统治,成为了历史上典型的暴君形象,“桀纣”并称,成为了后世警示统治者不要施行暴政的经典范例。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暴政的危害,也让后世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道路上引以为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