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 第161章 周厉王(二)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第161章 周厉王(二)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15:36:31 来源:小说旗

在那巍峨而略显压抑的王宫殿堂之中,召穆公神色凝重,忧心忡忡地朝着高高在上的周厉王俯身行礼,而后缓缓开口,声音中满是恳切与忧虑:“陛下啊,恕臣直言,当下您所采用的控制百姓言论的做法,看似暂时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实则不过是权宜之计,背后隐藏着无穷的后患。您仅仅是将百姓们的心声与想法暂时堵塞了回去,可这绝非长久之道啊。陛下,您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堵住百姓的嘴巴,带来的危害可要比堵住河流的后果严重千百倍啊!”

“水,在自然界中是最为常见却又蕴含着无穷力量的存在。平日里,它静静地蓄积在河道之中,水波不兴,看似温顺无害。然而,水的力量一旦被压抑,一旦蓄积过多,超过了河道的承载极限,河流便会如脱缰的野马,失去控制。那汹涌奔腾的洪水所到之处,一切都被无情地摧毁。坚固的房屋在洪水中轰然崩塌,百姓们辛勤耕耘的田地被冲毁,无数鲜活的生命在洪水中消逝,其所造成的伤害难以计数。百姓说话亦是同样的道理,民众心中自有万千思绪和意见,倘若您一味地采取压制手段,不让他们表达出来,这些被压抑的情感与想法就如同不断蓄积的水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积越多,终有一日会决堤泛滥,那时所带来的危害将是不可估量的啊!”

“所以啊,古代那些深谙治水之道的高明工匠,他们的智慧令人钦佩。他们向来致力于疏通河流,巧妙地引导水流,让流水能够畅通无阻地流淌。他们深知,唯有如此,水流才能依循自然的轨迹,灌溉农田,滋养大地,为百姓带来福祉。而在治理百姓方面,这其中的道理亦是相通的。陛下身为统治万民的君主,治理百姓的当务之急便是开放言论,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百姓能够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尽情表达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见。”

“陛下,天子治理国政之时,需构建一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纳谏体系。上至公卿大夫,这些在朝堂之上位高权重的重臣,他们肩负着辅佐陛下、治理国家的重任,理当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经验,积极进献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这些诗篇,就像一面镜子,能清晰地映照出朝堂之上政策施行的利弊,也反映出民众生活的酸甜苦辣。乐官们则要精心挑选并进献能够反映民情的乐曲,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它能传递出百姓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让陛下能从中洞悉民间的真实情况。史官更要进献前代得失利弊的史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太师需进献有劝戒意义的文辞,用简短却深刻的文字为陛下敲响警钟,时刻提醒您作为一国之君应有的担当与责任。然后,再由那些双目失明却内心澄澈的盲人乐师,以庄重肃穆的方式朗诵和宣读这些汇聚各方智慧与意见的内容,他们用心去感受文字的力量,用声音传递给陛下最纯粹的表达。”

“不仅如此,百官在朝堂之上,应当秉持着对国家和陛下的忠诚,毫无保留地直接进谏言。他们身处政务处理的一线,对政策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最为直接的感受和认识,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广大的平民百姓,虽身处底层,看似微不足道,但他们能真切地体会到政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他们若能将意见辗转上达天子,那么陛下就能更全面地了解民众的诉求,从而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使国家的政策真正惠及百姓。”

“除此之外,左右近臣作为最贴近天子生活与工作的人,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尽规谏的责任。他们要从细微之处关注天子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并指出不当之处,避免天子在不知不觉中犯下错误。内亲外戚身为与天子血脉相连之人,更应心怀天下,以家族的荣耀和国家的兴衰为己任,仔细考察天子的决策与行为,一旦发现有失偏颇之处,就要尽心尽力地弥补天子的过失,维护国家的稳定。”

“而乐师和太史,他们不仅要在文化艺术与历史传承方面贡献力量,更要肩负起教导、诲育天子的重任。通过优美的音乐、详实的史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天子的价值观,让天子明白作为君主的使命与担当,激励陛下成为一个贤明仁德的君主。老臣们则要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优势,汇集、整理各方面收集来的意见。他们在朝堂之上多年,历经风雨,对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见解,能够从众多繁杂的意见中筛选出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内容。然后,君王您需要再根据这些经过整理的信息,斟酌考虑,仔细衡量,审慎地做出取舍。唯有如此,政事施行起来才能顺当流畅,不会违背常理,国家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稳步前进。”

“陛下啊,百姓有嘴巴,就如同土地有山川啊。山川大地孕育万物,是世间万物生长的根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着我们的生活。百姓通过嘴巴表达出的各种想法和建议,同样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人类生活所需的财富用度,都从百姓这张口中,也就是他们对社会生产的思考和建议中产生出来。百姓有嘴巴,就好比土地有饶田沃野,那肥沃的土地滋养出五谷杂粮,产出各种衣物原料,为百姓提供了衣食保障。百姓将心里的想法通过嘴巴说出来,对于社会的善事,能够予以大力推行,对于恶事,则坚决加以阻止。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更是创造财富和保障民众衣食的重要因素。而如果一味地堵住他们的嘴巴,使得他们不能自由地表达想法,那么愿意支持您、赞同您、全心全意跟随您的又能有几个呢?长此以往,陛下您将如同置身于一座孤岛之上,无人支持,无人响应,这国家又怎能稳固得下去呢?”

召穆公言辞恳切,条理清晰,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周厉王的期望,期望通过这一番肺腑之言能够唤醒周厉王,让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然而,周厉王却如同一头冥顽不灵的巨兽,对这番苦口婆心的劝谏充耳不闻,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行我素,坚决不听从召穆公的劝阻。

自那以后,整个国家都仿佛被一层沉重的阴霾所笼罩,陷入了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中。百姓们深知一旦开口就可能招来灾祸,于是都选择了沉默。曾经热闹非凡、充满烟火气的街市,如今变得鸦雀无声,人们即使在私下里交流,也都是小心翼翼,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谨慎,生怕祸从口出。曾经充满智慧与活力的朝堂,如今也变得死气沉沉,大臣们不敢再直言进谏,每次上朝都如履薄冰,生怕触怒龙颜。

周厉王依旧沉浸在他所营造的“平静”假象之中,每天在宫殿中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对民间的疾苦和即将到来的危机视而不见。他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即将给周王朝带来沉重的打击。周厉王听了召穆公的这番话,却无动于衷,依旧执着于自己的统治方式,继续对百姓进行严酷的压迫。他的刚愎自用和固执己见,就像一把利刃,正一步步将周王朝推向一场巨大的危机之中,而这场危机,或许将改变整个周朝的命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