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26章 长铍阵和三防一刺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第26章 长铍阵和三防一刺

作者:南方有嘉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4:54:02 来源:小说旗

金沙帮大量亡命徒,普通帮众几乎都是天天打架斗殴,普通人远远不及。

其帮中精锐,更是有不少手头有人命,惯常刀头舔血的凶徒。

这些年,与金沙帮起了争执,突然暴毙的人不知有多少。

就算官员,当时无事,隔几年之后赴外任,突然全家死绝的例子也非一例。

人人都知道是金沙帮所为,但这个帮派在京城根深蒂固,有不少官员权贵在后庇护,居然多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被其平安度过。

凭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和奇形怪状的兵器,就能对付穷凶极恶的大帮派?

属实是异想天开。

贾芸却不管不顾。

每日对这些伙计训练不停。

现在的阵列,已经令他颇为满意了。

至于各人手中的兵器其实就是长铍。

铍,春秋战国时常见。

类似矛头枪尖,但比矛头枪尖要长的多,也要宽的多。

眼前的长铍就是贾芸特别打造,有一米多长的铍锋,两边开刃,开有血槽,锋锐无比。

秦汉之后,长铍少见,一是矛,戈,枪等长兵器较为便宜。

将领所用,则多用更昂贵和更犀利的马槊。

到宋时,连将领都多用长枪铁矛。

弃用长铍,主要还是青铜和铁承担不了长刃,容易断折。

冶炼技术不过关。

到唐时,冶炼技术到顶峰,才出现了唐横刀,陌刀等长刃兵器。

贾芸的长铍,全部用精钢打造。

红楼世界,钢产量虽不多,但买到好钢并不难。

贾芸令人用精钢打造铍头,一米多长的铍头配一米多长的枪身,整支长铍长二米二左右。

这个长度,远不及三米,乃至四米,五米的长枪。

原本贾芸练的就是长铍兵,而不是长枪手。

可刺,可防,可攻,可守。

这才是精锐!

不像长枪阵,被人近身就是被破之时。

只可攻,不可防。

而且披甲率不高的话,长枪兵极其畏惧弓箭。

这也是明末时,明军大量炮灰就是长枪手,被后金八旗箭雨输出后,军阵很容易崩溃的原因。

训练不精,粮饷不足,披甲率极低的长枪阵,就是白送。

二百人持长铍而立,锋芒毕露,自有一股惊人威势。

心存怀疑的人,也是没有见过眼前这铍阵合练!

“立正!”

“向前看!”

“直线纵线拉开,间距一步!”

“轰!”

长久的训练使得这些少年的步伐动作反应,几乎完全一致!

立正之时,以脚顿地,发出轰然震响。

二百人衣袍一致,步伐一致,甚至前后左右拉开时,用时不过几秒。

原本密集阵列,拉开成了一个间距一米的大型方阵。

“听好了!”

“什么杨家枪,梨花枪,统统都不必学!”

“军阵之法,说来简单:一则,令行禁止,二则,阵列分明,无有军令,山崩于前也不能退,有军令向前,地有金银不得俯身去捡!”

“三来,打熬身体,不断增长力气,反应,速度,都在训练中来。”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当今天下太平,但不乏匪类,我们虽是良善商家,但也要有自保的本事,不能叫人平白欺负了去!”

“长铍和长枪不一样,威力极大!你们打牢根基后,只练习几个动作就好!”

“一曰:刺!”

“二曰:架!”

“三曰:打!”

“细化来说,三防一刺!”

“刺之前,身形右侧,右脚掌为轴,身形右转,左脚迈步向前,脚尖正对面,两腿之间与肩膀宽,宜于发力。两脚一线,两膝自然微屈,身体自然前倾!刺时,虎口与四指相屈,与左臂相合,将长铍向前刺出!要记住,压顶送,二同时,一般高!枪阵,一定要协同,相信身边的伙伴,刺向前方时,一往无前,全力以赴!”

“不论向左刺,向右刺,向下刺,道理相同!”

“记住,双臂不外张,外张,影响同伴,力也泄了。”

“脚步定要稳,自己不稳,敌一还刺,还砍,你一慌,自己死不打紧,还会连累同伴。”

“同时要有收步,劲力全出而力在脚步弓步,可收可防,要防左刺,防右刺,防下刺!”

“防刺之余,以铍尾铜头反打,这就是打!”

“掌握刺,防,打,纵有十倍之敌,也不是你们的对手!”

“动作要连贯,再来!”

贾芸暴喝声中,二百人的枪阵几乎没有丝毫凌乱,每个动作,几乎都是完全一致!

近两个月的队列训练也是成果斐然。

每个人都熟知自己身边的伙伴。

表现优秀的则是队头,在前进,后退,聚集,散开,出枪,收枪等动作时,他们只看队头就行。

队头看排头,排头们则只听贾芸号令。

所有伙计已经归心。

在一起彼此同吃同住,共同工作,训练,饮食起居。

内务训练贯穿起居,每个人都早习惯了军事化的管理,并且甘之如饴。

毕竟,这些东西除了琐碎之外,并不辛苦。

再苦,能和他们之前的日子比?

衣袍一致,训练一同。

食则同桌,睡则同寝,又都是少年人,集体认同感已经相当强烈。

对贾芸的感激和尊重也是深入肺腑。

最少,在这个时代也不容他们反叛。

贾家嫡脉惹怒皇帝,招致抄家,奴仆们没犯错的多了,也是被发卖,流放。

奴契到贾芸之手以后,就是荣辱一体。

所以刚刚贾芸提到良善商家被恶人所逼时,所有少年眼眸中都有怒色。

金沙帮上门相逼的一幕,他们可是有一半多人亲眼所见!

东主这般的文人墨客,开个印书局,还是被这些江湖恶徒上门相逼。

自卫还手,结果就是现在还被威胁,随时可能被金沙帮的人杀上门来!

所以少年们训练已经不再叫辛苦,而是憋足了一股劲!

若有强徒上门,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

训练尚未结束,东路院那边有人来报,有两个举子上门。

贾芸大喜。

他现在不缺伙计了。

缺个总管式的人物,也缺编辑。

每一期报纸都要自己全部亲力亲为,委实有些疲惫。

像一些邸报,是派了抄书匠去抄就好。

坊间的物价和信息,还有花边新闻,是水脚帮的人过来领报纸时,顺便就把消息带过来了。

一举多得。

就差编辑了。

两个举人编辑,只要愿意实心效力,还是相当有用的。

能帮不小的忙。

况且,有两人打头,有一些还心存犹豫的举人或秀才,也会陆续上门。

开了个好头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