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91章 连锁反应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第91章 连锁反应

作者:南方有嘉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4:54:02 来源:小说旗

如何针对贾芸赶尽杀绝,这是一篇大文章。

从隐忍到布局,再到出手,从朝堂到御史,再把林如海也挂上,警告一下帝党不要随意出手,不要跳的太高。

再拿贾芸当靶子集火来打……

只能说这些身居高位的文官大佬,真的是文心周纳,智略深远。

黛玉毕竟还小,又身处深闺。

这件事,她只是看出不那么简单,贾芸颇为凶险。

但这些草灰蛇线的部署,她能看的出来的并不多。

就算如此,也是远远超过宝玉。

“有些过了……”

探春放下报纸,叹息道:“芸哥儿我们见过,不是报纸上说的那样,他也是迫不得已。我也不知道珍大哥怎么想的,族里好不容易出一个有能为的,就这么撵出去了?”

宝玉不知怎地心里不太舒服,反驳道:“那天的情形你们也是亲眼所见,贾芸当众顶撞大老爷和珍大哥,这样的族人就算有些能为,难道留下来祸害全族不成?”

“那也是……”

探春不好再说下去了。

她是庶女,只能全力讨好王夫人,免得将来被挑一个极差的夫婿。

暗中偷带报纸,已经是探春的极限。

这个世界,女孩子的婚姻大事只能由父母决断。

贾政根本不会理这等杂事。

他的正事就是和清客下棋聊天。

他一个五品官有多少公务可办?

家里的事也不操心,大事有贾母,小事有王夫人和凤姐。

他就是甩手掌柜。

等贾家要完蛋了,贾政才出来说什么自己平时繁忙忽略了家里。

他在忙什么?

看书,下棋,玩古董,听笑话,舒服的很。

贾政的性格,他自己的儿女都一清二楚。

宝玉是怕他,但宝玉改过没有?

因为宝玉也知道,贾政偶尔发通脾气,事过了就算了,根本不可能一直关心他。

探春就更不在贾政眼里,不论是平时的生活起居,还是探春将来找什么样的夫婿,这事都是王夫人来定。

赵姨娘是生母,最多在贾环的婚事上赵姨娘能说几句话。

探春的婚事,赵姨娘根本不够资格参与。

权贵家族的女孩子是要挑合适的联姻对象。

贾家在这方面做的一塌糊涂。

也是和王夫人,邢夫人的能力,品格有关。

这对夫人,能力太差,性格也太差。

迎春被贾赦五千银子卖了。

探春被送出去和亲。

惜春吓的出家为尼也好过被家里安排亲事。

家中大事,探春有的能管,也能展现能力。

但贾芸这事,明显是长辈们的决断,她说的太多,宝玉再泄露出去就不好了。

黛玉也是心乱如麻,不复多语。

“你们看吧,报纸也有了,还会有人学贾芸写那种话本小说,咱们只要不愁没东西看就成,那些功名利禄的禄蠹之事,理他做什么?”

宝玉笑吟吟的,满脸得意。

……

“贾东主,我六必居的广告请务必撤下。时间还没到不打紧,反正撤下就是了。”

“对对,我太白楼的广告也撤,剩下的银子我们也不要了。”

“我醉仙楼的广告也不要了,费用如果能退最好是退给我们。”

“柳泉居也撤广告。”

“城南汇友居布庄也撤。”

“烤肉苑也撤,最好也退银子,贾东主恕我们厚颜无礼,实在是本小利薄,损失不起啊……”

宽敞明亮的大开间中,贾芸居中而坐。

大量的编辑已经放假回家去了,只剩下一群主编和中坚编辑在坚守最后一天。

年二十九出最后一份报纸,然后从三十到初七这八天停刊。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很多事不是钱能解决的。

哪怕给三倍加班费乃至十倍,很多编辑是一定要回家过年的。

即使他们回家也就是添乱。

但祭祖这等大事,包括贡献福礼这些事,没有男子就没有办法进行。

也就是史玉瓒和厉鄂,李鱓,郑板桥这些人都是外来人员,孤身一人在京,报社的伙计们又都是被家人给卖了,他们当然就是跟着贾芸一起过年。

就在报社停刊的前一天,大量的商家代表一起涌进书局报社这边,正好遇到贾芸,于是就当面要求撤下明天年前最后一刊的广告。

这些广告当然是花了钱的。

石良的扇子铺因为抢先一步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打响了名头,一段时间内生意爆火,石良出清了积压了十几年的存货,大赚了一笔。

石家经营和制作扇子多年,不光是有一些前明时期的名家精品扇子,自家做的扇子也是精益求精,质量相当上乘。

质量好,价格就偏高,导致销路不畅。

石良又不擅经营,还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就安心坐在店铺里等客人上门。

结果就是枯坐一天,一桩生意也做不成。

要不是父祖留下一些老顾客,怕是石良的铺子早就倒闭了。

这些情形,正阳门东大街的商家都清楚的很。

结果石良做了广告后存货迅速出清,大赚了一笔。

然后雇佣伙计,扩大店面,扇子铺的生意还是相当红火。

石良的祖传手艺相当厉害,加上痴迷扇子的制作工艺,他制成的扇子质量高,而且艺术成份也不低。

这是天赋。

活该他能赚这个钱。

石良对贾芸当然也是极为感激。

在扇子铺只要有客人提起,他便大夸特夸报纸的广告作用。

其实不必石良说,感兴趣的商家都会自己打听。

结果就是大量商家买下广告版面。

印章大小的是在报纸底部或中缝,一个月一千两。

豆腐块大小的,一个月三千两,有专门的地方安插这种大型广告。

最近一个月,报社光是广告收入就有好几万两。

这就是所谓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不过今天神京日报一出来。

打压贾芸都不是迹象,而是明摆的事实。

且背后之人的能量之大,远超当初的三等伯刘景云和金沙帮。

这帮子商人,嗅觉灵敏之至。

一大早晨便是跑过来敲门求见,等贾芸闻讯出来,一边看报一边等候,这里已经聚集了几十号人了。

这便是对方出手的连锁反应之一。

也只是个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