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第73章 京城文豪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第73章 京城文豪

作者:南方有嘉年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4:54:02 来源:小说旗

少年们的团队感,荣誉感,还有对未来的期盼,加上贾芸的恩德和给予的好处,使得这些少年的忠诚度无需怀疑。

红楼世界也是处处与现实无异,人人均有血有肉。

如果是游戏世界,贾芸可以查看这些少年的忠诚度,那么毫无疑问都是忠诚值满100的满值状态。

眼看贾芸出来,连向来不苟言笑的赵致仁都是露出了真挚的笑容。

这些少年人在飞速成长,但他们羽翼新生,还没有自立的能力。

如果贾芸出现什么意外,他们刚生出的羽翼只会被人折断,生活会再次陷入无底深渊!

得到贾芸确定的回答之后,一群少年都是和赵致仁一样,脸上都是露出真挚的笑容。

对他们一说,这一次算是迈过了一道大大的门槛,此后就是新的境界!

更重要的是,大伙一起经历了生死搏杀,经历了考验,跟随东主迈过了金沙帮,诚勇伯等考验,不光是和帮派厮杀,也是扛住了权贵的压榨,东主反手一击,反是一位堂堂三等伯灰飞烟灭。

赵致仁和周致诚在前来的路上,已经有不少人跑去看刘景云的诚勇伯府抄家。

这件事会随着时间发酵而声闻整个大周!

毕竟现在城中还有过千举子和他们的随员,以及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赶到京师的各路人马。

可想而知,书局日报和贾芸本人,都将借由此次事件,成为举国皆知的名人。

加上射雕已经在向整个北方辐射,近来很多大府的书局前来购入射雕。

毕竟贾记的价格并不高,批发价更低。

相比自己开版,就算是盗版成本也不会低,还不如在贾记书局大批量购买,反而更为合算。

这样一来,贾芸的地位还会越来越高。

甚至在京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位:收报人。

一些人家会把看过的旧报社小心翼翼的存好,然后转卖给收报人。

一份最少一文钱,几十上百份卖出去也不无小补啊。

有本钱的收报人再把收来的大量报纸交给外地商人,贩卖到外地去。

大家皆大欢喜。

这些事,都是对贾芸有利之事,便是书局伙计们也是乐见其成,心中愉悦。

现在的东主,不光是一家大书局的东主。

也是当红话本小说的作者。

还创办了报纸,并且写出了王朝周期论这样的奇文。

很多伙计,私下已经称自家东主为文豪!

包括不少京城百姓也是称贾芸为京城文豪。

这代表最少在京城的普通百姓眼中,贾芸就是大周京师的文豪。

这也算是个不小的成就了。

文豪之词,在当今并不多见。

主要是没多少人用。

真正的大名家都是以经义学问闻名,以成为儒家哲人为荣。

比如朱熹,虽然文章拓印颁行天下,大量书局印刷成书,但朱子可不会认为自己是文豪。

人家是学问家,后来是理学大宗师,儒门圣人之一。

包括王阳明亦是如此。

写话本小说,只能算是小道旁技,登不得大雅之堂。

只有宋时,因为诗,词,赋,文章俱是发展到极高之处,欧阳修给友人的信中便写道:杨大年真一代文豪也。

陆游有诗道:岂惟堪史补,端足擅文豪。

北宋是一个奇特的时代,文学之道星空璀璨,士大夫生活优裕,悠游岁月,以着诗成文自豪,也自然而然的有大学问家,也有大文豪。

书局中人,还有几位友人,都是称贾芸为文豪。

不过贾芸自己心中清楚,积习难改。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想改变人们的心理定式没那么容易。

写话本小说,在很多人心里终究不登大雅之堂。

好在……

可以着手准备射雕的续集。

将来可以开一个政论版,多写一些政论文章。

贾芸发觉,大周的这一块管制并不厉害,不似伪清。

若是在伪清,写小说风险都是极大,何况政论。

王朝周期论这种文章大周朝堂都扛的住,天子还赐下重赏,可见这一块确实是个路子。

当然,不光是一味质疑和否定,得有干货。

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可能不需要太久,整个大周都会响彻贾芸之名。

大文豪贾芸!

……

时光匆匆而过。

转眼年节将至。

刘统勋起身之后,墙角炭火尚有余温。

门前的脸盆架一旁已经放着早晨刚烧好的热水,还有牙刷,牙粉等物,都是备好了。

这些东西,都是有书局雇来的仆妇杂役来做,因为她们酬劳拿的高,所以做这些事格外用心,事情做的相当细致周到。

京城的天气比山东相差不多,但书局的待遇极佳,刘统勋住在书局可比在家里舒服的多。

当然也比在会馆舒服的多。

可惜,还是要搬走了。

他在山东会馆等候多时,终于有个商人南下,要抢在过年前赶路回家。

房子一腾出来,刘统勋就定了下来。

他现在也算是“财大气粗”了。

贾芸给刘统勋结算了三个月工钱,额外多给一个月,整整二百两银子!

这笔银子,在有钱的举人眼里只算小钱,对刘统勋来说,这笔银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有了这笔钱,他可以安心在会馆住着,揣摩文章,参加各种会文,偶尔也能做个小东,不至于表现的太寒酸。

刘统勋是儒生,家族风格也比较内敛保守,但不代表他不懂经营人脉和世道人心。

会试之年的人脉相当牢固,孤芳自赏,就算是考上进士,将来官场之路也走不顺畅,走不远。

刘统勋住山东会馆,王安国运气不好,会馆一直没空位,他只能在山东会馆附近找了家客栈。

定了三个月时间,包吃住,月给十二两银子。

若在之前,王安国怕是要肉疼,现在却是爽利给钱,定了下来。

定三个月也是图个好兆头,虽说会试就两个月时间就开考,但若中式,底下还有一堆杂事,就算外放,怕也是耽搁近月时间,包三个月时间,等若给自己冲喜,图个此科必中的吉利!

刘统勋洗漱完毕,随身物品都是些细软衣物,也早就收拾完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